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州境内烽燧遗址病害特征及成因

2021-06-08 00:27赵永升
炎黄地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昌吉州土体遗址

赵永升

2012年7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古迹保护中心承担,并与兰州大学文物古迹保护中心合作,对昌吉回族自治州的部分烽燧遗址进行勘查工作,我也有幸参与其中,在实地勘查过程中详细记录、分析,并参阅相关文献后,对昌吉州辖区内烽燧遗址的概况、病害类型和病害成因做了初步分析研究,希望能为今后的烽燧遗址保护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烽燧遗址概况

昌吉回族自治州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东西长541千米,南北宽285千米,总面积7.3万平方千米。自治州地势南高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南部是天山山地,中部为广袤的冲积平原,北部为浩瀚的沙漠盆地,此区域为横亘南部的天山的北坡,习惯称之为“天山北坡”。

昌吉回族自治州烽燧遗址分别位于州辖区的2个县级市,5个县境内,共20处分布点。其中,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分布烽火台4处,奇台县分布烽火台2处,吉木萨尔县分布烽火台2处,阜康市分布烽火台3处,昌吉市分布烽火台1处,呼图壁县分布烽火台2处,玛纳斯县分布烽火台6处。

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的烽燧遗址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开始修建,之后历朝历代的君主们,都为确保西北地区的安全,组织大量的人力不断修筑长城和烽燧。慢慢的长城和烽燧就在边疆地区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发挥其预警防御作用,如有敌情,白天燃烟,夜晚放火,成为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昌吉回族自治州的烽燧遗址应运而生,历经千百年,昌吉回族自治州的烽燧遗址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形成了有干有支,浑然一体的军事防御体系,为维护西域稳定,保证东西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昌吉回族自治州烽燧遗址的建筑工艺多样,有天然土夯筑、红柳或梭梭加筋夯筑、块石围砌等。由于其多为夯土建造,雨水侵害再加风的作用,境内大部分遗址极为脆弱,裂隙发育、坍塌、生物破坏、地震、人为破坏等作用下,昌吉州境内烽燧遗址遭受严重的破坏,这些遗址体被侵蚀得千疮百孔,夯层出露、石块出露和加筋层出露。雨水、雪水的作用下基础掏蚀,引发裂隙发育及扩展、引起错落及崩塌。

很多植物在遗址周围和根部大量生长,蜜蜂还有鸟兽在遗址上筑巢、打洞,再加上烽燧与烽燧之间相隔较远,管理人员有限,人们对其保护意识也不够强 ,遗址遭到破坏严重,特别是人为的破坏因素,农业种植过程中的破坏、搭建违章建筑破坏、人工开挖洞穴破坏等诸多因素,造成遗址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特征,而这些病害又是如何产生的,本文就实地调查和多年的关注总结,对以上病害特征成因做以下方面分析:

新疆昌吉州地区属中温带气候区,年均降水200毫米,融雪水和降雨是境内烽燧遗址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辖区内烽燧大多处在广阔的无人区域,每年的六月到八月这些地区的集中降雨对遗址冲刷,遗址年复一年地遭到破坏,再加上新疆每年冬季的降雪量大,到了春季3月到4月间,冰雪融化雪水也是对遗址的重要危害,还有部分烽燧遗址地处河流和山区附近,有时其降水量较之平原大很多,雨水瞬时可形成小溪流在遗址的根部,甚至部分遗址因坍塌,雨水在这里成为了储水池,雨水不能及时排出,水的大量渗入,造成烽燧遗址崩塌,常年累月的降雨和雪融水造成烽燧遗址表面不断形成壳体,剥离,然后再形成再剥离,遗址就这样慢慢地缩小最终走向消失。

瞬间降雨,水量快速汇集对烽燧遗址冲刷出现冲沟,可以说雨水在冲沟发育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雨水冲刷形成的遗址立面的冲沟,较为深大,冲沟多发育在遗址夯土接缝处,这些冲沟为后期的崩塌做好了铺垫。

另外烽燧遗址土体常年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雨水侵蚀,大多松散,再加上雨水、雪水等水渗入部位的不同,其土质松散度不一,有些地方坚硬,有些部位土质松散,松散的部位吸水量大,造成局部某一个角坍塌或者临空,临空者也随时都面临再次坍塌。

风蚀对烽燧遗址的破坏相当严重,昌吉州境内烽燧大多分布在人烟稀少的戈壁,周围缺少绿化植被,有些地区大风和沙尘暴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例如在奇台县,木垒县、阜康、吉木萨尔等都有雅丹地貌的景观,这些雅丹地貌就是强风蚀形成的。所以说这里风对遗址的影响是主要的破坏因素,地处这些地区的烽燧遗址千百年来被风沙吹蚀,其破坏后果不可忽视。风速越大,气流搬运砂子的能力越大,从而冲击力增大,年复一年强风携带砂砾不断对遗址进行风蚀作用,造成烽燧遗址立面被风蚀得千疮百孔、凹凸不平。长期雨水冲刷形成的壳体,在风的作用下不断剥离。遗址土体松散部位的掏蚀病害,风对其加速作用。强风通过携带砂粒对遗址打磨、使得很多遗址形成蜂窝状、还有蘑菇形状。遗址土体疏松和酥碱部位,在风力作用下被掏蚀凹进。强风始终与其他病害共同作用加速对遗址的损害,强风不仅剥蚀烽燧表面,同时也不断掏蚀根部位置,造成遗址根部不断缩小,形成根部小中间大,最终发展可能造成烽燧坍毁。

