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检测尿总蛋白避免尿微量白蛋白钩状效应的方法

2021-06-07 06:47罗桑次珍泽仁曲措马超超刘治娟
检验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回归方程线性效应

旦 曲, 罗桑次珍, 泽仁曲措, 马超超, 刘治娟

(1.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检验科,西藏 拉萨 850000;2.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北京100730)

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lb)在肾脏早期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ACR)已成为慢性肾脏疾病筛查和分期的重要指标之一[2-3]。目前,尿mAlb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免疫散射比浊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时间分辨免疫分析法等。免疫透射比浊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有较高的一致性[4],但由于方法学的原因,免疫透射比浊法难以避免产生钩状效应。虽然已有样本预稀释和抗原过量检查、反应特征曲线设置和报警、计算反应完成率等新技术[5-8]可用于避免钩状效应,但不同仪器和试剂的参数设置和功能不同,上述新技术不具有普遍适用性。有些开放系统甚至无任何钩状效应的预防措施。本研究拟通过尿总蛋白(total protien,TP)与尿mAlb的联合检测,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在结果审核时以该方程为验证规则,以避免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mAlb时的钩状效应。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12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同时检测尿mAlb和尿TP的患者1 711例,其中男943例、女768例,年龄18~78岁。另收集检测尿mAlb时产生钩状效应的阴性或弱阳性尿液样本35份。

1.2 试剂与仪器

尿mAlb试剂盒(免疫透射比浊法)和配套校准品购自四川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脑脊液/尿TP试剂盒(邻苯三酚红钼比色法)7170瓶型和配套校准品购自四川新健康成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仪器为ARCHITECT C1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雅培公司)。尿液化学质控品购自美国伯乐公司(货号为397、398,批号为68521、68522,有效期至2019年12月31日)。本实验室2018年度尿mAlb中、高水平质控品的室内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分别为4.83%、4.43%,尿TP中、高水平质控品的室内CV分别为3.19%和2.05%,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成绩合格。

1.3 方法

收集所有对象的晨尿,盛集于洁净的容器内,30 min内完成检测。浑浊尿液采用1 200×g离心10 min,取上清液进行检测。排除影响尿mAlb和尿TP检测结果的非病理性因素(各种因素引起的尿液污染)。

以尿TP为因变量(Y),尿mAlb为自变量(X),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将发生钩状效应的35份样本的尿mAlb检测值(记为尿mAlb钩状)代入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得到尿TP值(记为尿TP钩状),随后将尿液样本稀释并检测尿mAlb,将检测结果记为尿mAlb稀释,代入方程后计算尿TP值(记为尿TP稀释),与尿TP实测值(尿TP实测)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10软件及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进行正态性检验。尿TP结果呈偏态分布,经对数转换后呈正态分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尿mAlb与尿TP的相关性。以尿mAlb检测值为X,尿TP检测值为Y,绘制散点图,建立线性回归方程。不同方法得出的尿TP结果之间的比较采用Dunni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尿TP与尿mAlb的相关性及线性回归方程

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尿TP与尿mAlb呈正相关(r=0.880,P=0.000)。以尿TP为因变量(Y),尿mAlb为自变量(X),建立线性回归方程:Y=116.361+1.245X(r2=0.921,P=0.000)。见图1。

图1 尿mAlb与尿TP的相关性

2.2 审核规则的验证

把线性回归方程列入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的审核规则中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尿TP实测与尿TP钩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尿TP稀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免疫比浊法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方法,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就是抗原和抗体等比例反应。当抗原或抗体过量时,就会产生钩状效应,可导致假阴性或弱阳性结果。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仪器和试剂厂商采取各种措施来避免钩状效应的产生。但并不是所有的检测项目都适用这些方法。因此,本研究通过建立尿TP和尿mAlb的线性回归方程来判断是否产生了钩状效应,为部分无力购置昂贵设备的基层医院提供新的思路。

白蛋白从肾小球滤过后,绝大部分在肾小管被重吸收,正常人尿中白蛋白含量极微。但在一些早期的肾脏病变中,尿mAlb水平会升高。因此,尿mAlb和ACR已在临床上被普遍用于肾脏疾病的诊断。目前,尿mAlb的检测方法主要为免疫比浊法,某些仪器具有监测反应曲线和带检查报警的功能,可以提示钩状效应的发生[9],但一些型号较老的仪器没有这些功能。因此,临床实验室需要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法来提示钩状效应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尿TP与尿mAlb呈正相关(r=0.880,P=0.000),可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尿TP与尿mAlb之间的关系。当发生钩状效应时,尿mAlb和尿TP之间的关联性不能满足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因此,可以把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作为一个经验公式,用于尿mAlb检测结果的审核。各临床实验室可建立适合自己实验室的线性回归方程,并定期验证。有条件的实验室应参照WS/T 616—2018《临床实验室定量检验结果的自动审核》的要求,分析尿TP与尿mAlb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挖掘二者间的关系,深入揭示二者在疾病发展和治疗中的病理生理特征,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综上所述,虽然不同的肾脏疾病尿TP的成分及水平均有一定的差异[10-11],但尿mAlb与尿TP的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疾病的类型。联合检测尿TP和尿mAlb虽然稍微增加了患者的负担,但最终的检测结果更为准确,有助于临床对病情的判断。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尚不能完全反映尿mAlb与尿TP之间的关系,因此还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验证。

猜你喜欢
回归方程线性效应
二阶整线性递归数列的性质及应用
采用直线回归方程预测桑瘿蚊防治适期
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与应用
线性回归方程要点导学
死海效应
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常数变易法
线性回归方程知识点剖析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偶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