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卵石地层盾构隧道下穿铁路桥施工影响分析

2021-06-04 07:50卢雅欣何锁宋张雪松王玉锁
四川建筑 2021年2期
关键词:右线桥墩盾构

阳 超, 卢雅欣, 何锁宋, 张雪松, 张 浩, 王玉锁

(1.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031; 2.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88)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迅速发展,受到地铁线路规划及地下空间的客观限制,越来越多的城市地铁面临着下穿铁路桥梁等既有工程。在盾构施工的过程中,地层受到扰动进而发生地面沉降。此时,桥梁桩基周围土体应力状态发生变化,产生不利变形,上部结构的安全也受到影响。盾构施工对邻近既有结构及地层的影响也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文献[1]为了研究隧道施工对邻近桩基的影响范围,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地基沉降发生在隧道的顶部,距隧道工作面1.5倍的隧道直径区域桩基受到明显影响。文献[2]针对砂卵石地层中盾构隧道对邻近桩基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了桩基周围的土壤颗粒运动特征。文献[3-4]利用三维有限元模拟了邻近桩基的盾构施工,分析了盾构掘进过程中桩身位移的变化。文献[5]采用经验公式估算双洞型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文献[6]结合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得出盾构施工对邻近桩基的影响因素及程度,提出了桩基近邻度的概念。文献[7]分析不同加固方式下盾构隧道掘进对近接桩基位移和内力的影响。文献[8]建立了盾构隧道穿越既有桥梁精细化施工控制体系,确保了既有桥梁的安全。

综上所述,针对盾构施工对邻近既有结构及地层的影响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然而砂卵石地层具有分散性强、自稳性差的特点,盾构施工很容易破坏原始地层的平衡状态,对邻近既有结构的影响显著,不同阶段的施工对邻近结构的影响具有叠加效应,而目前研究施工全过程对既有结构的影响较少,因此进行全过程施工影响研究非常有必要。本文依托成都地铁9号线某盾构区间下穿既有铁路桥工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左线、右线盾构隧道施工全过程对地表沉降、桩基和桥墩变形的影响。

1 工程概况

成都地铁9号线盾构区间隧道与既有铁路桥的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既有铁路桥与区间隧道位置关系

盾构区间隧道左线先后穿越64#、18#、65#桥墩,距离隧道分别为9.51 m、8.68 m、8.58 m,隧顶埋深21.35~22.77 m。盾构区间隧道右线先后穿越64#、17#、63#桥墩,距离隧道分别为10.87 m、9.47 m、8.10 m,隧顶埋深20.64~22.06 m。

穿越既有铁路桥段的地质情况由上至下依次为人工填土、细砂及卵石土,穿铁路桥段左线隧道主要穿越地层为全断面卵石土;右线隧道主要穿越地层为卵石土、局部为粉细砂。

2 盾构隧道下穿铁路桥施工影响数值分析

2.1 数值模型的建立

采用Midas GTX/NX建立地层结构模型,模型尺寸为102 m×74 m×40 m(长×宽×高)。模型沿Y轴负方向为左线隧道开挖前进方向,左线通过既有铁路桥之后右线沿Y轴正方向开挖右洞,X轴为平面垂直隧道开挖前进方向,Z轴为高度方向。管片和盾壳考虑为壳单元,桩基采用植入式梁单元,其他均采用三维实体单元。考虑管片的单幅宽度为1.5 m,取2倍幅宽3 m为一开挖步,左洞和右洞都为34个开挖步。模型顶面为自由面,无约束;模型底部进行固定约束;模型侧面进行水平约束。整体模型及位置关系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整体模型及位置关系模型

2.2 计算参数

结合地质勘测资料及相关规范确定结构及土体参数,如表1、表2所示。

表1 结构物理力学参数

表2 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2.3 施工过程模拟

施工阶段模拟过程如下:

(1)生成地层初始应力场,激活桥墩及桩基并进行位移清零。

(2)左线开挖并进行管片支护模拟。进行左线逐环土体开挖、管片施作、掌子面土仓压力施加的施工过程的模拟,以此类推,直至左线掘进通过既有桥梁结构,掘进通过后,开始右线由反方向掘进施工模拟,循环过程同左线,直至左线、右线贯通。

