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责任意识的共享单车视觉设计研究

2021-06-01 11:55段永祥杨杰
艺术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视觉设计共享单车责任意识

段永祥 杨杰

摘要:共享单车是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的产物,也是互联、物联技术革新的成果。如何通过视觉设计表现让共享单车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创造秩序良好的用车还车环境,避免共享单车成为城市发展的负担,使共享理念进一步和社会道德相结合,成为亟待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研究如何利用共享单车系统化的视觉设计增强用户的责任意识,使共享单车更具有人文关怀特征。

关键词:共享单车;用户;责任意识;系统设计;视觉设计

中图分类号:F57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6-0-02

1 共享单车概况

1.1 共享理念的发展

自从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后[1]。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共享商业模式蓬勃发展,从共享单车到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共享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共享能将闲置资源、供给方和需求方有效地整合起来,实现供需双方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共享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能进一步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能深刻贯彻物尽其用的理念,减少社会冗余资源[2]。共享理念注重闲置资源的流通和使用,在商业化的社会环境下,除盈利需求之外,更对受众生活进行介入,但共享资源是共有资源,必须对用户的使用过程进行规范,保证共享模式的正常运转[3]。

1.2 共享单车的发展

共享单车最早在大学校园得到普及,并逐渐发展为一种有效的商业模式进而在全社会得到推广,并逐步为社会所接受,进而发展为一种共享经济模式[4]。其主要由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提供支持,有效解决了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5]。由于投放量大,使用过程中无法实现用车还车地点的有效循环,成了现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一块病斑。使用和停放单车的过程无法进行全面的监测和管理干预,所以目前在停放和使用规范上缺少强制性的规范,只能从道德宣传等软层面对用户行为进行制约[6]。共享单车逐渐从新兴事物变为常用共享物品,在褪去其作为新生事物的新奇感的同时,需要从社会文化和设计等方面入手再次更新,例如引入“禁停区”,使其更符合社会的发展和民众的日常生活习惯[7]。

1.3 共享单车现存问题

共享单车目前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第一,使用者行为无法强制规范,停放位置正确与否全凭用户自觉;第二,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投放量和用车还车无法形成合理循环;第三,单车本身折损率较高,不仅未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反而成了社会的负担。

总体来说,共享单车现存的主要问题还是因为整个模式没有合理的体制引发的使用、投放和管理上的问题[8]。共享行业不仅需要技术上的革新与发展,还要考虑如何在人文方面加强共享道德理念的宣传,使共享的概念可以得到更好的践行[9]。共享概念和社会道德的结合不仅有利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民众素质的提升[10]。

2 系统化设计与共享单车之间的联系

2.1 如何利用系統化设计规避共享单车现存问题

系统在辞海中的释义为由部分分级进而构成整体;系统设计的定义则为根据产品调查分析的结果,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设计出能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求的新系统的过程。系统设计完成后,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接受现实考验,在更新改进中完善系统本身,这在设计开始时就应当有所考量[11]。系统化设计本身就是对资源的节源考量,可替代更换和更新的子系统能节省更多的社会资源。将整个共享单车的经营模式作为系统去论证,更容易抓住共享单车存在的问题的本质[12]。共享单车从最初封闭式的校园环境进入开放式的社会环境,不仅仅要考虑环境的改变,更该考虑到整体系统的改变[13]。共享单车的流动与循环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从局部设计出发,统合总体系统的设计,从整体角度对子系统进行调整,更有利于共享模式的践行[14]。

2.2 系统化设计对共享单车的改进

从外部系统来说,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创新、人文理念的进步都是共享单车经营模式需要考虑的。从内部系统来说,小到单车的每一个零件,大到整个共享单车行业都可以算作内部系统[15]。从单车本身来讲,单车折损率高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对单车的系统单元化设计进行解决,由于单车结构并不复杂,并且基本由机械构成,容易拆分和组装,每一个零件除人为破坏外使用寿命和折损率都有基本的数值,定时投放的单车有自己的“年龄”,可以结合使用寿命指标返厂重构。这能有效降低单车的废弃率,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16]。

共享单车行业作为新兴经济模式,并没有旧例可考,从整体进行分析,局部进行完善,再从局部整合到整体的系统化设计体系更适合这种新兴行业,可以降低整个共享单车行业在社会中的容错率,有利于整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17]。

3 视觉设计在共享单车中的运用

3.1 当前的共享单车视觉设计

随着经济及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被新形势下的数字化媒介取代。共享单车的形象不仅仅在实物方面,人们了解共享单车这一概念也并不依据单车本身,更在于互联网众多单车虚拟形象及共享单车在社会中代表的绿色出行的概念形象[18]。

从实体形象来讲,共享单车设计风格鲜明,与自用的单车相比辨识度极高,作为公共产品便于人们分辨和使用,但其形象设计并没有强调“共享单车”具有的低碳绿色概念,而商业性的增强也弱化了单车的“绿色”形象。从外在形象上来讲,共享单车普遍选择提升品牌辨识度而非强化公益概念[19]。

从网络媒体的角度来讲,共享单车在软件或者媒体广告中鲜少提及共享概念所蕴含的精神及低碳环保概念,其更多地被作为一种使用工具进行宣传和介绍,而非一种有意义的、理念领先的物品[20]。

从大众认知的角度来看,共享单车前期的绿色低碳概念已经逐渐被问题湮没,妨碍道路日常使用、废弃单车堆积如山……大众对共享单车的热情逐渐冷却,取而代之的是负面情绪,共享单车现在更像是一种可交易使用的工具[21]。过度商业化消费共享单车在大众中的形象,会逐渐把共享单车推向低谷。

