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应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的效果及对胎儿脐,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

2021-06-06 04:18吴阳杨昆丽杨勇
保健文汇 2021年11期
关键词:肾动脉血流胎儿

文/吴阳,杨昆丽,杨勇

妊娠期糖尿病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者发现的糖尿病,大多于产后能够恢复正常,若未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治疗,伴随病情进展,可对母体、胎儿均造成较大危害,导致妊娠期高血压、流产以及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后果,因此,妊娠期糖尿病早发现、早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至关重要[1]。目前,临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以综合治疗为主,有研究指出,在血糖监测、药物治疗等基础上辅以个体化运动、饮食疗法,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2]。为此,本研究纳入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1年内(2020年)收治8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主体进行分析,对比评估不同治疗方案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1年内(2020年)收治8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主体进行分析,以治疗方案不同分组,设置为对比组、研究组,单组例数41例。对比组初产妇、经产妇分别为20∶21,年龄20~42岁,平均(30.23±5.39)岁,孕周24~38周,平均(31.12±4.53)周;研究组初产妇、经产妇分别为19∶22例,年龄20~43岁,平均(30.51±5.42)岁,孕周23~38周,平均(31.01±4.49)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研究可行。纳入所有研究主体均按照以下纳入、排除标准入组。

纳入标准:(1)符合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指南与标准;(2)均为单胎妊娠;(3)对研究选择用药无既往过敏史、禁忌证;(4)对研究相关内容、目的等完全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5)研究向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相关部门报备且在通过审核批准后开展。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妊娠期合并疾病;(2)严重心肺等重要组织器官功能障碍;(3)临床资料缺失明显;(4)中途脱落、退出等未完成研究。

1.2 方法

对比组(n=41)采取二甲双胍+运动疗法:单次取0.5g二甲双胍让患者口服,每日2次;运动疗法,结合患者运动偏好、耐受程度,选择散步、瑜伽等有氧运动方式,每日坚持30min左右,每周至少运动5d,二甲双胍、运动疗法均坚持至分娩。

研究组(n=41)采取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运动疗法:初始单次取0.2~0.3IU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进行皮下注射,每日1次(晚餐前),治疗期间根据血糖实际水平调整,幅度为2IU,运动疗法与对比组一致,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运动疗法均坚持至分娩。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分析血糖水平,于治疗前后,分别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确保评价结果准确性,可测量3次以平均值作为最终比较结果。(2)观察分析胎儿脐、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于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S/D)、阻力指数(R/I)。(3)观察分析不良妊娠结局,包括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以及产后出血等,统计计算实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4)观察分析新生儿并发症,包括巨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新生儿低血糖等,统计计算实际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s),t检验,计数资料(n,%),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水平

治疗前,两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更低(P<0.05),见表1。

表1 血糖水平( ±s)

表1 血糖水平( ±s)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h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对比组(n=41)8.56±1.637.14±1.3310.65±1.728.61±1.238.29±1.786.31±1.15研究组(n=41)8.34±1.846.16±1.0110.79±1.597.15±0.948.14±1.545.14±1.06组别images/BZ_111_177_741_1180_800.pngt值 0.573 3.757 0383 6.039 0.408 4.790 P值 0.568 0.000 0.703 0.000 0.684 0.000

2.2 胎儿脐、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

治疗前,两组胎儿脐、肾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更低(P<0.05),见表2。

表2 胎儿脐、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 ±s)

表2 胎儿脐、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 ±s)

时间 组别/指标S/D R/I脐动脉 肾动脉 脐动脉 肾动脉治疗前对比组(n=41)2.56±0.316.37±0.480.71±0.050.86±0.24研究组(n=41)2.55±0.336.39±0.470.70±0.060.87±0.25 t值 0.141 0.191 0.820 0.185 p值 0.888 0.849 0.415 0.854治疗后对比组(n=41)2.41±0.255.83±0.310.61±0.020.82±0.11研究组(n=41)2.02±0.215.11±0.220.50±0.010.71±0.09 t值 7.649 12.128 31.499 4.956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3 不良妊娠结局

相较对比组(14.64%),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44%)更低(P<0.05),见表3。

表3 不良妊娠结局[n(%)]

2.4 新生儿并发症

相较对比组(21.96%),研究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4.88%)更低(P<0.05),见表4。

表4 新生儿并发症[n(%)]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病因、发病机制均极为复杂,并无确切定论,尚处于研究阶段,相关研究证实,葡萄糖所需量增加、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等是引起妊娠糖尿病的主要病因[3]。同时,肥胖、超重以及长期高糖和高饮食等也是诱发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另外,年龄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等也会大大增加妊娠孕妇患有妊娠糖尿病的风险和概率[4]。由于妊娠期糖尿病对母体、胎儿影响较大,近期、远期并发症较多,因此,为保障母婴生命安全,需探寻高效、安全治疗方案[5]。二甲双胍是临床常用药,可起到降低血糖作用,但是,半衰期较短,患者每日需多次用药,整体治疗效果不佳[6]。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胎儿脐、肾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更低(P<0.05);相较对比组(14.64%),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44%)更低(P<0.05);相较对比组(21.96%),研究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4.88%)更低(P<0.05),说明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卓著,分析可知,门冬胰岛素为速效胰岛素,其药物活性和天然胰岛素比较接近,皮下注射药效持久,能够使血糖水平长期处于合理稳定状态[7-8]。

综上,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期间,采取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联合运动疗法方案,改善血糖水平,胎儿脐、肾动脉血流动力学作用显著,且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肾动脉血流胎儿
体外反搏对于狭窄动脉内血流动力学环境影响的高精度计算机仿真研究
肾动脉供血形式与DeBakey Ⅲ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肾萎缩的关系探讨
微血流成像能准确鉴别和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
血压“飙升”或因肾动脉狭窄
超微血流成像与CDFI评估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流灌注的对比研究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血管造影对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比较
血压“飙升”竟是肾出了问题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胎儿三维超声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