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养血祛风汤治疗老年糖尿病皮肤瘙痒症55例临床观察

2021-06-09 02:58邓菊华
北方药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空腹血糖皮肤

邓菊华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古塘乡卫生院,湖南 娄底 417100)

引言

皮肤瘙痒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达到7%~40%左右,是非糖尿病患者概率发生的2.7倍左右,可导致患者严重的全身瘙痒问题,并且久难治愈会导致皮肤继发性感染[1]。在西医临床治疗过程中通常以抗组胺药物处理,虽然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部分症状,但整体治疗效果不理想。在本研究中主要观察了我院采用自拟养血祛风汤进行治疗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发现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研究资料

1.1 一般资料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在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古塘乡卫生院皮肤科以及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110例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5例。其中观察组的患者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5例、30例,平均年龄为66岁,观察组的患者中糖尿病病程平均为11年,皮肤瘙痒的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31个月,在空腹下平均血糖指标为6.1mmol/L;对照组中患者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0例、25例,平均年龄为67岁,对照组的患者糖尿病病程平均为12年,其皮肤瘙痒症状的病程持续时间平均为33个月,在空腹条件下的血糖值平均为5.9mmol/L。两组患者在病程,年龄,性别以及空腹条件下的血糖水平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教育以及饮食控制,合理选择降糖药物,包括强化患者锻炼,使其血糖能够稳定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组的患者使用养阴活血祛风中药,具体配方为当归15g,生地黄15g,白术15g,牡丹皮10g,白鲜皮15g,地肤子12g,徐长卿12g,白僵蚕10g,五味子10g。根据患者的实际症状进行药物加减,比如对于上半身瘙痒的患者可以增加杭菊花,羌活,而对于下半身瘙痒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独活或者穿牛膝,对于全身瘙痒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浮萍,防风,对于夜间瘙痒的患者可以增加酸枣仁,银牡蛎,生龙骨等。上述药物来自本院中药房,每日一剂,水煎煮取400~600mL,早晚分服。对照组的患者使用西药盐酸西替利嗪片,在睡前服用一次,每次服用10mg。两组患者均以两周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之后进行疗效判断。

疗效判断方法:从患者体征评分上,在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结合患者症状情况完成病情评价并准确填写临床观察表(见表1)。从不良反应监测方面,及时检测患者空腹血糖、血常规、大便常规、尿常规、肝肾指标,记录药物使用之后的不良反应以及不良反应持续时间。

表1 患者临床效果评定

1.3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WHO所规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以及中国临床皮肤病学有关规定,糖尿病伴有全身或局部皮肤瘙痒的患者且无原发皮疹,扎痕,色素沉着,瘙痒剧烈,夜间瘙痒等症状[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我国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以及实用皮肤病学的标准,中医证型为血热或血虚,具体表现为:皮肤瘙痒、搔抓之后皮肤存在明显抓痕血痂等症状。在本研究中所纳入的标准为:患者被确诊为糖尿病且符合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状中血热络瘀或血虚生风证症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

1.4 统计方法

收集数据并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连续变量可以使用均数加减标准差的方式进行统计,对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比较,采用Ritit软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采用χ2检验,组间均数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均数用t检验,以P低于0.05作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研究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5523.8±3.98.0±4.6观察组5524.6±5.05.6±3.89P3.4240.032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体征和症状总积分显著降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其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降低明显。观察组在瘙痒面积、瘙痒治愈时间,抓痕以及血痂等方面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水平情况,结果发现: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相比治疗前有显著降低,而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情况比治疗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服用药物后的不良反应,结果发现:经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等方面无明显异常。

3 讨论

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通常认为血糖的升降会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和血浆渗透压的快速变化,进而会使人体皮肤神经末梢存在明显的瘙痒感,由于体内血糖快速升高,皮肤的组织液呈现高渗状态并出现细胞脱水,进而会导致皮肤干燥或者出现瘙痒问题,尤其该疾病大多见于病程长,且日渐消瘦的糖尿病患者中。中医认为糖尿病皮肤瘙痒症属于风瘙痒、消渴瘙痒和痒风,但中医古籍上没有直接记载其发病原理。临床上通常结合瘙痒症状和消渴病理进行分析,比如消渴病机大多为内热伤阴及由此导致的气血津液障碍,以致生风而作痒;久病入络,经络瘀滞而肌肤瘙痒更甚,可出现受压部位瘙痒剧烈[3]。针对血热、血虚、气阴两虚、络脉瘀阻等病机,以养阴活血、凉血祛风基本治则,自拟养血祛风汤进行治疗。自拟方中当归养血活血,生地黄、牡丹皮、白僵蚕清热凉血熄风,白术益气健脾以利津血生化输布、五味子等养阴益气生津,地肤子,白鲜皮等祛风止痒,徐长卿功能解毒祛风、温通止痛。上述诸药配伍,共凑血脉充养肌肤滋润之效,则风火自平,缓解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

通过本次研究,提出利用养阴活血、凉血祛风方法使用配方中药治疗该疾病,综合考虑患者皮肤瘙痒以及糖尿病的病机,采用多环节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疗效,能够减少患者不良事件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空腹血糖皮肤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第二层皮肤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关于空腹的这些真相
皮肤再生之迷
空腹喝水
空腹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