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破除学习壁垒的变革性选择

2021-06-07 08:08吴鸽
师道 2021年5期
关键词:壁垒跨界学科

吴鸽

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由传统的专才转向了跨领域、跨专业的综合性人才。整个时代、整个世界的变化,开始归结到这样一个命题:发展是和跨界联系在一起的,正如李开复在给中国学生的公开信中指出的那样“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是融会贯通者,是跨领域融合者。”可见——整合、破壁、跨界,是时代话语,亦是世界话语。教育,总是回应着时代的召唤,跨界学习是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一种学习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跨界,就是打破壁垒,打破儿童学习的桎梏,引领学生跨学科之界、班级之界、空间之界、学习方式之界、文化之界等不同領域的“跨边界的学习”。它促使主体的能动活动与现实环境优化的统一,激发儿童潜能与培养塑造的统一,最终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性充分发展的统一。

一、打破符号壁垒,拥有视界融合

当下儿童在校学习主要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成为间接经验的介质就是书本。而书本是由符号系统构成的,它不是直接经验亦即生活的本身。符号、书本是去生活的背景下,诉诸儿童的认知理解,通过他们的脑系统的活动揣想,在自己的认识结构里,解码还原,来完成对世界的认识的。这样的过程,总是让儿童莫名痛苦,因为这样的学习远离了人类生活,远离了情境,因而也就远离了儿童的“熟悉”,形成了对儿童直接把握世界的遮蔽。符号壁垒成了隔断儿童与生活,与世界联系的墙,让儿童进入到他们完全陌生的世界,如何帮助儿童找到“回家的路”呢?首先需要在儿童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之间架起一座桥,用它打破符号壁垒。

如:一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除法时,对“平均”“分成几份”等名词术语不能理解,我们联合语文学科,在补充阅读教材中编写故事《分香蕉》,将除法的相关知识嵌入其中,并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除法的兴趣。美术老师指导学生根据故事,展开想象,画一画,在想象画中,再次将除法的知识进行巩固,深化感知。针对一个知识点的三科联动,让儿童实现了符号到生活的跨界,让生活中的直接经验,介入到学习的理性中来,儿童理解的视界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断生成的,它促使儿童对对象理解的视界同他人的,或是历史上已有的视界相接触,并形成视界的交融为一,达到“视界融合”,愉悦学习。

二、打破理性壁垒,实现具身学习

毫无疑问,理性精神非常重要。但是儿童学习一旦完全依赖纯粹理性,这势必会让儿童的学习变得痛苦、陌生,甚至产生憎恨。因为理性提升把人的感觉,感官和世界的互动隔断了,产生了理性壁垒,压抑了儿童的感性,儿童失去了诗意的学习体验,失去了感性的学习认知,失去了形象的学习“图像”,只会在理性地指挥下,受动性学习,这让儿童在学习的角落中偷偷哭泣。因此我们要突破理性壁垒,但这不是绝对地抛弃理性,而是在理性中适时注入感性因子,同时又保持理性精神,让儿童能拥有“具身性”学习体验。

我校六年级传统的“乐淘淘”跳蚤市场主题情境活动,引导儿童把书本上学习的百分数知识完全运用到生活实践里,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儿童自主组队,店铺取名、货物选择、市场采购、价格定位、现场销售、售后折算等,一系列的市场运营基本流程,都由儿童自主合作完成。从前期的准备到活动后的总结,儿童对进货价、销售额、利润、纳税额,以及剩余销售额的分配,逐渐熟稔于心。这样的跨界学习不仅指向认识发展,同时锻炼了儿童的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合作应变能力、理财能力,我们还引导他们将所得盈利的大部分捐给慈善基金,增强了儿童关心他人、奉献爱心的社会意识,又是一次极好的指向儿童品格发展的教育。

这种习得性的学习变革,让儿童学习不再单纯用脑,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理性与感性巧妙融通的学习,既舒展了儿童的思维触角,加深儿童对学科内容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又完全诱导出儿童的学习潜能,感性地注入让儿童由原先“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乐学”,学习活动始终浸染在一种优美的、智慧的,富有儿童情趣的氛围中。