3.2 如何利用视觉设计增强用户的责任意识

共享单车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人们出行的问题,作为一种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其本身就具有绿色健康的含义。大众对待公益的、绿色的事物总能给予更多的耐心和宽容,并更好地为自己的行为负责[22]。

现存的共享单车约束用户行为的方式主要有禁停区停车罚款和扣除信用分等手段,而禁停区目前仅在手机软件地图中可以直观感受到。在现实的禁停区中,应该增加视觉标识及手机语音提示,以规范用户的共享单车停放行为。在某些路段,应设置醒目的共享单车停放标识,更好地培养用户的停放习惯,结合导视设计有助于解决此问题[23]。

在外形上,用户对合理的外观、新颖且崭新的单车形象总是更有呵护欲,根据破窗效应理论,老旧的单车在影响用户的使用感时更容易让用户产生厌烦感,从而不自觉地降低使用时的行为标准。通过材料和整體设计让单车呈现出可靠的形象和新的面貌,并唤醒用户的责任意识是必要的[24]。模块化地设计单车零件并通过外观展现出易更换性,更有利于消除大众对单车的破窗效应。这样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就不会觉得久经磨损的单车是即将废弃的物品,会考虑其更换某部件后还会继续为人所用,从而对单车本身更加宽容[25]。

整齐而合理的停放是有必要的,不仅能规范合理地安排道路资源及公共区域,而且能在视觉上带给用户愉悦感,使其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这种摆放规律[26]。

4 结语

共享单车要通过视觉化设计唤起用户的责任意识,不仅要关注单车本身的外形设计,而且应该多方面考虑,综合各因素进行统筹设计和概念延伸,结合绿色公益的概念,在视觉呈现上唤起用户的环保欲和公益心,让用户用内心规范自我使用行为。视觉形象设计作为整个共享单车经营模式下的分级系统,更应该统筹考虑社会经济和人文理念发展进行设计。

参考文献:

[1] 胡进考.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源流与内在逻辑体系探究[J].理论研究,2017(05):68-74,80.

[2] 王政贻,何得桂.共享单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治理路径研究——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的视角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08):140-143.

[3] 房华,余希.由空间序列艺术论室内生态环境设计[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08):118-119.

[4] 高若瑶.环境空间中的陶瓷装置艺术[J].艺海,2020(12):108-109.

[5] 高婧.叙事与体验:城市公共空间的沉浸式设计与表达[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92-93.

[6] 王奕,祝遵凌,朱仙美.地域振兴:从浦口火车站到筑波科学城[J].艺海,2020(4):156-157.

[7] 王磊,周杨静,张旭豪.新文创思想下南京城市IP构建的探讨[J].艺海,2020(10):100-101.

[8] 石宇琳,曹磊.以艺术为导向的城市更新策略研究——以芝加哥千禧公园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23):84-85.

[9] 吴歆悦,李雪艳.南京新门西体育文化产业园规划设计研究[J].艺海,2020(12):87-89.

[10] 甘颖,于娜.肢体残障人群的居住空间无障碍设计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06):109-111.

[11] 张润楠,汤箬梅. AR/VR数字化技术下对环境空间设计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20(12):69-70.

[12] 韩力,丁伟.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的共享产品系统设计研究[J].设计,2017(20):100-101.

[13] 夏芸,玉琦彤,林子立.共享单车需求评估及调度方案设计[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2):32-41.

[14] 沈童,孙琦.重塑极简主义——以包装设计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6):55-56.

[15] 海军.设计的主动性——服务设计个案研究[J].装饰,2010(06):28-32.

[16] 胡玥.人工智能背景下艺术学科的发展[J].美术教育研究,2020(8):51-52.

[17] 郭鹏,林祥枝,黄艺,等.共享单车:互联网技术与公共服务中的协同治理[J].公共管理学报,2017,14(03):1-10,154.

[18] 施雯瑜,吴冬蕾.城市公共厕所的革命——谈中国城市公共厕所空间的设计发展[J].大众文艺,2019(15):122-123.

[19] 黄婕,张雨,黄滢.儿童交互电子书视觉系统设计有效性研究[J].大众文艺,2019(23):120-121.

[20] 黄滢,陈晨,张青萍.基于CSSCI数据库的中国传统村落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包装工程,2019,40(16):281-289,297.

[21] 吴馨宇,田晓冬,萨兴联.公共景观空间雕塑情感化叙事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6):71-72.

[22] 廖海橦,徐昊,王夕倩.废弃火车站复兴计划——南京下关火车主题公园创新设计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6):78-79,82.

[23] 任宏,蒋晖.浅谈密斯·凡·德·罗对现代建筑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20(10):92-93,98.

[24] 周超,高磊,袁高松.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柔性育人协同策略研究——以设计学专业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2):97-99.

[25] 韩思童,汪瑞霞.从NASA到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品牌提升路径研究[J].艺海,2020(4):82-82.

[26] 敖寰亚,冯晓娟.浅谈博物馆吉祥物设计与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14):108-109.

作者简介:段永祥(1994—),男,甘肃酒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传媒艺术设计。

杨杰(1973—),男,江苏苏州人,硕士,副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品牌形象、广告设计。

猜你喜欢
视觉设计共享单车责任意识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基于新媒体的视觉设计研究
线上品牌视觉设计研究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