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治水工作始终走在前作示范

2021-06-08 01:37卢强
杭州 2021年6期
关键词:五水共治河湖河长

卢强

杭州水系发达、水网丰富,拥有八千多年的水文明史。可以说,杭州的历史,就是一部因水而生、因水而立、因水而兴、因水而名的治水史。从“西湖西进”、运河综合保护、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五水共治”,到“拥江发展”, 都离不开治水。

近几年来,杭州市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忠实践行“两山”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杭州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省“五水共治”决策部署,围绕建设闻名世界、引领时代、最忆江南的“湿地水城”目标,以“窗口”担当、“头雁”姿态全力治水,连续四年夺得“大禹鼎”,并荣获银鼎。

2020年,是“五水共治”的重要节点之年,是实现质变之年。市治水办着眼“总体抓考、阶段抓比、具体抓督”,构建完善的考核体系、激烈的赛场环境、精准的帮扶体系,推动治水工作有引领、有比拼、有督改,有效促进“五水共治”工作走深走实。

提档升级,强化考核

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思路,在治水考核体系方面谋求“提档升级”,充分发挥好考核这根“指挥棒”作用。一是在省对市考核基础上增加自我要求,细化市级责任书及考核细则,以责任清单促任务落实。二是抓河长制提档升级,从制度建设、考核评比、绿水币推广、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强化河湖管护、河长履职、公众参与、效能提升,全面考核县、乡级河湖长,每月度排名通报,年底评定“星级河长”和“不称职河长”。三是出台河长巡查、投诉举报受理等15条建设标准和评分细则,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执行有力的河(湖)长制运行机制。四是制定实施全国首部地方标准《杭州市美丽河湖建设标准》和《杭州市民间河长工作制度》等10余部文件规范。

百舸争流,以赛促治

在全市范围开展“五项竞赛、十大行动”,设立“红黑榜”,月月有排名,季度有评比,全年有考核,营造百舸争流、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比如“斩污清流”攻坚赛。通过比重视看保障、比工程看进度、比创建看质量、比管理看长效“四比四看”,推进雨污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雨污全分流、处理全达标,确保全市所有镇街“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面啟动,并完成80%的建设任务。比如河湖水质提升赛。以水质指数WQI、水质变化情况为重要参考进行打分排名,实施长效管理,全方位改善提升水质。再如河长“绿币”积分竞赛。将巡河率、问题处置率、“一张图”、“一平台”等5个方面作为考核内容进行综合打分,推动实现全市4978名河长、1067名湖长巡河(湖)率达到99%以上,问题处理率达到100%,全市河(湖)水环境质量达到“一河(湖)一策”预期目标。

常态督查,精准帮扶

组织实施重点工作专项督查、重点区域明察暗访、重点环节审计督查、滞后工作跟踪督查、疑难问题反复督查、绩效评估第三方督查等,保证基层督查常态化。建立各督查组与区县挂钩联系制度,并配备专业工程师开展检查和质量监管,对进入“斩污清流”黑榜的镇(街)开展点对点帮扶,邀请省治水办专家赴现场“把脉”、专题“会诊”,提供政策咨询与技术指导。对中央环保督查、地市间交叉检查、区县间交叉检查、媒体曝光等发现和暴露的问题,跟踪督办,挂牌销号,做到精准发现、精准处置、精准掌控,铲除“病灶”,长治久清。

作者系杭州市治水办副主任

猜你喜欢
五水共治河湖河长
水清岸绿生态美
邯郸在全市范围内招募“民间河长”
打造河湖长制“武汉样板”
我省一大批重要河湖水质达近30年来最好水平
水利部部长为“记者河长”点赞
“河长”不只是写在公示牌上的名字
浙江省“五水共治”中“抓节水”的重要性及开展路径探析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东阳市“五水共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嘉兴市“五水共治”的金融支持优化研究
“五水共治”背景下高职涉农专业“植物生长环境”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