三、打破学科壁垒,提升核心素养

对儿童期的学习而言,细致的分科学习使知识的习得更具有系统性,这曾成为教育发展史上的一种结构及方式上的革命性变化。但随着时代对知识整合的进一步要求,细分的学科学习反而抑制了学习者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学科把完整的世界割裂了,把圆融、统整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碎片。打破学科壁垒,就是要在分科教学的基础上同时还给儿童一个完整的世界,构建出立体式、开放式的教学体系,将更多、更丰富的知识融合进新体系中,体现出更高的开放性与融合度,为学科教学的课堂革命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范式。

如我校语文、音乐老师就以儿童古典音乐绘本《动物狂欢节》为文本,进行过跨界联合教学。课上,语文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妙趣横生的故事,欣赏创意无限的图画,大胆想象,尽情表达;音乐老师则在学生了解故事情节、感受动物形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节奏、旋律、音符等等音乐元素在塑造动物形象上的作用,在音乐营造的“情境场”中品味音乐的“语言”,感悟形象。语文和音乐适时穿插进行教学,在各自学科立场上,共同指向学生的形象思维。

课上,绘本中天鹅出场的画面宁静优美,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用配乐朗诵的方式来处理。不同的是,语文老师引导学生在乐声中静静地听,美美地想,用想象填补文本的空白,当堂口头创作小诗,指向儿童语言素养的提升;音乐老师则选择了法国著名诗人的诗作,根据乐曲的乐句和曲式结构精心剪裁,出现的乐曲主题配合复沓的诗句,感悟音乐的韵律美。类似这样,在语文与音乐牵手的跨界学习中,借助于艺术学科的学习,让语言的学习彰显出儿童更加乐于接受的感性特质,同时由于语言的描绘,使得音乐的特质更为突显,更有画面感,更便于儿童去领悟音乐所传递出来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

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学科跨界,不仅提升了儿童的核心素养,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泛涉猎、深入研读不同门类的学科知识,努力打通各个学科的壁垒,建立学科通道。学习和训练不同学科的思维和能力,更要在认知事物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学科融合的尝试和探索,自觉地应用不同门类的学科知识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倒逼教师备课时心中要有广阔天地,开阔视角,教学时才会更加游刃有余。

四、打破教室壁垒,追求知行合一

当儿童的学习大多数时间是在教室接受间接经验,学习过程不再是生活真实的学习,而成为模拟生活的符号性学习时,这对于感性优先的儿童而言,就人为的造成了“知”与“行”的脱节,造成情感和认知的脱节。不仅如此,“纸上”得来的知识还会在他们面前不自觉的形成壁障,蒙蔽儿童的感情生活,使生活真实和符号世界脱节,出现“高分低能”或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教育落差。可见,跨界学习,打破教室壁垒势在必行,这是对稳定的班级授课制的变革性挑战。努力拓宽儿童活动学习的空间:社区、博物馆、网络、大自然等都应该成为儿童活动的版图,将学习置身于辽阔的空间中,精选优美、宽阔、丰富的活动情境,引导儿童观察、想象、思考、切磋、交流,顺乎自然地把探究活动、实践活动、道德活动、审美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

学习《长江之歌》一课时,我们没有一味地将儿童关在教室里进行诗歌的诵读与讲解,这样儿童既不能感受长江的奇伟磅礴,也体会不到长江文化的源远流长,“长江”终其在儿童的心中仅是一条河而已。我们以大自然为儿童学习的版图,利用家乡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择一个周末,将儿童带到滨江公园(长江边)漫步长江,观长江日出、日落,看江上沙鸥点点,往来船只,听江水拍岸,望江堤美景……在美好的活动情境中,儿童结合之前的长江主题性文本阅读,再次对长江进行多层面、多维度、立体化的品味,镜头记录、文字抒写,在扩展的空间里有了深层的言语技能提升,此时阅读和写作才真正融为一体,言为心声,文字在笔尖汩汩流淌,获得丰富的生命体验。

除此,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情境活动,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交融,从而达到在知识和情感的统合中知行合一。如,“听,花开的声音”主题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片的油菜花种植地;“忙趁东风放纸鸢”主题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风筝博物馆;“与树谈心”主题活动,请树木研究专家给学生作关于树木知识的讲座……学生从校内走向校外,空间的敞开定会带来儿童学习思维的敞开,在宽广的教育领域中,儿童感受真实、情绪热烈、思维活跃,引领教育从现实性走向未来性,儿童方能自由、个性化的生长。

