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 点燃 启程2020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特别报道

2021-06-04 07:23策划执行本刊编辑部
纺织机械 2021年3期
关键词:纺机纺织智能化

策划/执行 本刊编辑部

2021年6月12~16日,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以下简称“纺机联合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

本届展会注定与众不同。这是全球纺机业穿过疫情阴霾的首次线下竞技,也是国家“双循环”发展格局之下纺机业发展的重要窗口,更是纺机企业沉淀两年后技术能量释放的大平台。在这里,有“十三五”业界技术成果的展示,也将带领我们感知“十四五”行业发展的风向。

ITMA2019展上,众多新技术的首次亮相让国内外纺机同行看到了国际一流技术的发展节奏,在差距中领略到了前行之路定会任重道远。经历疫情期沉淀的业界企业,已经找准赶超的发力点。本届纺机联合展,恰恰成为了及时而来的“阅兵式”和“校验场”。

6个展馆,1200余家展商,这注定是一场难得的技术盛宴,当实力与实力相遇、当理念与理念契合,当期待与热情碰撞,当方案与诉求融合,点燃的或将是整个纺织产业加速变革的火把。

纺机行业将以质量提升与内涵拓展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核心创新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

对于纺织行业而言,这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

当前,世界正处在动荡的变革期,全球经济尚未走出疫情的阴霾,经济复苏呈现不稳定性,纺织行业面临着国际市场需求复苏乏力、贸易环境风险上升等不确定因素叠加的复杂发展环境。与此同时,综合成本上升、用工结构性短缺等常态化运营压力,与宏观经济因素引起的原材料价格波动加大等新情况交织,纺织行业实现全面、持续恢复向好的基础亟待进一步巩固,稳增长、提质效仍然面临较大考验。

但在另一方面,中国纺织行业仍然具备持续回升的重要基础和有利条件。2021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18.3%,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核心引擎。持续扩容升级的强大国内市场不仅是纺织行业经济运行稳步回升向好的核心基础,也为纺织行业持续创新发展提供了充足市场动力,为行业以更高水平融入“双循环”提供了有利支撑。

如此特殊背景之下的纺机联合展,作为一次全球纺机业的“阅兵”和纺织产业链供需间的“对话”,被赋予了更多内涵和期待。

内循环驱动市场复苏

其实整个纺织市场从2020年10月份开始就已经露出了强劲上升的苗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我国纺织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3%,较上年同期增长36.8个百分点。一方面纺织行业经过上年积极应对及消解疫情冲击影响,产业链上下游均已逐渐恢复,生产衔接顺畅;另一方面消费市场逐渐恢复,新商业模式加速激活消费市场,也在拉动生产扩张。

从今年3月中国纺联举办的2021春夏面辅料展、春季家纺展、CHIC春季展、春夏纱线展、PH Value春夏针织展几大行业展会上火热的商贸对接也足以看出,疫情后的纺织行业已经重新焕发出了新的活力。面料、纱线、服装等商贸对接落地,需求势必会向装备端延伸,纺机联合展变得更加让人期待。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内需为主体的“双循环”是国家经济寻求增量极的主要方向。作为全球最具成长性的消费市场,我国市场空间巨大且富有韧性,展现出了强大的消费引领力。纺织行业需要考虑,把满足国内市场作为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供给的质量、效率与层次,以国内市场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2020纺机联合展的延期举办,恰恰让纺织企业、纺机企业有了充足的时间审视、思考,更加明确自己的诉求与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的产需碰撞更具价值与意义。

智能续航新赛道

新技术的涌现,以及新冠疫情的催化,使得产业进入深度转型期。5G+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结合,以及纺织工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需求,都对智能装备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纺联春季联展商贸对接火热,展现出了产业发展的活力。

“十三五”期间,纺织业在大力推进智能制造示范线建设的过程中,纺机行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纺织企业对智能车间的积极推进也给了装备企业极大的动力与信心。江苏阳光集团斥资3亿多打造“智能车间”;魏桥纺织持续加大智能化改造,推进“生产全程智能化”、“控制系统智慧化”、“在线监测信息化”,江苏大生、山东华兴纺织、新疆昌吉溢达等企业也实现了智能纺织的成功实践,加之兰溪、长兴等集群对智能制造的持续推进,都在证明这一发展趋势的必然。

本届展会,众多参展商将重点展示满足纺织智能化提升的相关自动化控制、软件系统集成、信息、物流等产品技术,这些技术目前已与纺机主机、纺织工艺实现了紧密结合,提供多场景解决方案,将有助产业链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纺机企业也正在这一方向发力,比如必佳乐集团过去一年围绕智能性、内在可持续性、数据驱动和直觉控制等四项发展原则,做了一些激动人心的创新,并在本届展会首秀。北自科技面对“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基建,深入数字化理念,在探索“工业4.0、云计算”的创新上从未停止。天门纺机紧盯市场,不断开发高度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产品,满足客户需求。日发纺机则围绕智能制造和绿色生产下大力气,借智能制造的东风,持续拓宽市场赛道。

从另一个维度来看,在ITMA2019上不少新技术也让全球纺机企业开拓了思路,纺机联展作为两年间的首次线下全球纺机展览会,必将呈现出更完善的新技术新产品,精彩演绎科技、时尚、绿色的纺织新定位。

明确方向再出发

2020年行业的平稳发展,实现了行业“十三五”的完美收官。“十三五”时期,纺织行业践行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行业已经形成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生产制造能力与国际贸易规模长期居于世界首位。纺织业作为中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5个行业之一,已基本实现纺织强国目标。

中国纺机业也在矛盾叠加中砥砺前行,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品牌建设力、市场服务力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成为了中国纺织智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三五”期间,仅纺纱机械就有超40个项目通过中国纺联科技成果鉴定,“智能化、连续化纺纱关键技术与成套设备”等项目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织造机械在智能化控制、产品适应性和降低成本等方面稳步提高;印染机械的智能化与数控技术应用水平和节能减排水平大幅提高;针织机械的质量和稳定性有了大幅提高;化纤机械行业研发推广了一批具有更高效率、更广适应性、更短生产流程、更少能源消耗的产品;非织造机械在高速、高性能、高质量以及连续化、自动化、信息化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成果均会在本届展会得到展示。

本届纺机联合展举办于“十四五”开局之年,意义深远。未来五年,纺织行业将以质量提升与内涵拓展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核心创新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目前,中国纺织业具有产业规模大、产业链完整的优势,但在功能性、高性能纤维材料的性能、质量、系列化应用等方面还有明显短板,部分关键原料、装备还受制于人,生产效率、产品附加值、品质品牌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这些都需要通过高效率科技创新推动解决。而占据产业链关键一环的装备制造,将大有可有。

一个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已经到来,中国纺织业、纺机业需以强大的定力和信心,立足新发展阶段,重塑新动能,开启新征程。

猜你喜欢
纺机纺织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澳洋纺织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王台“智”造纺机供应链座谈会在沪召开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全球纺机前沿技术集结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