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侦查学在司法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评《刑事侦查学》

2021-06-02 05:28朱巧红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法学司法内容

书名:《刑事侦查学》

作者:张玉镶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3707-6

出版时间:2014 年5 月

定价:45 元

刑事侦查学教学课程是我国司法学专业的重要课程,其所涉及到的专业学习领域较为广泛,比如司法警务、交通管理、治安管理、司法信息安全管理等。刑事侦查学主要是以研究刑事案件中的犯罪规律、案件特征以及相应的侦查策略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应用型科学。近年来随着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刑事侦查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因此研究刑事侦查学在司法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对相关专业学生的今后发展和实践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侦查学相关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刑事侦查学属于其核心课程内容,该课程具有应用性强和系统性强等特点,其教学模式在长期的课程开设和实践中已经具有了较为明显的固化特征,这对我国近年来不断推行的司法改革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司法改革提出了在开展侦查活动的过程中将监督、规范以及制约侦查权作为重中之重等新时期的新要求,因此相关院校在开展司法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这一改革特征,特别是对于刑事侦查学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必须充分结合时代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促进其实现更加完善的发展和进步。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会议中提出了不断坚持与完善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体系,这一提议使司法改革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过程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司法改革内容包含侦查制度的改革,侦查活动又与司法原则和理念、公诉制度、证据制度、审判制度以及辩护制度等多方面的改革都有较为密切的关联。结合近年来发生的冤假错案案例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出案件处理过程中存在的起点错误,进而产生的后续错误和一错到底的现象问题,从该类问题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与刑事侦查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实施司法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杜绝此类现状问题的发生,进而更好的达到和实现司法公正的目标,努力做到使每一起案件在进行办理的过程中均可以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与正义。总体而言,司法制度的改革对于刑事侦查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其主要可以体现在:在司法体制方面从“以侦查作为中心”向着“以审判作为中心”进行转变;在证据制度管理过程中侦查取证需要接受更加严格和严谨的司法审查;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改革不断加强侦查权运行过程中的监督与制约作用。由此,可以看到刑事侦查学课程在司法教学中的改革和创新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

刑事侦查学课程的教学受到较长时期以侦查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的影响,出现了较为固化的教学模式,且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特点,致使其存在着与司法改革不符的一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进而影响了我国侦查学专业人才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理念方面没有随司法改革进行转变。教学理念是院校和教师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涵盖了教师对于学科知识教授过程中的观念、看法以及理解,因此对学生学科思想的培养和学科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甚至决定性作用。传统的学科思想是将侦查作为中心,因此学科教学工作以侦查工作自身为主,缺乏与之相关内容的关联,甚至起诉和审判教学内容出现了空缺,更缺少与之相关联内容的联系与融合,进而使得刑事侦查学教育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二是,和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等相关课程的教学缺乏联系。刑事诉讼法学和证据法学课程属于侦查学专业基础性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上述课程和刑事侦查学课程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需要形成有效的衔接关系,促进侦查学专业实现课程体系的完善。虽然很多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安排,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同学科之间教学内容的脱节现象,甚至还有一定的冲突性。三是,课程开展过程中缺乏侦查素养的培养意识和忽略侧重点。在传统刑事侦查学教学过程中往往偏重于侦查经验的教授,虽然这一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实践有一定的帮助,实现了教材内容的补充,但是其自身存在的教学问题同样比较常见,比如针对有限案件的侦办方面,其总结出的经验存在着一定的误导性,并且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推进和司法改革的深入,侦查权运行过程中需要受到更加完善的制度监督与约束,因此加强学生侦查素养的培养不断受到关注和重视,而当前刑事侦查学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侦查素养培养的重视,进而阻碍了人才培养效果的提升。

加强刑事侦查学在司法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对上述内容中提及到的教学现状问题会起到很大程度上的缓解和解决,同时还可以更好地适应司法改革工作。将刑事侦查学应用于司法教学中的主要应用目标是促使刑事侦查学课程更加具有开放性,充分利用司法改革的成果使其应用于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中去,培养侦查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一是,结合司法改革将“以审判为中心”作为刑事侦查学的教学理念。随着司法改革工作的深入,诉讼制度改革向着“以审判为中心”的方向转变,因此刑事侦查学课程的教学理念也应随之进行转变。该教学理念的应用中,将侦查工作看做是开展审判工作的准备性活动,使侦查工作、起诉与执行都向审判提供服务,进而促进审判成为案件诉讼流程过程中的重点和中心,因此,侦查必须要遵从于审判和服务于审判,侦查取证工作也需要正确接受法庭的实质性审查。刑事侦查学教学理念和司法改革核心实现契合才可以更好地满足司法改革工作对侦查工作的需求与定位,这正是课程实施改革与传统教学本质上的区别。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侦查行为和司法审查之间的正确认识;其次,需要不断加强学生开展规范性侦查取证工作能力的培养。二是,以法治建设为基础来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刑事侦查学教学内容实施优化与调整主要指的是传统教学过程中对经验教学方式的改善和重心的转变,将培养学生的侦查素养作为主要目标。以课程建设为分析角度,刑事侦查学课程内容直接关系到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需要包含侦查工作理论、技术、措施、方法等更加全面的内容。从专业性人才的培养角度分析,刑事侦查学课程教育工作的目标是以培养更加符合我国法治工作需求的合格人才为主,并满足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因此加强培养侦查工作人员自身综合专业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包含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国家法律政策理论内容、法律法学知识内容、侦查知识与技能等等方面内容,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三是,加强刑事侦查学和刑事法学课程的融合。刑事侦查学需要运用到非常多的法学知识,但又不是法学本身,很多院校会在新生入学时设置刑事法学课程,这也为其今后的刑事侦查学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法学基础,加强其两者的融合。首先,需要注重两个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不同之处,也就是必须明确两门学科课程各自具体的教学目标、内容、重难点,不断弱化侦查学、诉讼法学、证据法学等相关课程间的趋同特性,进而使教学资源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使刑事法学将法律规范和法学原理作为教学重点,刑事侦查学将侦查技术、方法、措施等作为重点。其次,需要注重两个学科课程之间相同点的融合。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来提升教学质量,同时还需要紧密结合司法改革过程中的新理念进行教材内容的调整和补充,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的补充作用的发挥,进而使两门学科得以有效融合贯通。四是,加强司法改革成果在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利用单项项目和综合项目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实践教学,通过加强侦查措施实践教学活动来提升学生对地域刑事侦查的工作程序、具体方法和要点等的掌握,并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

在相关院校开展刑事侦查学教学研究过程中,很多学者也开始了相关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撰写成册以促进教学资料的完善。《刑事侦查学》一书由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张玉镶撰写,张教授是北京大学刑事侦查与司法鉴定专业的博士生导师以及司法鉴定学学科评审专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工作经验。张教授通过开展深入的实际调研工作,依据我国刑事立法的改革动态,充分把握刑事法治建设进程,并充分吸收当代侦查学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实施的司法改革工作,以侦查学基础理论与相关实践问题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总结,使其形成系统的知识在《刑事侦查学》一书中进行论述。该书共计二十七章内容,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至第七章主要论述侦查学的相关基本原理,第八章至第十一章的主要内容是侦查工作中所运用到的相关技术和措施,第十二章至第十三章主要论述的是侦查程序,第十四章至第二十七章以类似案件的侦查方法为主要内容。该书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全面及丰富,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知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为我国的刑事侦查学教学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与实践应用依据。

猜你喜欢
法学司法内容
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下侦羁关系的反思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忠实履职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制定法解释中的司法自由裁量权
奏好人大内务司法监督“三步曲”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