掌握了,才是真的“硬道理”

2021-06-01 09:27吴宏琴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硬道理小学数学

吴宏琴

【摘要】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小学生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唯情趣一族”,他们缺乏足够的注意力和专注力.这对于教师来说,要想上好每一堂课或者教好每一堂课势必存在一定的难度,甚至形成不容忽视的挑战性和考验力.这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具有相当的耐心和精力,还要在教学“智慧与艺术”上大做文章、做足工夫.换句话说,教师应该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不断地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准,从中赢得令人满意的实质性效果.什么才是“有效性”教學现象呢?如何根据实际需要构建有效性课堂教学模式呢?这是一项有利于教学相长的艺术性实践课题.笔者立足于小学数学课程活动视野,试简述自己的实践做法和点滴反思.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知识学习掌握;实践与探微

通过观察与调研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努力认真讲课的程度与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效率是不成正比的.这种现象在数学课堂上很普遍,很值得广大教师深思与探讨,并且认真而又深度地挖掘这种现象的实质.从学习者角度出发,想让学生真正掌握学科知识,就要不断地提升其学习主体地位,让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知识点的思考过程中.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充分考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有趣的知识载体,努力提升学习动力,让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让教学效果更加显著起来.成功的课堂能够让学生从不懂到真懂,从知道少变成知道多,以至在“学习与理解、内化与迁移”中逐步走向令人期待的“学用结合”的道路.

这正是核心素养下的“有效(高效)”教学现象.“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就小学数学活动来说,如何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性”启蒙教育呢?笔者不揣浅陋,简述如下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一、对核心素养下“有效教学”的再认识

所谓“有效教学”,又叫“高效教学”,与“低效教学或无效教学”相对而言.这是一种具有历史性特质的教育问题和发展现象.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下,衡量有效教学的优势标准不在其他方面,而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成绩”和学生的“升学高低”等情况.时至今日,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强烈呼唤下,有效教学的衡量标准得到了重新定位,逐步指向并最终确立在学生主体的“进步或发展”这一根本标准上.这不仅是“以生为本、以学为主”教育理念下的实质性转换,还是“由教师化导师、由教学化导学”教学行为的根本性转变,更是实现“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同时转变的和谐统一现象.正因为如此,在当前学校教育大背景下,作为组织者、主导者和责任者,广大教师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以学为主”指导思想,以学科活动为良好支撑,通过对“有效教学”的重新认识和不断实践,对这种学科活动模式进行积极摸索和有效构建,努力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不仅如此,小学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铺路工程.在这一启蒙教育阶段,教师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形式,认真打造核心素养下的“有效教学”活动,并且在熟能生巧中不断地完善、丰富与发展,非常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有利于在与时俱进中为学科教学开辟一片碧海蓝天.

二、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模式的简要建构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不难发现,“有效教学”没有现成“效仿”模式,也不存在相对固定的“规律”现象.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只要坚持在“生本教育”指导思想下,把“素质教育”“核心素养”作为指向和引领,就会在实事求是中逐步构建有效性教学模式.

(一)认真阅读并使用具有指导意义的基础教材

“语文教材就是个例子.”叶圣陶这一众所皆知的信条式著名论断,意在表明并全面强调“例子”内容的经典性.那么,对于数学基础教材而言,它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然而许多人认为,对数学教材的阅读并不重要,可读亦可不读.其实这是一个十分错误的观点.数学教材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蕴藏其中的定理、公理,以及每一个公式的推导过程,都对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不仅如此,每一单元列举出的生动例题都是学生在自主预习时的阅读重点,还有数学教材中的符号,以及例题分析中的插图与小故事等,充分考量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将思维与兴趣两个学习的关键因素融合得恰到好处,把数学思想表达得也很清晰.数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拥有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资源,也是学生开展学科学习活动的基础内容.正因为如此,教师应加大力度地带领学生学习并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力度、深度和纬度,并且不断提升学生对于教材阅读的重视程度.

例如,在学习“数与代数”内容时,学生也许知道某一道题目怎样解答,但是他们却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囫囵吞枣的学法和做题,不仅耗时较长,而且容易出错,至少是一种“事倍功半”的现象.有鉴于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引导小学生仔细分析教材上的例题,让他们在思考过程中与例题比较自己的解答过程,分析得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总结哪些知识点是解题时自己没能想到的,在反思过程中认真地查漏补缺,最后掌握规范性解题格式和完整性解题思路.教师要从小学阶段就培养小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努力让他们能够“举一反三”.从教学与学习的角度看,教材为学生提供的知识点都是十分经典的,对于培养学生的解题方法,规范解题格式有很重要的作用.人所共知,学好数学的重要目的就在于掌握数学,并且能够自觉主动地去思考数学问题,能够想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最终应用到具体解题过程中.尤其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刚刚结束幼儿教育时期的生活,第一次接触数学应用题难免出现“思维混乱”的问题现象,这时就更需要教师耐心地去引导他们,从教材内容出发,切实奠定数学思维基础.

