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喋呤结合米非司酮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1-06-09 02:58黄美清
北方药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黄体异位发生率

黄美清

(福建省清流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福建 三明 365300)

异位妊娠属于妇产科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疾病主要是采取药物或者手术治疗,但是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手段,会对患者机体产生较大损害,而且患者往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极大影响。在药物治疗中,米非司酮与氨甲喋呤属于常见治疗药,但是由于药物作用机理不同,因此临床治疗效果也有所不同[1-2]。其中氨甲喋呤属于一种抗代谢药物,其治疗目的主要在于滋养细胞的同时阻止DNA与RNA生成,米非司酮作为一种米非司酮药物,能够降低黄体酮的活性,溶解黄体,促使黄体生长发育的胚胎死亡。两种药物均具有其独特的治疗效果,为此在本文中对本院收治异位妊娠产妇进行分析,以下是具体内容。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与方法

抽选出异位妊娠的产妇80例,入选时间范围:2018年1月-2019年1月,将80例患者以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一组40例,患者年龄范围:22~35岁,平均为:(27.8±1.3)岁。对照组异位妊娠患者单独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米氨甲喋呤治疗。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患者符合异位妊娠诊断标准,且签署同意书。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早期异位妊娠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每天2次,每次25~50mg,持续治疗3d。观察组早期异位妊娠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氨甲喋呤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肌肉注射50mg,治疗期间严密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上述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不良反应以及随访1年后对比两组患者妊娠情况。

1.4 统计学

2 结果

2.1 两组早期异位妊娠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对比

观察组早期异位妊娠患者临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早期异位妊娠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对比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早期异位妊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2.3 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率

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率为80.00%(32例)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妊娠率70.00%(28例),组间数据对比:P<0.05。

3 讨论

近年来,早期异位妊娠发病率有所升高,导致该疾病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为输卵管堵塞导致[3]。部分患者发病后会出现急性大出血,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对于异位妊娠患者而言,早期诊断、治疗非常必要。目前药物治疗包括米非司酮、氨甲喋呤等,米非司酮属于妇产科常用抗孕激素,能够有效阻止黄体酮与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相结合,从而达到较高的治疗效果。但是口服药物后会对患者产生轻度不适感,停药以后会自行好转。氨甲喋呤属于叶酸拮抗剂,能够阻止DNA生成抑制细胞分裂,使得宫内胚胎发育受限并逐渐死亡,该药物与米非司酮联合后,可以进一步提升疗效,抑制体内黄体生成素,可以显著提升临床疗效[4]。在本次研究结果提示说明该药物在治疗早期异位妊娠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对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妊娠率中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氨甲喋呤联合米非司酮在治疗异位妊娠患者中,能够有效缩短患者血清HCG恢复正常时间,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黄体异位发生率
正确使用异位妊娠专业名词
赖床憋尿,竟然黄体破裂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黄体破裂 是一种什么病?
警惕:小小“黄体”能要命!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