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智库对区块链技术的研判及广东的发展与监管研究

2021-06-02 05:28陈柏兴张夏雨叶敏忠许华锋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智库区块领域

陈柏兴,张夏雨,叶敏忠,许华锋

(1.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033 2.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培训与评价中心,广东广州 510670)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影响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变革,作为信息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块链被麦肯锡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信息及互联网科技之后最有潜力引发颠覆性革命的核心技术[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2]。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美国高盛(Goldman Sachs)、麦肯锡(McKinsey)及高德纳(Gartner)等知名智库与机构都对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研判;主要发达国家加快布局区块链技术,产业界和学术界正在掀起一股区块链技术创新和应用探索的热潮。

1 区块链技术概述

2008 年,中本聪发表奠基性论文《比特币:一个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3],“区块链”这一概念横空出世。区块链技术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非对称加密算法等技术的集成应用模式[4],具有去中心化、时序数据、集体维护、可编程和安全可信等特点[5]。

从区块链的发展及应用角度,将其分为三个阶段[6],如图1 所示:2008—2013 年为区块链1.0 阶段,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应用,包括支付和流通等货币职能。2013 年,以以太坊为代表的区块链2.0 应用加入智能合约功能,使得区块链从最初的货币体系拓展到股票、债券、期货和金融合约的交易等金融领域[7]。区块链3.0 是指延伸到金融以外的全领域应用时代,其应用领域包括科学、民生、政务、物流、医疗、能源、慈善、文化艺术与智能制造等。

图1 区块链发展的三个阶段

目前,业内普遍认为区块链技术正处于区块链2.0 到3.0 的过渡阶段,其应用领域也从最初的数字货币扩展到金融领域,并且从金融领域逐渐向其它领域延伸,其中金融领域应用仍最为广泛和成熟[8]。

2 国外知名智库关于区块链技术的研判

近年来,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美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美国高盛(Goldman Sachs)、麦肯锡(McKinsey)、高德纳(Gartner),英国政府办公室(UK Government Chief Scientific Adviser)及德勤(Deloitte)等国外知名智库对区块链技术进行了研判。

2.1 知名智库研判报告分析

本节对各知名智库关于区块链的研判报告进行挖掘分析,各报告从当前区块链的技术应用、战略价值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区块链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判,得出了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详见表1。

表1 国外知名智库关于区块链技术的研判

表1 (续)

2.2 知名智库对区块链的结论与建议

上述知名智库对区块链技术普遍看好,但认为区块链尚处于发展阶段,技术、市场和监管还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区块链、人工智能、超自动化、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各项技术相辅相成,将共同构建新一代数字经济的信息基础。区块链应用将加速向更广泛的领域延伸,在密切跟踪其带来的产业变革的同时,应持续关注其带来的监管风险和挑战。

(1)经过近年来的技术沉淀、应用探索及资本青睐,区块链已经形成一定的技术积累与发展基础,但区块链仍处于萌芽初级阶段,短期价值将主要用于降低成本,距离规模化应用乃至产生颠覆性的商业模式,至少还需要5~10 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2)多元化应用日渐兴起,实用性应用也正在增加,要提高对区块链好处的认识,区块链技术将成为一种拥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工具。

(3)随着区块链应用的稳步扎根,对其的质疑正一步步消退,多国对数字资产持积极态度,越来越多公司将其列为战略重点进行部署,区块链产业投资势头依旧保持强劲,预测未来最容易出现井喷的三个领域,是金融服务,政府和医疗。

(4)区块链将对金融体系发挥积极作用,金融科技的区块链应用走在行业前列,在跨国支付等金融领域具有巨大的改造力,对以金融领域为代表的行业最具有颠覆性的可能。

(5)预测区块链市场将继续增长,并将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建议政府、企业持续关注发展、加大研发力度。

(6)市场普遍对区块链技术的合规充满信心,但要重视风险管理,通过监管的确定性和灵活性大力挖掘创新潜力。

3 区块链技术的冲击影响-以金融业为例

摩根大通、花旗银行、渣打银行与我国国有四大行等顶级金融机构认为,区块链会给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冲击,甚至起到颠覆性作用,为了抢占主动权,均积极布局区块链技术。区块链影响最为突出的金融领域包括:支付清结算(包括跨国支付等)、供应链金融、保险及征信等四个领域[21-22]。

