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的美学特点

2021-06-05 09:41林子照
艺术品鉴 2021年14期
关键词:油滴建盏鹧鸪

林子照

一、建盏的“极端”美

建盏造型外表看似相同,普遍都是规整平滑的线条,大多为口大底小,有的形状酷似漏斗,多为圈足且圈足较浅,足底面稍外斜;少部分为小圆碗类的实足。它主要有敞口、撇口、敛口、束口等四大器型。建盏的整个造型简单朴素,用料原因致使其手感普遍偏沉重。就因为这独特的造型,在宋代风靡的斗茶活动中深受上至皇帝、下至文人雅士的喜爱,宋代也就成了建盏发展的繁荣时期。

建盏内有一圈浅显的凹槽,这条线刚好与斗茶时需注入十分之六茶汤的临界线相重合,可以当作注水时的标准线使用,利于茶汤分量的判断,注入的茶汤要适量,否则“茶少汤多则云脚散,茶多汤少则粥而聚”。由于点茶需要将茶叶打成细末,再分批注入开水冲点,接着便是用力将茶末与开水搅至融合,趁热饮用方可品味其口感,当大家集于茶亭开始斗茶、斗诗词歌赋时,兴致正起,忘记品尝茶滋味是常有的事情,然而这种含铁量高的厚胎体建盏,能够耐高温,经过火的炙烤后会储存热量,微厚的茶坯有利于保持茶汤的温度,这也正是皇帝所垂青的;建盏是黑釉瓷的代表,众人乍一看,第一印象便是它的黑釉,但是它的黑不是死气沉沉的黑,而是像夏日沉静星空中的黑。它的釉色光亮如漆,在光的照耀下可以反射出金属质感般的光,用这种滋润黑的釉制成的建盏斗茶,可以很好地观察茶色,黑的釉色与白的茶汤相互协调,黑白色调分明可以更好地观察、品评新茶。正如宋徽宗在《大观茶录》中赞叹道:“盏色贵而青,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因其特殊的倾斜造型,盏内的多彩釉色花纹可以一览无余,让文人雅士们在饮茶时一边欣赏花纹一边品茶。建盏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可谓是专门为斗茶而“量身定做”的茶具(如图1)。

图1 《龙鳞彩金大撇口》

“厚”“黑”本不是美的标准,可放在建盏身上却是不一样的存在,正是这不起眼的“美”让它成了宋代时皇帝和文人墨客们所垂爱的物品,成为当时大家都争相购买炙手可热的器具。在现今这个时代,正因为这独特的美加之独特的烧制技巧,有不少爱好收藏之人开始购买建盏当作收藏品珍藏在家,使得它如今成为热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和收藏品(如图2)。

图2 《龙鳞彩金大撇口》

二、建盏的“极致”美

建盏的兴起得益于陶瓷工艺的发展,福建便有著名的德化陶瓷和建阳建盏,可其他陶瓷品的精美样式是需要经过匠人精湛的技巧雕刻完成的,建盏则借助匠人的巧妙技艺,在烧制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独特花纹。因为室外气候的变化和窑内温度的不定性等等因素,建盏釉面会形成多种样式的精致花纹。依据纹饰大致可以分为乌金、兔毫、油滴、鹧鸪斑、曜变和杂色等六大类,每种纹饰都极具特色,其中以金、银兔毫花纹为主,油滴是珍品,曜变则更是罕见之物。

兔毫盏作为建盏中最常见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算是建盏的代表物。所谓兔毫盏,便是在黑色或褐色的釉层中均匀分布且宛如兔毛纹理的丝状条纹。兔毫不仅有长、短、粗、细的形状之分,还有金黄和银白等颜色之分,金黄色的叫金兔毫,银白色的叫银兔毫。普遍认为条纹清晰明了且分布均匀的银色兔毫更佳,最好是带有蓝光。但不论哪种兔毫,在光的照射下都是可以焕发出各种绚丽多彩的美丽颜色(如图3)。