五、打破教化壁垒,朝向完整生活

教化是把枯燥乏味,但看上去“正确无比”的理念像锤子敲钉子一样,“钉”进儿童的脑子。实质已经异化的教育一直以来摆脱不了教化的“魔咒”。学校教育长期以来习惯于把儿童看做接纳对象,课堂上儿童静坐,主要任务就是“静心”听老师讲,思维活动逐渐形成定势的接收式,成了单纯吸收的被动角色。课堂是教师的主导,过度夸大、强化,由教师掌控并牵制着整齐划一的集体,忽略了学生的思考。而真正的教育绝不是强制的教化,它是影响、濡染,是润物无声的传递教者的各种经验。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提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师生合作創作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要摆脱“教化”,实现真正的“教育”,先行的改变者首当其冲为教师,每个教师都应努力成为儿童的研究者,回到儿童原来的意义上去,从本义和本质上发现儿童;回到儿童完整的生活中去,关注儿童世界,并进行价值澄清和引领;回到儿童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上去,遵循儿童生命成长的规律。

此外,每个教师还都应持有个性化的经验和知识,通过其自身的方式去影响他人,激发他人的新的知识。要达成真正的教育,就必须打破教化壁垒,打破封闭的、统一的教育规整,鼓励开放式教学,提倡教师传递符合社会价值观的认知观念,倡导教师以自身的教育方法,开发校本教材,以融通的授课方法顺应儿童生命成长,这样的漫长的教育过程才能努力达到恩格斯在文艺评论中所讲的一个法则:“倾向是自然流露的,不要特意表现出来。”(恩格斯《致敏娜·考茨基》)

六、打破成人壁垒,遵循成长规律

成年人与儿童在生理、心理和情感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而教育行为又直接发生在成人和儿童之间,由成人引导儿童进行有效、高效的学习,是当下不可回避的模式。在这样的过程中,要使得儿童在成人引领下,更符合儿童成长的规律,则需在成人和儿童的传授与吸收之间架起无形的桥梁,才能更好实现儿童发展。这桥梁是什么?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用她的一生,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成为长大的儿童。

教育的过程,迫切地需要教育者回到儿童的立场,像李吉林老师这样,用儿童的眼睛看儿童的世界,“多少回,我在花间徘徊,端详含苞的花蕾、翻飞的粉蝶;多少回,我在月下漫步,仰望中天的明月、满天的繁星;又有多少回,我登上小丘,伫立田坎,流连在小河畔,寻觅于草丛中……”“……我要在花和月中寻找,寻找童年的眼睛……于是那小河里的蝌蚪,草丛中明灭的萤火虫,便有了魅力!一颗纯真的童心在胸中激荡,周围的一切,竟变得这样的新奇、美好。”“……孩子的眼睛是通往童话世界的门扉,我常常倚在这神奇的门扇旁,用孩子的眼睛去看呀,揣摩着孩子的心里去想呀!”(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

这里的“看”实现了师生心灵对话与沟通的参与性、移情性、体验性,是成人对作为活生生的人的儿童的丰满理解,有了这样的理解,对待儿童才会拥有宗教般悲悯的情怀,才会不走极端地去塑造、改变、授予,而是努力对儿童的潜能、灵性进行激活与唤醒。李吉林老师再三告诫过我们:“小学阶段,是人的潜在智慧发展的最佳时期,儿童的可能能力如果不在这时发展,不被唤醒,就难以再发展了,最后便像灿烂的火花得不到氧的供给而泯灭。”(李吉林《为全面提高儿童素质探索一条有效途径》)

打破成人壁垒,回归儿童立场,才能解放儿童。在和儿童一起行走的教育之路上,真正认识和发现儿童,善于从儿童的现实性中发现、挖掘儿童的可能性,从而开发生命创造的潜力。

综上所述,跨界学习,绝不是追赶时髦之举,它是破除学习壁垒的变革性选择,开放教育边界、拓宽教育空间,跨领域实现学习为组织形态的跨学科、跨空间、跨文化的学习实践;是基于儿童,呼应时代,面向未来的学习模式;它带来的课堂革命,勾画出教育发展的美好蓝图,开拓出教育实践的新途径,将对儿童的学习具有极大的助推作用,让儿童自然、自觉、自在地生长。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李 淳

猜你喜欢
壁垒跨界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跨界天才之西方篇(上)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学霸也是人 那些跨界的大拿们①
“超学科”来啦
咱们最初是啥样
鱼与鱼缸
跨界•匠杰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