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刍议

2021-06-01 11:28何小雨
艺术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化产业

摘要: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一部分,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在文化振兴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发展本应与物质发展相匹配并从乡土文化中汲取营养,但实际上存在二元户籍制度、供给体系与市场驱动力方面的问题。本文据此提出引入社会力量、发展文化产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等路径,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借鑒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6-0-02

习近平主席于2017年10月18日在十九大报告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1]。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在第七篇中更是明确提出要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文明乡村[2]。在脱贫攻坚圆满成功的今天,乡村振兴战略方兴未艾。人们在实现物质脱贫的同时,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精神富足起来,这需要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发布,对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大量要求,其中仅“文化”一词就提到了108次,足见国家对这方面的重视。

因此,在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与供给的过程中,加强文化建设尤为重要。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要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近代以前,经济总量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居世界首位,在明清时期,更是超过了世上其他国家之和。中国的发展史就是乡村发展史,乡村是中华文明的根脉,而源于乡村的文化则是中华文明中许多优秀文化的内核。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当下,发展好乡村文化,做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显得十分必要。

1.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应与物质发展相协调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农村考察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3]。2018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繁荣兴盛农村文化”,要求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4]。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部分,在当前的背景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将其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在文化层面的突破口,意义重大[5]。

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向农村存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经取道,也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方向。

1.2 能够从悠久的乡土文化中汲取营养,提升文化自信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工业文明的急剧涌入使原生自然经济遭受重大打击。面对西式文明、资本主义文化的涌入,经济发展的差距及战争的破坏,农村文化或者说乡土文化被低估。在与“工业西方”的比较中,视中国为农业国家的人士里,认为乡土等同于落后的人居多数。而一旦在两者间画上等号,持这种看法的人便自然把中国落后的原因归结为乡土:乡土既是落后的表现,又是落后的基础[6]。

而今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使农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农村空心化问题十分严重,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不愿意学那些赚不到钱的技艺,留守在农村的大都是老人和孩子。农村中流传了千年的技艺濒临失传,大量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风险。

在当今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积极组织人手抢救文化遗产,传承与发扬农村优秀乡土文化,对建设精神文明、提振文化自信尤为重要。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实际困境

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更需要巩固成果,积极汲取经验,反思问题。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

2.1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影响深远

新中国成立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建立,这是管理城市的重要环节,也对建立革命秩序、掌握社会动向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后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为了谋求发展前往城市生活,导致农村空心化,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使农村的发展极其受限。在文化方面,出现了城乡之间强烈不平衡的现象,而以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主的人口结构,使文化方面的消费力严重不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陷于停滞。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虽然于2016年9月随着北京市发布的相关改革实施意见退出中国大陆的31个省份,但其实施半个多世纪的影响却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之间的不平衡,会在未来较长的时间里保持常态[7]。

2.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供给不足

长期以来,城市都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发展城市成为地方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相对而言,农村经济发展极为有限,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缺乏必要的经济条件。

另一方面,由于城乡在地理空间布局上的差异,如城市布局的集聚性及乡村布局的分散性,要想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使一定的公共服务被更多的人享受,势必需要在城市里投入更多的力量,而在农村中的投入相对会少很多。长此以往,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失衡比例会越来越高。

根据属性判断,公共文化服务属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一直以来都为政府所主导[8]。这些年虽然政府大力支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建设了一批公共文化设施,推动了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的发展,但仍是杯水车薪,对基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作用不是特别大,并且供给管理模式方面还存在固化的现象,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受挫。

此外,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内容有限。在物质条件极为丰富的今天,人们消费的自主性增强,其服务供给的内容难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2.3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缺乏市场驱动力

资本都是逐利的,哪里有利润,哪里就有企业。在市场经济如此发达的今天,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市场驱动力仍旧不足,原因有很多:基层农村本身的资金不足,难以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相关领域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资本的进入门槛过高等。

此外,市场的进入需要能够发现需求,有需求才有服务。在一些农村地区,居民对文化服务有一定的需求,但是不能有效表达出来,这方面的隐藏需求需要被市场所感知,进而形成市场驱动力。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路径

根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要求及实际状况可以看出其发展面临的困境。立足于现实,为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设与发展,可以从引进社会力量、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相结合以及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这几个方面入手。

3.1 立足于有限的资源,积极引入社会力量

俗话说,独木难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要想做到文化振兴,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国家财政力量的投入往往是有限的,以往政府主导的单一制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已经被证明存在不足。要想谋求更好的发展,需要呼吁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与各类非营利组织相互合作的协同供给模式。因此,政府不得不在政策方面提供一定的支持,打破与市场交互的壁垒,并促进相关管理制度的创新。

在具体实施方面,引入社会力量时需要对其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宁缺毋滥。同时建立定期考核和监督制度,对其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务必使农村居民享受到质量上佳的服务。

3.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相结合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其目的是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可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式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虽然一个具有公益性,一个具有商业性,但是两者具有一定的依赖性。没有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就不会产生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依赖于人们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9]。

各地完全可以根据已有特色资源发展各类文化产业,不管是有形的物质资源还是无形的文化资源。例如,根据自身特色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将旅游与民宿结合起来,一方面能满足人们闲暇时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3.3 以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方式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在农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最经济的方式,就是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我国幅员辽阔,农村星罗棋布,而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民俗活动更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素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民俗化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不仅成本低廉,而且能够运用有限的资源,以最接地气的方式为老百姓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值得大力提倡。

同时,农村不同于城市,其地理空间布局往往十分分散,居民们的居住区往往不是集中连片的,自然村的范围极大。而城市社区居民往往以小区形式集中居住,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十分便利,居民们不必出行很长的时间就能很方便地享受到服务。最为重要的是,在城市社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利用率很高,特别是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农村由于空间范围广泛,要想将居民集中起来往往十分不便,即便建设了文化基础设施,也会出现利用率不高、资金浪费等情况。在这样的条件下,定期举行群众性文化活动,不仅成本低廉,而且资源利用率高,也不会耽误太久的时间,何乐而不为呢?

4 结语

脱贫攻坚战已经结束,乡村振兴战略正如火如荼地实施。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部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基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对其发展的要求、实情与途径等进行研究,就乡村振兴过程中文化的振兴提出了一些想法与建议,旨在为后来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习近平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

politics/2017-10/18/c_1121820551.htm,2017-10-18.

[2] 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EB/OL].新华社,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

2018/content_5331958.htm,2018-09-26.

[3] 习近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扣新时代要求推动改革发展[N].人民日报,2017-12-14(1).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新华社,http://www.gov.cn/zhengce/2018-02/

04/content_5263807.htm,2018-09-01.

[5] 陈建.乡村振兴中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性失灵问题[J].图书馆论坛,2019,39(7):42-49.

[6] 陈波.公共文化空间弱化:乡村文化振兴的“软肋”[J].人民论坛,2018(21):125-127.

[7] 严冰,雷龚鸣.中国告别城乡二元户籍制度[EB/OL].人民日报-海外版,http://www.gov.cn/xinwen/

2016-09/23/content_5111083.htm,2016-09-23.

[8] 薩缪尔森,P.A .公共支出理论图解[J].经济与统计评论,1955(37):350-356.

[9] 刘先进.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关键点[J].人民论坛,2018(23):128-129.

作者简介:何小雨(1998—),男,湖南衡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地方治理、公共服务。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文化产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对文化产业创新模式的分析:以传媒类文化产业为例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