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术后联合不同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2021-06-06 04:18孔惠
保健文汇 2021年11期
关键词:雌二醇体征内膜

文/孔惠

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临床常见且多发的一种妇科疾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群体中,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孕、月经失调、经期腹痛等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严重影响[1-2]。现阶段中,临床尚未完全明确该病症发生机制,认为与免疫炎症、激素、干细胞及血管生成等因素有关,可造成内膜出现迁移、侵袭等现象,最终形成病灶[3-4]。对于该病症治疗,临床以手术与药物方式为主,但手术治疗具有较高复发率,若单纯以药物治疗,所得疗效不佳[5]。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分析在腹腔镜手术后,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价值,现展开具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研究对象为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患者,分组方式选择奇偶法。常规组年龄为20~37(29.5±5.4)岁,观察组年龄为22~39(30.1±5.6)岁,对两组基础资料,采取统计学软件展开比较,检验结果显示P>0.05,差异较小符合临床研究要求。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常规组在术后第2d时,给予口服孕三烯酮,每次服用2.5mg,每周服用2次;观察组则在术后第2d时,经口服方式,给予服用米非司酮,每次服用10mg,1次/d,两组均连续接受为期6个月用药干预。

1.3 指标观察及判定标准

(1)统计临床疗效,结合临床症状与临床体征评价,分为无效(症状与体征并未得到改善,盆腔包块减少幅度未超过30%)、有效(相较于治疗前,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减轻,未出现阳性体征,且盆腔包块减少幅度超过30%)与显效(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无盆腔包块,经随访6个月后无复发);(2)统计雌二醇水平,在患者月经结束后第2日取其2mL静脉血,对雌二醇水平进行检测,分别在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3)统计临床症状评分、体征评分与子宫内膜厚度,其中临床症状主要包括盆腔疼痛、性交痛及痛经;临床体征主要包括硬结与骨盆疼痛,每项症状及体征评分为0~3分,分越高则症状与体征越严重;(4)统计不良反应,观察指标包括体重增加、水肿、阴道出血与恶心呕吐。

1.4 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应用SPSS18.0,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检验以x2;计量资料以t值表示,检验以(±s),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临床疗效

经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后,两组均取得一定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例达38例,其中无效2例、有效18例、显效20例,总有效率为95.0%;常规组治疗无效、有效及显效各9、15、16例,总有效例为31例,总有效率77.5%。经分析两组疗效,观察组高于常规组,x2/P=5.165/0.023(P<0.05)。

2.2 对比雌二醇水平

治疗前常规组雌二醇水平为(70.20±19.54)pmol/L,观察组为(69.45±20.17)pmol/L,两组差异较小,t/P=0.169/0.866(P>0.05);治疗后常规组与观察组雌二醇水平分别是(32.71±13.05)、(35.17±14.20)pmol/L,经分析两组治疗后雌二醇水平,观察组高于常规组,但组间差异较小t/P=0.807/0.422(P>0.05);经分析两组治疗后雌二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组内差异较大t/P=10.091/0.000、8.789/0.000(P<0.05)。

2.3 对比临床症状评分、体征评分与子宫内膜厚度

由表1可知,相较于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更优(P<0.05)。

表1 对比临床症状评分、体征评分与子宫内膜厚度( ±s,)

表1 对比临床症状评分、体征评分与子宫内膜厚度( ±s,)

组别 例数临床症状(分) 临床体征(分) 子宫内膜厚度(m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常规组 40 2.43±0.50 0.97±0.28 2.27±0.70 0.88±0.37 45.20±9.89 24.73±9.09观察组 40 2.45±0.52 0.50±0.19 2.25±0.64 0.61±0.22 46.12±10.20 20.18±8.18 t值 - 0.175 8.785 0.133 3.967 0.410 2.353 P值 - 0.861 0.000 0.894 0.000 0.683 0.021

2.4 对比不良反应

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常规组有1例出现水肿、1例体重增加、1例阴道出血、2例恶心呕吐,总发生例为5例,总发生率是12.5%;观察组中有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体重增加、水肿及恶心呕吐各1例,总发生率为7.5%。经分析两组用药反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但组间差异较小,x2/P=0.556/0.456(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较高复发率,由于其复发率与发病率较高,易导致患者出现不孕,严重影响女性群体机体健康与生活质量[8-9]。目前,临床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腹腔镜手术与药物治疗,然而若单独采取药物治疗,对于直径>1cm病灶疗效不理想,只能控制病灶发展,缓解患者症状;而采取手术治疗,在手术分离期间异位囊肿易出现破裂现象,导致微小病灶残存于患者体重,受雌激素作用易发生复发与增值情况[10-11]。本研究中,通过分析在腹腔镜术后以不同药物对患者展开治疗干预的价值,结果发现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疗效更显著,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子宫内膜厚度较低,且相较于治疗前两组雌二醇水平下降显著(P<0.05),但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差异较小(P>0.05),米非司酮属于人工合成19-去甲基睾酮衍生物,具备较高抗糖皮质激素与孕激素作用,通过和受体结合后,可对黄体酮进行阻断,从而实现抑制卵巢功能、抑制异位内膜生长,对子宫内膜血管的生长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促使内膜血管生长凋亡,使得子宫内膜逐渐萎缩,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综上所述,联合以腹腔镜手术与米非司酮药物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展开治疗,干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雌二醇体征内膜
沼灌土壤17β-雌二醇专性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降解特性
miR-145通过调控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OCT4的表达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展机制
戊酸雌二醇治疗黄体酮胶囊配伍治疗不完全性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别大意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
基于AuNP—AuNP—UCNP三联体结构的传感体系高效检测环境雌激素双酚A和雌二醇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病人体征缓变监护方法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