图3 《龙鳞彩金玉壶春花瓶》

曾为美国驻中国福州海关官员的普拉曼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购得一件兔毫盏,初见就被这会在阳光下发射神秘光晕的建盏吸引住,对此爱不释手,还特地去考察了建窑,将遗址里的残片带回美国。可见兔毫盏的精妙不仅在国人眼里得到肯定,在外国友人眼里也得到认可。

油滴盏算得上是建盏中的珍贵品类之一,是黑釉底层上散发着具有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的金属光泽的小斑点。它对于窑内的温度要求更是极高,温度低难形成点状,可温度高了又易成为条形花纹,便达不到油滴的效果。建盏烧制最适宜的温度是在1300°C 以上,但也得把握住温度不可太高。与兔毫盏相比,它对于审美的要求也更多了,不仅有颜色、形状、分布、清晰度等标准,还更加注重金属感和镜面感,品质好的油滴盏在光的照耀下会散发出金光或是银光,因此也可称为金油滴盏和银油滴盏。《君台观左右账记》一书中记载的“油滴属第二重宝,值五千匹绢”的国宝油滴盏目前被收藏于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在一定程度上建盏也促进了中日两国关系的友好发展。迄今为止,建盏仍是日本人所视为国宝的瓷器,将其陈列于各大博物馆中(如图4)。

图4 《龙鳞彩金石榴花瓶》

鹧鸪斑也是获得宋代文人雅士们充分认可的名贵产品,用了不少诗词歌赋赞美它,但同时它也是最具争议的作品。因为对于“鹧鸪斑”不像“兔毫”和“油滴”那般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所以有很多争论的声音出现:有专家学者认为“油滴”就是所谓的“鹧鸪斑”;也有学者表示1992 年在水吉村出土的“珍珠斑”是“鹧鸪斑”,对此甚至有学者将“油滴”和“珍珠斑”都定义为“鹧鸪斑”,只是将“油滴”列入了“类鹧鸪斑油滴”,而将“珍珠斑”列入“正点鹧鸪斑”。有关权威专家经过调查研究发现,鹧鸪鸟的背部是赤紫相间的条纹,胸部则是“白点正圆如珠”,此形象与“珍珠斑”似乎更为贴合,以至于现今大家更加认可“珍珠斑”是宋代各文献中的“鹧鸪斑”。不管是哪种被最终定义,其美学价值也是不易改变的(如图5)。

图5 《茶羽衣鹧鸪斑大撇口》

曜变斑虽也是建盏中的代表品之一,但是它却更为稀罕,是曜斑形状不一、不规则分布于建盏内外壁的圆点或椭圆形小斑点,周围散发出耀眼的蓝色光芒。随着观察方向的不同,这些聚集在内壁的小曜斑也会随之改变,垂直观看时是蓝色的,倾斜观看时是金色的。建盏沉静的黑釉加上带有蓝色光芒的曜斑,在光影的不同角度照射下,恰似夏日夜空中频频闪烁的灿烂星光,故此便有人称其为“碗中的宇宙”。看一只建盏,便能领略星空中的沉寂美,可谓是绝妙。但是这种佳作却没能在中国完整保存下来,传世至今的曜变建盏在海内外仅有三件且都收藏于日本的博物馆中,我国内部只发现了一两二片残存碎片(如图6)。

图6 《黄山松果鹧鸪斑》

“一窑一世界,一盏一孤品”,如果说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那么建盏也是如此的。建盏在烧制过程有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在匠人熟练的技艺和火炉的炽热中巧妙结合,以至于呈现出来的花纹也是千姿百态的,花纹不同但是大致的优质品评价是可以有一个衡量标准的,也是符合当下审美特征的。欣赏美的眼光都是大同小异的,尤其是建盏这种巧妙绝伦之作,在中国和外国友人眼里都是值得珍藏的。

猜你喜欢
油滴建盏鹧鸪
圆形的油滴
鹧鸪
鹧鸪
黄金油滴的制作工艺探究
浅谈建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矢志传承 探索创新—归隐山林,只为做出一只舒服的茶盏
从文化内涵解读建盏之美
水中油滴的艺术照惊悚如眼
鹧鸪爷
关于高中教材密立根油滴实验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