昌吉回族自治州属中温带区,为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具有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的特点,由于地形条件的影响,由南向北气候差异较大,烽燧遗址也多位于北部沙漠附近,沙漠性气候特征显著,境内夏季炎热,空气湿度很低,白天黑夜气温变化大,冬季极冷夏季极热,遗址千百年来都处于这种极端气温变化的影响当中,温度的变化对遗址的各类病害就起到了加速作用。温度的变化使得土体内盐分出现运移,遗址不断收缩,不断疏松。另外夏季烽燧遗址所处的环境大多氣温高,炎热的天气,受直射的遗址表面温度会迅速升高,遗址体的升温速率明显大于降温速率,表面温度很高,内部却温度不高,在高低温循环过程中,使得烽燧遗址不断地涨缩,造成遗址裂隙的不断扩大,壳体不断张开,因此干旱区烽燧遗址温度变化对遗址造成的劣化,文物工作者应重视。

烽燧遗址土体中含有较多的易溶盐,在外营力作用下,底部土体中的易溶盐反复结晶产生的体积膨胀,不断发生质量、体积上减少变化,会对烽燧遗址造成破坏,在雨水、雪融水、灌溉水的作用下,遗址土体,特别是底部结构不断疏松,很多烽燧遗址根部和腰部都出现酥碱。

遗址体中易溶盐分的迁移、重结晶、富集与其他的各类病害的发生、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烽燧遗址片状剥离的病害的形成,与土体内易溶盐中的CaSO4和Na2SO4成分的重结晶也有很大的关系,CaSO4和Na2SO4遇到雨水、雪水、灌溉水后都會发生重结晶生成芒硝和石膏,破坏遗址中土颗粒原有的粘结力,使不断水蚀的部分土体膨胀和疏松,造成烽燧遗址夯土出现片状剥离的严重病害。

烽燧都是和大地“连成一体”,其面临的一个大威胁就是地震。对于本身“饱经历史风霜”岌岌可危的烽燧遗址来说,大地从震源发出的地震波,会引起地表附近土层的振动,使烽燧遗址进入“剧烈运动”状态,这种剧烈的运动对遗址病害的产生、发展、起到了加剧的作用,造成烽燧遗址出现裂缝。病害严重的部位,如掏蚀、临空病害部位可能就会坍塌,其实遗址的各类病害如何发展,最后都成为烽燧遗址被破坏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烽燧遗址最致命的问题。

鸟类筑巢、鼠类打洞、啮齿类、穴居的昆虫以及骆驼刺等杂草生长等都对烽燧遗址造成不同程度危害。昌吉州境内烽燧遗址大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物破坏,例如生物巢穴鸟巢、老鼠洞、蜜蜂巢,这类病害看似微小,实则长此以往可导致遗址表面疏松土体脱落,同时也为其他病害提供有利条件,影响烽燧遗址稳定性。还有动物、鸟类等生物粪便对遗址体的危害,一般多位于烽燧遗址顶端生物巢穴周围,由于这些粪便含有大量有机和无机物,一但达到一定数量,对烽燧遗址就有了极强的腐蚀破坏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人类活动范围越来越大,生产生活,农业耕种,道路的修建,还有近些年的新疆旅游热,参观文物古迹的游人也不断增加,而很多游人和当地百姓对文物的保护意识不够强,也由于文物保护的管理人员跟不上,人为对烽燧遗址的踩踏,随意刻画,掏挖取土、垃圾堆放等都对烽燧遗址造成很大的破坏。随着近些年农民耕地不断延伸,很多耕地到了烽燧遗址附近,很多农民开垦耕地也并没有什么文物保护意识,直接就挖到了遗址体。耕地灌溉,引水渠渗漏都会不同程度对遗址体造成破坏。

还有的直接将遗址作为自家的围墙,搭建违章建筑破坏。还有人将住宅直接依靠烽燧而建,紧靠烽燧堆放生活垃圾。还有烽燧遗址体上可见人工开挖的坑洞。

这些年探险热,很多人热衷去人烟稀少的地方游玩,烽燧遗址就成了大家的游览对象,很多烽燧遗址上都有人工刻画痕迹,如某某“到此一游”。最严重的应该是攀爬踩踏,很多遗址出现的临空病害,根部疏松,人为踩踏对遗址体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威胁。

人的活动对烽燧遗址的影响很大,踩踏、攀爬、刻画、掏挖,这些人为的破坏是一个直接过程,是不可恢复的,具有毁灭性。

通过对以上病害类型分析,我们从中可以发现昌吉州境内烽燧遗址的病害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大的方面造成的,而每一个遗址的病害也不尽相同,各有侧重,这就需要我们文物保护工作者在工作实际中,还有保护研究中区别对待。因以上各类病害的影响下,慢慢消失的烽燧遗址,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对其保护和研究已刻不容缓。

作者单位:新疆文物古迹保护中心

猜你喜欢
昌吉州土体遗址
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保护加固修复
黑水城遗址出土F20:W63a文书研究
元上都遗址出土石刻的保护与研究
土体元素活化发展方向初探
寻找丝绸之路遗址
土壤化学营养元素研究
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土体变形研究
昌吉州纤检协会免费举办棉花检验员培训班
某机场高填方土基滑塌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