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荡在果园的雾

2021-06-02 22:56雨眠
野草 2021年3期
关键词:小蛇果园文字

雨眠

看莫渡的诗,你能够感觉到一种接近于残酷的白描的存在:生活的不幸、死亡或失败,他看见或经历着,不动声色,只是冷冷地打量和转述,像是一个没心没肺的人。

这一点特别表现于他有关动物或动物性的叙描,前者如《房东家的狗》,后者如《失败的雕刻》,如《从我爸栽的刺槐说起》。

他骨子深处似乎有一种嗜血的快感!他似乎也很享受划开生活破败的皮肤的过程,喜歡冷冷地看脓血从皮肤下慢慢渗出来并随意流淌:一条小蛇的被压,一只狗或几条金鱼的死亡,手掌上血泡撞破之后的崩溅,调侃母亲让她脑血翻飞的恶作剧……我不知道轮回,但如果可以看见往生,我想,莫渡肯定曾经有过狼或鹰的身,他本质上是食肉科的,——必要时甚至会抉心自食。

小白凭着记忆

走进暗处

舔一块碎裂的猪头骨中

残留的脑髓

就像月光照耀这人世

——《黑猫小白》

或者:

伤心的桃在我手上

如同尤物

我吃了一个

果然

有点伤心

满手伤心的汁液

——《桃》

看,这暴虐并恶作剧的月光和尤物之喻!咬,嘴角边的汁液流淌出残酷的诗意,或者“恶之华”。看他的诗歌,习惯性地发现他的文字背后这种鹰隼一样阴沉的目光的存在之时,我每每如是联想起。

这是遗传的原因吗?有点,在《暴躁的基因》一诗中,他承认通过遗传,从母亲到自己,“我们血液里的这种东西/正吞噬着我们的爱”。

但再看,反复看他的作品,我又清楚,不全是,或者不主要是遗传。

莫渡的嗜血,更多来自于他失败人生的痛感:“与此同时/苍蝇们/盲目地撞击着玻璃窗”(《一声叹息》);“没有一条可行的路到达那里/我也不用/与一头牲口为伍/却被牲口一样拴在一棵苹果树上”(《远景》)。他是诗人,他想飞,专注于文字的经营,但他不能,诗歌困居于现实的土壤,骏马挣扎于尘埃的羁绊,失望的情绪郁积于心,愈积愈多,不甘而又无奈,坏情绪从他的文字里破土而出,于是就有了一种暴虐或残酷的表现。

于平和至甜腻的时代,止步于此,自有批判和发泄而至的冲击力和买点,但这只是一面,或者说只是血液里还留存的叛逆少年辛海平(莫渡真名)的遗痕。而在另一面或更多的时候,年龄,经历,自我的控制和调适,特别还因为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莫渡的坏情绪,弥散于他的文字,也便更多只能成为秋雾一样欲罢不能、欲说还休的哀伤:

因为一枚果核

他拥有了这片果园

此刻他坐在果树的阴影里

歇息

苦苦回忆当年捡食的那枚果核的味道

他的头

埋得很低

——《因果》

于这种哀伤里,他于沉静中开始反刍生命的痛:一条小蛇要过马路,但被车压着了;家姐饱受疼痛和煎熬,但终于还是没熬过来,中年夭亡;天湿,冷,最后的一根火柴,也因为用力过猛而折断;村里一个老人,瘦成一根骨头,他死了,人们用一具厚棺材抬走一把瘦瘦的骨头……他同时也审视种种存在的形态:像手雷一样的三三两两的苹果,暮色里让我又一次将双手举过了头顶;两条电话里讲述种树之苦之心酸的舌头,像两把被磨损坏了的铁锹,于两地铲到了同一块坚硬的白石头;将一棵长了十九年的树放倒的同时,站在树坑里的主人,只露出了腰部以上的半个身材。

“一棵树/成了树桩/树皮下水分流失/仿佛一个人的体温缓缓散去/这棵树与我同龄/在这里,站了/三十六年”(《大坑》),时间的默然流逝,反刍审视太久,疲惫,忧伤,无奈,还年轻着的莫渡不能不感觉到一种面对命运的挫败之感。他因此常常陷入到生活的恍惚之中,在嘴角扬起的苦笑里,重构孩子一样的幻想之美,同时也擦拭生活中被遮蔽着的亮光。

“炉膛中/偶尔传出脆响/仿佛积雪压断松枝/一只小鹿/猛然停住四蹄/环顾积雪下的无垠丛林”(《一块松木》),或者“白草莓朝天空挺起/红草莓/垂向大地/亲吻我的脚踝”(《草莓》)。还有,舅婆非要母亲拿着锯和斧头给她劈柴,目的不过是为了多看几眼她将近六十的老姑娘;家姐深陷病痛的磨难和无助之时,我和妻子决定了要第二胎,因为“你留在尘世的伤痛终将蜕去/像一棵树/伤口愈合处/重新长出一枚嫩芽”(《你留在尘世的伤痛终将蜕去——致家姐》)。虽然是短暂的幻觉和依然沉重的人性叙事,但是通过这样的重构和擦拭,莫渡事实上呈现出了他写作的另一面:他的内心其实满储了爱和悲悯,同时他也一直希望着和努力着。

小蛇扭动着

不再向前

那是连续七天秋雨后

晴起来的

第二天

很多人要去镇上卖苹果

一条蛇要去马路对面

——《小蛇》

忐忑,疼和愧疚,一条小蛇的被伤害,让他起了大悲悯,陷入了深深的不安。

我看见

儿子挥舞双手

但没看见我的钥匙

风把他们的话

吹向我

而我也确信他俩

可以打开我爸锁的门

——《两把钥匙》

这是单纯和阳光的确信,这样确信着的莫渡,风撩起了他额头之上浓密的头发,年轻,帅气,宛如一棵长势良好的果树,给了果园从容走向秋天的力量。

我真想写到这儿就打住,让我的言说成为一种落脚于温暖的结局。但是我不能,睁开眼睛,莫渡的现实依旧不堪——“你尝试过在雨中生火么?/当一根根火柴头/被雨水浸透/只能在腋窝下暖/更要命的是/最后的一根火柴/有可能因为太用力而折断”(《悲从中来》)。

缘此,我非常理解许多个夜晚,朋友相聚他情不自禁的醉酒:“适量的酒精进入我们的血脉/使我们的嗅觉迟钝/而我们所做的/不过是两条脏水里的鱼/游向清澈水域的努力”(《一次晚宴之后》)。不能说没有希望,但是这希望却如此脆弱,所以他便只能再痛,再哀伤。努力和挣扎,惺惺相惜而又相互掣肘,让莫渡成为诗人和果农相互角力的双头人。

希望和失望的博弈、内耗,由是营造出了一张既是单篇作品同时也是整个写作的张力之网,将这张网一次次地努力抛出去之时,雨雾便一次次覆盖了莫渡的文字和果园。

几天之前莫渡在他微信里放出的一个视频给了我极其深刻的印象:一场冰雹之后,樱桃树果落叶凋,光秃秃的果园,大提琴哀伤的音乐流溢出来,风一样吹向劫后的村庄。日光失色,远近山地黑白成默片,镜头缓缓移动,一条一条的巷道扯出来,空落出村庄荒芜的背景……

我想,在这样的背景上,一个人如果出现,他自然就是莫渡诗歌的主题词。

【责任编辑黄利萍】

猜你喜欢
小蛇果园文字
谁要一条小蛇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呼噜猪的大果园
小蛇跳舞
果园
梦中的文字
夏日果园
种出来的“逍遥居”
蓬蓬的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