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外用加手法疏通在早期急性乳腺炎治疗中的应用及优势评价

2021-06-09 02:58邓大一
北方药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内服红肿乳腺炎

瞿 真,邓大一

(1.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护理科,上海 201800;2.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外科,上海 201800)

急性乳腺炎是女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表现为乳房红肿胀痛,可伴有乳房肿块、触痛、发热等症状。本病好发于产后哺乳期妇女,且初产妇的发病率较高,多因乳汁排出不畅、乳腺管堵塞或感染引发炎症导致发病[1]。西医治疗本病多采用抗生素治疗,虽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炎症,但乳腺局部易形成僵块,日久难消。中医药治疗本病有丰富经验,中药内服、外敷以及手法疏通等,均有良好效果,能够行气散结,清热通乳,有效抑制炎症,避免乳腺僵块的形成[2]。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中药内服外用加手法疏通在早期急性乳腺炎治疗中的应用及优势,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0月到2019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70例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年龄27~35岁,平均年龄(31.1±2.6)岁,病程1-3d,平均(1.8±0.6)d;对照组35例,年龄27~34岁,平均年龄(30.8±2.4)岁,病程1-3d,平均(1.9±0.5)d;所有患者均经乳房检查确诊为早期急性乳腺炎,伴有明显的乳房红肿疼痛,恶寒发热,食欲不振等症状,乳房初诊有结块,皮色不红或微红,中医辨证属于气滞热壅证;排除慢性乳腺炎、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药物过敏等;对比两组的年龄、病程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2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使用内服中药+手法疏通+中药外敷治疗:①内服中药。瓜蒌30g、牛蒡子15g、蒲公英20g、青皮5g、陈皮10g、漏芦20g、王不留行15g、路路通15g、黄芩20g、金银花10g、丹皮9g、夏枯草12g、生甘草5g[3]。水煎服,早晚200mL。②手法疏通。取坐位或仰卧位,热毛巾敷患侧乳房15min,乳房涂少许润滑油或滑石粉或患者的乳汁,用左手将乳房托起,在结块处周围轻揉5min,双手的五指由乳房四周轻轻向乳头方向按摩,但不宜用力挤压或旋转按压,而是沿着乳管方向把淤滞的乳汁逐步推出,推压乳晕缓解乳晕区压迫,使淤积乳汁流出,食指、中指由乳根向乳头方向逆反射状均匀推捋,力量由轻到重、由外及内,使肿块尽量变得越软越小越好,直至乳房松软为度;乳汁排空应及时,以1-2h排空一次为宜,确保乳管通畅;如患者短期内不哺乳,应提醒患者同时排空健侧乳房,以免再发乳腺炎;对于有轻度乳头内陷的患者,除用上述方法治疗之外,还可以使用乳头内陷矫治器,抽吸的压力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同时应密切观察局部皮肤颜色及患者反应,避免吸破皮肤或引起局部坏死[4]。③中药外敷。使用清热解毒类中药药膏,龙珠软膏局部外敷红肿部位,早晚各敷一次。两组均治疗5d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患乳无红肿疼痛,体温正常,各种指标均恢复正常;有效:患乳红肿疼痛明显减轻,肿块缩小,体温正常,各种指标明显下降;无效:患乳红肿疼痛加重,体温仍偏高,须外科手术切开排脓[5]。

1.4 观察指标

采用VAS疼痛评分、红肿评分评估治疗前后疼痛、红肿程度,红肿评分为0~3分,得分越高红肿越严重;治疗后采用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NHP)评估生活质量,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及红肿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及红肿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治疗后NHP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NHP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急性乳腺炎在临床上作为多发病,尤其是初产妇发病率最高,其致病原因为细菌感染、乳汁发生淤积所致。初期症状为皮肤微红或不红,疼痛性肿块出现在乳房中,排乳不够通畅,会加重肿痛。急性乳腺炎按现代医学治疗,主要治疗方式为抗生素药物治疗,然而,急性乳腺炎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致病菌,临床上常用的青霉素类药物,其耐药性较多,按中医理论青霉素类抗生素属于寒凉之物,其寒性会导致凝滞,治疗过程中会造成气血凝滞,激化炎症组织,导致僵块形成。而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法对患者病情发展进行控制,如果形成脓肿,需要切开引流,使得产妇疼痛加大,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中医认为,本病属“乳痈”范畴,哺乳不尽、邪毒入侵、情志不畅等导致气滞血瘀、阻塞乳络而发,而瘀热互结、郁而化热引发乳房的红肿热痛。中医治疗以通为顺,通过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疏通乳络等方法,使热消瘀散、肿消痛止。内服中药采用自拟方剂,方中瓜蒌清热散结;蒲公英、牛蒡子清热解毒、消肿排脓;黄芩、金银花清热解毒;青皮、陈皮理气行气;漏芦清热解毒、排脓消肿、生肌下乳;王不留行活血通经、下乳消肿;路路通疏通经络、促进排乳;丹皮清热凉血;夏枯草散结消肿、清热解毒;甘草调和药性。全方重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促进乳络通畅。配合清热解毒、行气散结的中药外敷,可加强对炎症的控制,防止痈脓形成。手法疏通属于中医外治疗法之一,以揉按、推挤等手法,循着乳腺走向进行按摩,能够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有助于增强泌乳反射,促进乳腺通畅,加快炎症消退[6]。手法疏通与中药内服外用相结合,可对血液循环发挥增强作用,使组织代谢增强,将结缔组织张力降低,进而使得免疫力增强,同时可扩张局部血管,加速血流,对新陈代谢发挥促进作用,对解痛发挥促进作用,同时可排除导致炎症的化学物质,联合应用效果较为突出。急性乳腺炎治疗显然很重要,但是预防也必不可少,尤其是产后1~4月的产妇极易发生,需要积极防治,将乳房按摩工作做好,对乳管进行尽早疏通,经腐乳排出,散结消肿,进而改善症状。

综上所述,中药内服外用加手法疏通在早期急性乳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优势明显,症状缓解彻底,明显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内服红肿乳腺炎
消痰化瘀降脂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中药内服加熏洗对手外伤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研究
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哺乳期乳腺炎怎么治疗 好方法全在这里了
茶籽油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术后肌注黄体酮局部红肿及硬结的预防效果观察
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其红肿、炎性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
风油精内服最多4~6滴
躲避蚊子有方法
内服外敷方治面部色斑
精彩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