按照上面的施工步骤循环进行,共计71个施工阶段。

2.4 测点布置

由于本次施工阶段较多,提取整个施工阶段中的九个具有代表性的施工阶段进行分析,按照施工的先后顺序编号1~9,其中,1是左线穿越桥墩前施工阶段,2~4分别是左线施工到距离64#、18#、66#桥墩最近位置处,5是左线施工完成,右线穿越桥墩前阶段,6~8则是右线分别施工到距离65#、17#、63#桥墩最近位置处,9是盾构施工完成后。首先进行左线施工,随后进行右线施工,其掘进方向及施工阶段如图3(a)所示。为了进一步分析整个施工阶段过程中桥墩及桩基位移的变化规律,分别在6个承台距离隧道最近的节点位置布置位移测点,测点布置如图3(b)所示。

图3 分析阶段及承台测点示意

上述分析阶段对应的施工阶段编号如表3所示。

表3 分析阶段对应的施工阶段编号

3 计算结果分析

3.1 地表沉降

左线、右线盾构施工完成后地表沉降如图4所示。

图4 盾构施工引起地表沉降云图

选取模型沿隧道纵向中部横断面,提取该位置地表节点的竖向位移,作出地表沉降变化曲线如图5所示。

图5 地表沉降变化曲线

由图4、图5可知:

(1)在盾构掘进的过程中,地表竖向位移主要集中在隧道上部的地层中,且随着隧道的掘进,发生位移的区域沿掘进方向向前扩展。这主要是由于盾构在掘进的过程中,盾构机对开挖面土体挤压,使开挖面土体移动,隧道盾构周围的土体受到施工扰动后,从而引起地层的隆沉。

(2)当左线隧道开挖完成时,发生位移的区域沿隧道纵向贯穿整个地层区域,此时地表沉降最大值为5.72 mm,在左线掘进终点位置处;右线隧道开挖完成时,地表沉降最大值为7.4 mm,位于两条隧道中心线处。根据铁运[2006] 146号《铁路线路维修规则》和相关设计要求,盾构隧道下穿期间地面最大累计沉降值不超过30 mm,最大累计隆起量不超过10 mm,地表沉降在限定控制标准范围内。

(3)当右线完全通过桥梁时,地表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沉降槽,地表位移变化区域为左线、右线隧道上部一定范围的整个地表区域,即一条粗带状区域。

3.2 桥墩及桩基变形

3.2.1 桥墩竖向位移

左线、右线盾构施工完成后桥墩竖向位移如图6所示。

图6 桥墩竖向位移云图

提取各测点(见图3)整个施工阶段的竖向位移,并以施工阶段为横坐标,测点竖向位移为纵坐标,作出时程曲线如图7所示。

图7 测点竖向位移时程曲线

由图6、图7可知:

(1)随着盾构的掘进,沿掘进方向桥墩逐渐产生了竖向位移,且当盾构施工接近桥墩时,相应承台测点处沉降变化较为明显。左线开挖时,测点6所在的63#桥墩在纵向上距离左线开挖面最近,因此最先产1.5 mm左右的沉降值。

(2)桩基础在竖直方向上发生变形且最大位移主要出现在桩顶的位置,大多均产生的是向下的位移,这说明桩顶发生了沉降。右线隧道施工后,桩基及桥墩进一步沉降,桩基础最大竖向位移为3.78 mm,位于17#桥墩内侧。

(3)根据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规定的墩台沉降量不超过50 mm,相邻墩台的差异沉降不超过20 mm。结合本工程,取差异沉降值20 mm作为墩台沉降允许位移值。根据数值分析结果,桥墩竖向沉降在限定控制标准范围内。

3.2.2 桥墩水平位移

左线、右线盾构施工完成后引起的桥墩水平(图2中X方向,即垂直于隧道轴向)方向位移如图8所示。

图8 桥墩水平(垂直于隧道轴向)方向位移云图

提取各测点在整个施工阶段的沿X(垂直于隧道轴向)方向的水平位移,并以施工阶段为横坐标,测点沿X方向的水平位移为纵坐标,作出时程曲线如图9所示。

图9 测点X(垂直于隧道轴向)方向位移时程曲线

由图8、图9可知:

