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鲜经验及其创新发展

2021-06-01 00:34吴倩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新时代

吴倩

摘 要:在中共百年发展历程中,新时代阶段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形势和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任务。这一时期宣传思想工作全面推进理论创新;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巩固网络阵地,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新鲜经验——守正创新,从规律的高度深刻认识宣传思想工作;丰富宣传载体,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把握大势、区分对策、精准施策,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以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筑精神家园。在未来工作中,要加强对外传播,创新外宣方式,传播好中国声音;坚定“四个自信”,灵活运用最新科技成果开展宣传以及注入新力量,锻造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关键词: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新鲜经验;创新发展

DOI:10.15938/j.cnki.iper.2021.02.004

中图分类号:D2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1)02-0016-05

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枪林弹雨中淬炼,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丰富发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浪潮中开拓创新,并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这些都为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守正和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宣传思想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1]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过程中,新时代是其中的重要阶段,不仅跨过百年,而且还迎接下一个百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2]”因此,总结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鲜经验以及思考如何在未来宣传思想工作中继续丰富和发展这些新鲜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做法

新时代的到来给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党的十八大以来,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形势和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任务,党中央坚强领导,宣传思想战线积极作为、开拓进取,取得了突出成绩。

1.全面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首先,結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视野深化对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成为重大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围绕这个时代特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3],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其次,加强理论学习、阐释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人心。一方面,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组织中央政治局进行集体理论学习。如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主要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并通过理论学习深刻认识全国深化改革规律和各项改革举措。2015年1月,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大家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需要重点解决好的几个问题,如怎样理解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如何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以及如何理解实践第一的观点等。同年11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带领大家重点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坚持改革开放和对外开放等。在2016至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多次提到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并且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要求“全党来一个大学习”。另一方面,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积极参与理论宣讲和阐释,打造了良好的理论学习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百家讲坛推出《中国精神》系列讲座以及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摆脱贫困》等多个大型专题片及微视频,网络平台中“学习强国”APP、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媒介第一时间、清晰明了地向普通民众宣传中央精神,特别是以逻辑图、金句集锦、视频剪辑等方式让理论更快更好的深入人心,达到了更好的宣传效果。人民网还推出“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人民出版社开发的“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等为学者和群众开展理论学习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大大提升了学习成效。

再次,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深入人心,掀起全民筑梦热潮。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正式提出“中国梦”,从宣传思想工作的角度来看,首先,中国梦的提出从话语上更新了意识形态工作的表达方式。用简洁的、亲切的、大众化的方式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易于为人们所接受、直抵群众内心深处、产生强大感召力的方式构建人民信仰。其次,在全国范围内针对不同群体,分层分类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包括理论学习和宣讲,成就展览,图片、电影展播,基层宣讲,座谈交流,征文、摄影、微电影比赛等,特别是强调对于青少年的宣传教育,推出一大批精品力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掀起了全民筑梦热潮,都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

2. 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4]因此,新时代以来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确定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向、内容和标准。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集体学习时强调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和重点是核心价值观。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要把全社会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弘扬和践行为宣传思想工作明确了方向,即按照三个倡导开展。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也为宣传思想工作明确了内容,即围绕国家、社会和个人这三个层面的12方面内容展开。此外,它还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标准,确保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秩序的有效维护。其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为契机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彰显文化自信。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特别强调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6]“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隔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7]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过程中,始终强调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包括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文艺创作等领域中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导向,对于考古学的重视,对于四史教育的强调等,这些都成为新时代以来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标签。

3.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巩固网络阵地

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始终着眼于现实,特别是遵从社会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谈话中讲到“从社会发展史看,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8],指出我国“网民数量世界第一”,还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9]因此,新时代阶段,互联网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首先,网上网下形成同心圆,建设网络良好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国有7亿网民,“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会对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10]因此,宣传思想工作要利用网络平台凝聚共识,网上网下形成同心圆。所谓“同心圆”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11]因此,新时代以来,各级党员干部积极利用互联网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利用网络平台将“官话”与“网语”相结合,更好的向百姓宣讲和推行中央政策,以更好的沟通建设良好的网络生态。其次,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不放弃舆论斗争。随着新时代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愈发激烈,通过网络煽动宗教极端主义,教唆暴力恐怖活动等行为层出不穷,党在宣传思想工作中一方面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同时也不放弃舆论斗争,对于错误言论大胆亮剑,进行猛烈的抨击。新时代以来,微博、抖音等平台大大加强正能量的宣传和对错误思潮的批判,以共青团中央微博账号为例,从2013年共青团中央微博入驻微博平台以来,已有15 632 310位粉丝,共发布45 000多条微信,发布内容包括维护国家统一、意识形态安全、参与公共话题讨论、为青年群体代言、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批判普世价值、维护青年权益等各个方面,影响面大,内容说理性强,大大摆正了网络舆论的方向。再次,扩大工作覆蓋面,肯定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催生的新文艺类型。近些年来,民营文化工作室、民营文化经济机构、网络文艺社群等新的文艺组织大量涌现,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新的文艺群体十分活跃。我们要扩大工作覆盖面,延伸联系手臂,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12]。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中对于新文艺类型采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极大的丰富了新时代文化领域的创新创造,营造出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二、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鲜经验

新时代的初始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理念和思路都有所更新,初步形成了如下新鲜经验。

