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80后民警的初心

2021-06-08 01:37金驰
杭州 2021年6期
关键词:萧山区警务辖区

金驰

徐洋是萧山区公安分局瓜沥派出所党山责任区的社区民警,一名普通的80后民警。

2002年,从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毕业后,徐洋被分配到了广西某海军机场。 转业后,根据组织安排,他如愿被分到了家乡萧山的公安队伍中。回忆起当时的心情,徐洋充满感慨:“很开心,因为我可以继续圆我的梦了。”

手机号码像服务热线

2013年,徐洋被分到瓜沥派出所党山警务站。他留意到辖区里有25位孤寡、独居、特困老人。平时徐洋会去看看他们,陪着聊聊天、说说话。逢年过节,他还会买上一些礼品和生活用品上门。徐洋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他们,“要是遇到任何麻烦事情,都可以给我打电话,随叫随到。”

徐洋戏称自己的手机号码是“热线电话”。灯管坏了、监控坏了、帮充话费、安装抽水马桶……老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给徐洋打电话,徐洋有求必应,“事情虽小,但我都能从中感受到他们对我的信任。”

有一次,86岁的杜奶奶来找徐洋。原来,久居上海的杜奶奶来户籍地办理抚恤金手续,但在瓜沥人生地不熟,奔波了一个多星期也没办成。这时,有热心人指点她来找徐洋。

看到杜奶奶眼中的无助,徐洋就陪着她跑部门、办手续。考虑到杜奶奶的年龄和身体等情况,徐洋主动提议,让老人先回上海,等证明材料齐全后,他寄快递过去。后来手续顺利办好后,杜奶奶逢人就说萧山公安好,服务热情,还上门送来了锦旗。“其实这是非常普通的事情,我无非是多查些资料,多跑了几趟。”徐洋反而有些不好意思,“这件事让我明白一个道理——你对人家好一点,人家记住你一辈子。”

疫情期间化身“程序员”

党山镇是中国卫浴配件基地、中国浴柜之乡,卫浴企业众多。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一方面让很多返乡的外来务工人员回杭的复工之路受阻,另一方面企业无法开工,面临着订单高额违约金等难题。

在全国“健康码”和“核酸检测”还未铺开时,当时各地最常见的抗疫举措就是隔离、阻断。受萧山“钉钉房东联盟”等应用的启发,徐洋也在思考,如果每天记录个人体温、相关症状表现、活动轨迹、接触人群等信息,或许可以初步实现异地防控。有了思路后,徐洋就开始着手实施,通过上网搜索、多方求教,终于在2月1日做出了疫情防控专用微信小程序的雏形。

之后,徐洋不断完善小程序,给辖区的每个企业设定一个专用二维码,负责采集员工每天在异地的详细情况并记录统计,让他们根据当地和萧山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管控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员工返程复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不耽误。去年春天,辖区的20余家规上企业顺利复工复产。后来,徐洋又把该微信小程序推广到了辖区学校的复学工作上,助力学校落实防控要求,为如期开学铺平了道路。

从2020年2月1日开始,至疫情基本稳定,该微信小程序先后更新了7个版本,共采集到各类有效防疫数据62183条,作为临时使用的疫情管控工具,它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徐洋很高兴,自己苦点累点不算啥,只要辖区能够平安,百姓能够安居,就值了。

辖区的“平安管家”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2016年8月,徐洋在党山辖区号召并发起组建了一支公益队伍——萧山区百家百店公益服务中心。队伍持续开展敬老助困、便民服务、助学助残、文明劝导等公益活动。成立至今,公益服务中心已有实名注册志愿者2400余人,组织开展公益活动约700余场。队伍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认可,大家都说,有徐洋参加的活动,都是好事情,我们都支持。

“警务工作繁忙,群众求助事项又很多。整天忙进忙出,我恨不得一个人变成十个人用。”徐洋觉得应该发动更多人加入,把大家的力量拧成一股绳。2018年12月,徐洋在“百家百店”的基础上,成立了党山义警聯盟,配合党山警务站开展8项基础警务工作,统称“红警行动”。“红”代表志愿者,“警”代表警务人员。义警联盟在党山发展迅速,现有义警3200余名,在收获良好的群众口碑的同时,助力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实现了群防群治的社会治理良好局面。

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徐洋又在党山警务站成立了萧山区首个设在基层警务室的警民调解室,24名义务调解员全是辖区的普通群众,成立至今已调解了各类民间纠纷230余起,调解成功率100%。徐洋和调解员们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使辖区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治安、创业环境越来越优越,为创建“平安瓜沥”作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
萧山区警务辖区
井陉苍岩山派出所积极排查辖区流动人口
阳泉“草帽警务”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一带一路”背景下涉外警务人才英语口语提升研究
鸟岛游
问题与主义:近十年公安警务改革理性反思
杭州市萧山区美术教师新作选
萧山区“五老”关爱团践行新一轮帮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