基础教材是小学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在这一教育时期,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较不稳定,而认真阅读数学教材非常有助于规范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培养能够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并且能够借鉴教材中例题的优点,充分发挥教材的思维奠基作用.所以说,教师应当提升对于教材内容的重视程度,让小学生能够主动进入教材寻找答案,启发自己的数学思维.总而言之,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解教材知识,让学生发现教材作用,从而能够以一种更加认真谦逊的态度去学习和进步,感受教材中数学内容的乐趣.

(二)努力在“学用结合”实际过程中教好数学

学习数学的重点不是其他,而在于训练与培养数学思维,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具体化、合理化和系统化.在此基础上,还要本着战略性眼光和长久性规划,积极开展“学用结合、知行统一”的学科活动,帮助学生在将来的学习生涯中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好地学用结合、学有所用.有鉴于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教授正确、科学而又合理的数学方法,不断丰富学生的做题方法,让学生在面对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实际问题时能够独立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们从实际性应用角度出发,能够发现有不少数学知识是完全可以应用到生活中的,教师应根据每学期的教学目标写出教学方案,设计好课堂教学的流程,然后在每一次课堂教学上都得以实施,以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需要教会学生正方形、矩形等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时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拿着尺子来实际测量,如测量“书桌、书本”等眼前物体的长度与宽度,计算出实物的面积与周长.在此基础上,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矩形的周长是(长+宽)×2;矩形的面积是长×宽.学生通过学习与掌握矩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将正方形看成特殊的矩形,从而可得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边长”.通过掌握两种图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小学生的具体应用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并有助于他们将公式具体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另外,对于家在农村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引导小学生把学到的面积公式应用到家中每一亩土地的面积计算中.教师通过实际计算的教学模式,结合“内外互动”的学科活动,能够让小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用数学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够加深学生印象,并加大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有利于不断地丰富课程内容,拓宽学生视野,优化教学过程和结构,不断增加教学的宽广度和深厚度.

数学是一门有规律性、系统性的基础性学科.这些特点,单纯依靠一节数学课是无法全部体现出来的.有鉴于此,针对数学的学科特点,教师更应该遵循数学在每一阶段的学科特点,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带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如果教师的每一堂课没有相应的目标,就像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帆船没有了灯塔的指引,课堂秩序也就会因此变得十分混乱,教师的教学计划也不能得到保障性进行,这样的课堂效率势必会很低,而且不利于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培养,也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因此,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的每堂数学课都应采用相应的、正确的数学方法,发挥学科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真正地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三)高度重视并认真对待数学课堂教学活动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当有能力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能够在独立状态下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去思考,而不仅仅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或“复制”知识.从教学层面上来说,教师应当注重课堂活动中的教学方法,不断地优化教学内容.学生如果想要牢固地掌握数学学科知识,就必须用内心的热情与动手体验运算的方法来学习.教师也可以利用“实物演示”的方法,让学生用眼睛看,动手去做,用脑去思考,让教师的教学更加灵活多样、更加切实有效,让学生在“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状态下自己去探索前行. 值得强调的是,教师要选择适合自己并适合数学这门学科的教学方法,能够与自身教学素养相契合,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例如,在学习“分数除法”时,有的教师表达水平较高,他们能够将数学教材中那些相对枯燥的定理,通过一些数学家的历史故事绘声绘色地讲出来,既生动形象又活泼有趣,然后在此基础上,再以这个定理为出发点,把它充分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数学教学最忌讳那种机械性传授知识的形式和手段,而“鼓励性、启发式”的数学教学,非常有利于调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课后练习题以及课外一些经典性试题,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教师还要运用课堂上的启发性来唤起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望以及探讨下去的信心和勇气,努力达成触类旁通的效果.如果只是把知识注入学生的记忆中,那么他們也只是记住了却不会运用.另外,每位教师都有各自的特长与短处,在给小学生教授数学时一定要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性.

三、结 语

在学校教育中,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逻辑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它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个性化特点.小学生刚接触真正的数学学习时间还不长,而且他们是从具体性思维慢慢地向抽象性思维开始过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认真把握并充分利用好这种规律和现象,努力提高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从小学教育开始,培养儿童数学化思维,搭建一座与实际问题相连接的桥梁.教书育人是一项“教学相长”的课题,我们应为之贡献才智和力量.

【参考文献】

[1]毛丽佳,薛文丽.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20(21):110.

[2]肖天福.感悟生活 张扬个性: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3(09):104.

[3]武景云.如何采用“分组分层教学”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00):721-722.

[4]刘运霞.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实效性[J].软件:数学,2015(07):199.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教学硬道理小学数学
坚持健康规范发展才是硬道理
坚持才是硬道理
软实力遇见硬道理
浅析构建有效课堂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初中英语课时教学目标定位与有效课堂教学个案分析
浅议新课标下创建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