(1)传统的清算模式由中央银行提供清算服务,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清算模式,采用分布式记账,节点上的分布式账本记录了整个交易记录并自动完成清算功能,增加了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难度[23],给监管带来极大挑战。

(2)区块链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主要影响,一是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及对等网络信任模型,降低供应链链上企业面临的风险;二是共识机制有助于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和共享性[24],促进信息在链上企业之间的共享;三是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简化操作流程,可很好地应对交易的真实性问题。

(3)区块链对保险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区块链的信息共享及公证可信特性,使保险运作的透明度提高;二是区块链的开放特性,使保险欺诈的可能性降低,并且会促使保险行业由传统的商业保险模式向互助型保险模式转变[25]。

(4)基于区块链+可信计算技术应用于征信行业,将会引发征信信息征集、信息存储与共享等方式的变革[26],也更加有效地保障个人信用信息数据的隐私性。

4 广东发展及监管区块链的建议

广东省政府对区块链的发展高度重视,并迅速发力,从顶层布局引领产业发展,印发了《广东省培育区块链与量子信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 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重点对广东省区块链与量子信息产业现状与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四大发展目标”,并围绕目标制定了“七大重点工程”和“五大保障措施”[27];随后发布的《广东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实施方案(2020—2022 年)》,提出打造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基础设施集群[28]。

《行动计划》指出,广东省区块链应用多点开花,行业龙头和优势企业涌现,已初步形成覆盖全产业链条的区块链产业图谱。但仍存在技术体系不完善、底层平台不集中、应用集成不深入以及监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本节基于知名智库对区块链技术的研判,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提出广东发展及监管区块链的建议。

(1)提高行业对区块链应用的认知水平,把加密数字代币与区块链区分对待,充分认识区块链技术优势将带来的发展红利,通过科普宣传等手段,引导企业持续关注区块链发展、重点部署并加大研发投入,占领区块链技术的制高点。

(2)加强区块链底层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通分散的底层平台连接渠道。区块链底层核心技术研发比较薄弱,零散的底层平台大多处于“孤岛”状态,为解决“卡脖子”技术,应依托广东省信息通信技术的优势,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使基础研究与底层技术研发互相促进。

(3)促进区块链、人工智能、超自动化、物联网等技术集成融合。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才能更加有效地产生聚合创新效应,与更为成熟的技术融合,通过典型应用案例落地,推动区块链产业规模化发展。

(4)培育完善的区块链产业生态,良好的产业与生态圈,有利于产业健康、理性的持续发展,构建龙头企业/机构引领、初创企业活跃、孵化加速成熟、产业园区聚集、人才力量汇聚、产业体系完备的区块链良好产业生态,使创新动能源源不息。

(5)探索区块链的颠覆性商业模式,目前区块链应用大多是某个领域或某个场景的单点或多点应用,必须把技术应用的“点”串成“线”,进而把“线”连成“面”,才有可能对传统的商业模式进行颠覆,从而促进产业及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

(6)构建区块链应用发展的柔性监管机制,培养区块链监管专门技术人才与监管机构。依靠产业联盟引导行业自律,在做好风险监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技术与业务模式创新,使监管机制既能严防“币”的金融风险,又能为大力发展“链”的应用保驾护航。

(7)重点预判区块链技术对金融领域的风险冲击,加强与立法部门的沟通协作,避免在发展之初放松监管导致行业野蛮生长,一旦发生风险事件就全面收严的粗放形监管方式。未来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是阻碍创新主体进入区块链领域的主要绊脚石,为区块链应用提供必要的法律基础保障,划清监管红线,使监管规则具有确定性、适用性及灵活性。

(8)创新监管模式,运用新技术监管新技术,尝试以区块链+人工智能+监管的形式对区块链技术进行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区块链的高透明性、高共享性、高效性与不可篡改性等特质,能解决传统行政监管的许多痛点,采用区块链+物联网,可使得监管数据更加高效透明;采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可使监管更加智慧化。

猜你喜欢
智库区块领域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民居智库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区块链助跑财资管理
中政智库“五朵云”
中政智库“五朵云”
一场区块链引发的全民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