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1例临床观察

2021-06-08 17:03崔常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1年2期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氧化应激

崔常贺

【摘 要】 目的;观察木丹颗粒辅助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氧化应激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并口服甲钴胺片;观察组加服木丹颗粒,均连续服药治疗8周。对两组治疗后氧化应激和神经传导速度指标进行比较,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等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GSH-Px和SOD高于对照组,MD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腓总神经SNCV 以及腓总神经MNCV等肌电图检查结果均有改善,并且观察组上述神经传导速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5.08%,观察组为6.56%)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丹颗粒辅助治疗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提高下肢神经传导速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木丹颗粒;氧化应激;神经传导速度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导致的一种常见周围神经障碍并发症,以下肢疼痛和感觉异常症状为主,随着病程延长,会进一步加剧周围神经受损,导致肢体活动异常,影响生活质量等,甚至导致截肢、残疾的严重后果[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以控制机体血糖、修复及营养神经、缓解疼痛的西药为主,虽然可以延缓病情进展,但长期治疗的效果有限[2],目前常辅助中药以改善疗效。木丹颗粒是一种主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成药,具有通络止痛功效[3]。本研究通过观察木丹颗粒辅助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氧化应激和神经传导速度指标的影响,为疾病临床治疗的药物选择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1例),其中对照组男33例,女26例,年龄39~74岁,平均(49.15±5.65)岁,糖尿病病程1~15年,平均(8.49±1.36)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0.5~10年,平均(4.78±0.76)年;观察组男35例,女26例,年龄38~73岁,平均(48.42±5.60)岁,糖尿病病程1~14年,平均(8.42±1.33)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3个月~10年,平均(4.75±0.7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 (2016年版)》制定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4-5]:①临床确诊糖尿病或有糖尿病病史;②存在疼痛、麻木、感觉异常以及腱反射减弱消失等症状体征;③肌电图检查存在异常改变。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诊断标准,基本资料均完整,且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②排除標准:排除患有恶性肿瘤、其他疾病或药物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合并糖尿病严重并发症、动静脉血管性疾病以及精神系统疾病者。

1.4 [JP+1]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并口服甲钴胺片(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767),0.5 mg/次,3 次/d;观察组加服木丹颗粒(辽宁奥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80033),7 g/次,3 次/d。两组均连续服药治疗8周。[JP]

1.5 观察指标 ①氧化应激指标。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比色法检测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放射免疫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Elisa法检测丙二醛(MDA)等血清指标水平;②神经传导速度指标。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肌电图检测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等指标;③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清GSH-Px、SOD和MDA等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均有改善,并且观察组GSH-Px和SOD高于对照组,MD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神经传导速度指标的比较 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SNCV、正中神经MNCV、腓总神经SNCV 以及腓总神经MNCV等肌电图检查结果均有改善,并且观察组上述神经传导速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发生头晕2例、腹泻1例,观察组发生头晕1例、恶心呕吐1例、腹泻2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5.08%,观察组为6.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机制与糖脂代谢紊乱、神经纤维营养缺乏、血液高凝以及氧化应激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氧化应激机制是近年来关注的热点。研究表明,机体在高血糖状态下,会生成过多的自由基和代谢产物,继发氧化应激反应,引起生物膜脂质过氧化和DNA损害,并活化多种信号传导通路,改变血管内皮功能和微血管病变,造成外周神经细胞死亡、神经组织结构异常等,GSH-Px、SOD和MDA是具有代表性的氧化应激指标,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6-7]。甲钴胺片是维生素B12前体,是一种常用的调节神经、营养神经的药物,广泛用于各种周围神经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但是甲钴胺对抑制氧化应激的作用并不明显,故长时间服用的效果十分有限,常辅助中成药物以促进下肢疼痛和感觉异常等症状的缓解,以及神经传导速度相关指标的改善[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治疗以补气化瘀、通痹止痛为主,木丹颗粒中黄芪可行血补气固表,延胡索和三七可通经和血止痛,辅以赤芍、苏木、川芎、红花、鸡血藤等可活血行气养阴、舒筋通络止痛[9],同时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木丹颗粒能够改善血液微循环和神经代谢过程,并提高血管活动性物质,达到修复受损神经的功效[10]。本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血清GSH-Px、SOD和MDA等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均有改善,并且观察组GSH-Px和SOD显著性高于对照组,MDA显著性低于对照组,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符[11],说明木丹颗粒能够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抗氧化能力,抑制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同时本研究还发现,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SNCV、正中神经MNCV、腓总神经SNCV 以及腓总神经MNCV等肌电图检查结果均有改善,并且观察组上述神经传导速度指标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符[12],说明木丹颗粒与甲钴胺联合应用,可提高机体神经内膜血液供应和神经营养因子,进一步改善神经传导作用。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5.08%,观察组为6.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木丹颗粒辅助治疗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提高下肢神经传导速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吕仁和, 赵进喜.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645-646.

[2]吴小芬, 罗晓红, 侯红斌, 等.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进展[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9, 40(3): 190-194.

[3]李桃, 杜娟. 木丹颗粒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对比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 2018, 45(10): 2101-2103.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8, 38(4): 292-344.

[5]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2016年版) [J]. 中医杂志, 2017, 58(7): 625-630.

[6]初阳, 冷锦红.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氧化应激与亚硝化应激诱导的神经与血管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9, 40(10): 88-90.

[7]武钰翔, 顾洪斌, 朱平, 等. 临床氧化应激指标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研究[J].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8, 17(8): 573-577.

[8]张永进, 丁建强, 李建华. 甲钴胺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14): 19-21.

[9]赵步长, 赵涛, 赵明中.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及中药木丹颗粒干预研究新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12): 33-35.

[10]吕锐, 李尧军, 田桂芳, 等. 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制[J]. 中国新药杂志, 2009, 18(2): 123-126.

[11]楊丽梅, 贾荣梅, 高倩, 等. 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络阻证的疗效及对神经电生理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 19(2): 181-184.

[12]贾荣梅, 高倩, 杨丽梅, 等. 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 北京医学, 2020, 42(3): 201-204.

猜你喜欢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氧化应激
基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干预作用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
红外线照射联合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患者的疗效观察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尿酸对人肝细胞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乙肝病毒S蛋白对人精子氧化应激的影响
氧化应激与结直肠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