(1)隧道左线贯通时,桥墩最大水平位移值为3.5 mm,位于66#桥墩外侧;右线掘进完成,桥墩最大水平位移值为5.4 mm,位于63#桥墩外侧。说明盾构施工扰动土体发生位移后,桥墩下桩基础周围土体对桩本身产生了挤压,使桩身及桥墩开始发生垂直于隧道轴向水平方向位移,这样可能使桩基础发生一定程度的剪切破坏。

(2)随着盾构的开挖掘进,左右侧桥墩均产生垂直于隧道轴向水平水平位移,方向背离隧道,且近似呈对称分布;盾构掘进完成后,测点最大水平位移为2 mm左右,分别在测点6(63#)和测点3(66#)。

(3)测点6(63#)由于纵向上距左线起始开挖最近,因此最先产生水平位移,然后沿着盾构隧道掘进方向,依次是测点1(64#)、测点5(17#)等。

3.2.3 桩基水平位移

图10 桩基水平(垂直于隧道轴向)方向位移

左线、右线盾构施工完成后引起的桩基水平(垂直于隧道轴向)方向位移如图10所示。

由图10可知:

(1)左线隧道开挖完成后桩基最大水平位移值为1.3 mm,位于63#桥墩内侧的桩基顶部;右线掘进结束,桩基最大水平位移值为2.0 mm,位于63#桥墩内侧的桩基顶部。由此可见,右线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桩基水平位移出现叠加现象。

(2)盾构施工引起桩基的最大水平位移都出现隧道中线附近,方向背离隧道,且距离隧道越近,水平位移越大。由于隧道开挖是卸荷过程,隧道埋深以上土体会产生沉降,隧道下方土体会产生隆起,土体竖向应力传递路径被切断,土体中主应力方向由竖直方向变成水平方向,对于隧道中心线两侧土体产生挤压的作用,使桩基产生背离隧道方向的位移。

(3)近接桩基础水平位移控制标准,根据JGJ 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桩基地面处水平位移允许值为10 mm,对于水平位移敏感的建筑物取为6 mm的规定,结合本工程特点,取单桩水平位移允许值为6 mm。根据数值分析结果根据数值分析结果,桥桩基础竖向沉降在限定控制标准范围内。

4 结论

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桥施工过程地表沉降、桥墩及桩基的竖直和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得出以下结论:

(1)盾构隧道左线、右线施工完成后,地表沉降最大值位于两区间隧道中部。

(2)随着盾构的掘进,沿掘进方向桥墩及桩基逐渐产生竖向位移,且距离左线开挖面最近处最先产生沉降。桩基础在竖直方向上发生变形且最大位移主要出现在桩顶的位置, 右线开挖后,桩基及桥墩进一步沉降,桩基础最大竖向位移为3.78mm,桩基础竖向沉降在限定控制标准范围内。

(3)左、右线盾构施工引起桩基的最大水平位移都出现隧道中线附近,方向背离隧道,且距离隧道越近,水平位移越大。右线掘进结束,桩基最大水平位移值为2.0 mm,取单桩水平位移允许值为6 mm,桩基础水平位移在限定控制标准范围内。

(4)通过本次数值分析表明,桩基和墩台的最不利位置分别为位于63#桥墩内侧的桩基顶部、63#桥墩外侧。因此盾构施工时,应重视对掌子面土仓压力的控制,同时加强监控量测,以保证施工安全。

猜你喜欢
右线桥墩盾构
沈阳快速路工程跨铁路钢梁顶推转体组合施工技术
左右线分岔四洞隧道施工力学特性三维分析
小直径双模式盾构机在复合地层中的施工应用与实践
水泥回填土技术在盾构出洞加固中的应用及改善方法
盾构穿越既有建筑物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桥墩加固方案分析研究
天津市软土地层地铁盾构区间下穿施工对京沪高铁南仓特大桥影响的数值分析
不同截面形式的低配筋桥墩的抗震性能分析
基于ABAQUS自复位桥墩与现浇桥墩性能对比
新型盾构机刀圈用6Cr5Mo2V钢力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