1.守正创新,从规律的高度深刻认识宣传思想工作

新时代阶段,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把握住“变”与“不变”的关系,科学认识新矛盾和新挑战,从理论上深化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认识,特别是上升到规律的高度进行总结和规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即通过“九个坚持”从规律视角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职责使命、实践要求等多方面的科学总结,此外,2019年4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职责使命和实践要求,强调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是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这标志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更加注重理论指引和科学规划,开辟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境界。

2.丰富宣传载体,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在宣传思想工作领域始终坚持全面、辩证和长远的眼光。特别是利用大型周年庆,如纪念改革开放40年,纪念新中国成立70年,建党100年等,加大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和党史党建学习。而在表现载体上大大丰富了宣传平台,在传统的纸宣(报纸,专著,期刊等)基础上,电视、电影、广播、电脑、手机,甚至包括VR眼镜都成为了重要的宣传载体。电视包括中央及地方电视台推出的大型的政论宣传片、微电影、综艺节目等。电影表现为近年来推出的以爱国、中华传统文化等为主题的高质量电影,获得超高票房。广播也越来越多的引入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内容,用百姓乐于接受的话语进行宣传。电脑、手机利用互联网的便利和普及越多来多的增加宣传平台,渗透意识形态教育。现在的最新科技VR(虚拟现实)仿真技术也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政治宣传中,人们通过VR技术实现“穿越”,重回革命年代,重走长征路等。

3.把握大势、区分对策、精准施策,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首先,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根基是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风气,要从每一个人抓起。党的十八大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代代人接力奋斗。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关系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宣传思想工作的目标之一。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背景下,特别注重关注国际国内形势,抓主要趋势,抓主要目标、重点群体、重点区域,区分对策、精准施策。在文化建设根基方面,强调要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十三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13]。

其次,因时而动,顺势而为,推进宣传思想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客观地讲,国际舆论格局依然是西强我弱,但这个格局不是不可改变、不可扭转地,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做工作。我们国家发展成就那么大、发展势头那么好,我们国家在世界上做了那么多好事,这是做好国际舆论引导工作的最大本钱。”[14]“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在加深,中国道路愈来愈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15]这是我们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机遇,因此,我们要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利用越来越向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传播中国价值观,宣传中国方案的世界价值。

再次,讲好中国故事,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在宣传思想工作中,要主动宣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16]。借鉴现代管理学原理“不仅要做,而且要让人知道做了什么”。让全国人民知道党和政府为人民做了什么、还要做什么,让世界知道中国人民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什么贡献、还要作出什么贡献。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宣传话语方面作出了许多改革,比如央视新闻联播等官方报道话语特色、语气越来越接地气,越来越贴近群众,政治宣传始终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甚至引用网络流行语增强群众的接受度。另外,在新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中,特别强调讲故事的方式开展宣传,通过讲故事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增强与群众的认知交互,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奏响中国故事的交响乐。在对外传播方面,强调新思路、新理念,更加强调话语能力和话语权力,强调要找准中外利益交汇点、话语共同点、情感共鸣点,既要讲世界通行的“普通话”,也要针对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讲面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方言”,做到有的放矢[17]。

4.以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筑精神家园

首先,突出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18]。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大观中许多内容都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19]。

其次,特别强调革命传统教育,发扬革命文化。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中特别强调中国精神,特别是革命精神的弘扬。习近平多次强调要不忘初心,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五四精神等。自2019年起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倡导广大党员干部多学党史、新中国史,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20]。

再次,特别强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发展相结合的新的文化,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1]。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强调精神家园的构筑,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且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

三、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一定要认真总结、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22]。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面临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肆虐传播,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目标。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我们正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于这一目标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及时总结党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新鲜经验,也要思考如何在实践中继续创新和发展这些宝贵的经验。

1.加强对外传播,创新外宣方式,传播好中国声音

在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当下做宣传思想工作,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就是要还原真实的中国,讲清楚中国特色。每个国家发展过程中,根据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的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中华文明五千年发展历史中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突出优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长在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上、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反映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也具有广泛的现实基础。第二,在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的背景下,對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对世界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对各国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我们要加强宣传报道,以利于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23]。在未来宣传思想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强调对外传播,不断创新外宣方式,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型智能媒体,通过话语创新、形式创新等新途径传播好中国声音。

2.坚定“四个自信”,灵活运用最新科技成果开展宣传

宣传思想工作对应的是观念上层建筑的构建,在新时代未来漫长的时间跨度中必须把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其中道路自信是在新时代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自信是进一步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是适合中国发展的理论,是能够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理论;制度自信是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文化自信是树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认识到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我们已经全面进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在宣传思想工作中可以充分利用智能算法、虚拟仿真、混合现实等最新科技成果实现宣传思想工作的精准化和情景化,实现智能认知交互,使得宣传思想工作真正入情、入心。

3. 注入新力量,锻造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提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24]因此“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25]面临新时代的艰巨任务,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工作队伍要有更高的要求,从精神境界、眼界视野、理论储备和实践能力等各方面要得到全面提升,从而为宣传思想工作创建新格局、步入新台阶注入新的力量。

参考文献

[1][3][4][5][6][7][8][9][10][11][12][13][14][15][16][18][19][20][21][22][23][24][25]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337,2,54,52,56,55,191,192,194,195,102,48-49,120-121,121,342,82,83,29,10-11,16,17,340,342.

[2]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61.

[17] 蔡名照.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J].理论导报,2015(12):34-37.

[责任编辑:孙 皓]

收稿日期:2021-03-1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际大变局视野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研究”(20CKS035)

作者简介:吴 倩(1988—),女,湖北武汉人,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新时代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关于“互联网+”趋势下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