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法林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应用分析及研究

2021-06-09 02:58周宝华
北方药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华法林瓣膜抗凝

周宝华

(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心胸外科,福建 漳州 363000)

心脏瓣膜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病,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心脏瓣膜疾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1]。临床治疗心脏瓣膜疾病多采取手术治疗,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能取得较好的治疗疗效,但术后为防止人工瓣膜周边血栓形成,需要配合长期抗凝治疗。华法林是临床常用的抗凝药物,抗凝效果较好,但华法林使用的安全应用范围较窄,未合理控制剂量,易引发血栓、出血等并发症,且长期以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患者依从性较差,也易提高出血风险[2]。本次研究以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评估不同强度华法林治疗的抗凝效果,并以患者依从性为亚型,评估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抗凝治疗出血风险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纳入标准: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成功,接受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患者或家属对本次研究及临床治疗方案知情同意;患者年龄>18岁;CHADS2评分≥2分。排除标准:合并较严重其他器官功能障碍,如肾功能、肝功能障碍等;合并抗凝禁忌证;既往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严重出血患者;合并精神疾病,或无沟通、交流及配合能力。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参照组40例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0~68岁,平均(43.40±4.33)岁,8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9例行双瓣置换术,11例行三尖瓣置换术,12例行二尖瓣置换术;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1~70岁,平均(43.51±4.29)岁,7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9例行双瓣置换术,12例行三尖瓣置换术,12例行二尖瓣置换术。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标准强度华法林治疗,于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3h观察有无出血情况,无出血情况给予2.50mg华法林口服,治疗过程中进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检测,将INR控制于2.0~3.0范围,每日维持剂量1.25~5.00mg。

观察组给予低强度华法林治疗,于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3h观察有无出血情况,无出血情况给予2.50mg华法林口服,治疗过程中进行INR检测,根据INR检测调整剂量,将INR控制于1.50~2.50范围。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不同强度抗凝治疗后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严重出血、轻度出血、脑出血、脑血栓、静脉血栓、心房血栓。

(2)对依从性好、依从性差患者进行出血风险评估。其中,依从性好评估标准:遵医嘱接受抗凝治疗;依从性差评估标准:不遵医嘱接受抗凝治疗。抗凝治疗出血风险评估以HAS-BLED评分进行评价,分值越大,出血风险越高,总分≥3分提示出血“高危”[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统计学有意义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抗凝出血率比较

观察组抗凝出血率2.50%(1/40)低于参照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治疗依从性对HAS-BLED评分影响

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共57例,HAS-BLED评分(2.01±0.08)分,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共23例,HAS-BLED评分(2.95±0.12)分,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HAS-BLED评分低于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95,P<0.05。

3 分析与讨论

心脏瓣膜疾病的病因多样,临床发病率较高,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呼吸困难、心慌、气短、疲乏等,未及时采取治疗可能并发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等疾病,危害患者生命健康[4]。临床治疗心脏瓣膜疾病多采取手术治疗措施,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以人工心脏瓣膜代替心脏瓣膜功能,临床治疗疗效较高,但术后存在人工心脏瓣膜周边血栓形成风险,因此术后需配合有效的抗凝治疗[5]。华法林是临床常用的抗凝药物,以环氧化还原酶抑制维生素K还原,阻碍维生素K依赖型凝血因子合成,从而起到较好的抗凝效果[6]。

本次研究中比较标准强度华法林与低强度华法林在抗凝治疗中的效果,结果指出,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效果较好。低强度华法林应用中,出血率较低,仅为2.50%,而标准强度华法林出血率较高,达20.00%。这提示低强度华法林在应用中有利于降低术后出血发生率,抗凝效果较显著。另外,本次研究中比较低强度华法林与标准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强度华法林应用下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受本次研究例数较少的影响,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以出血率、并发症比较,提示低强度华法林能够起到较好的抗凝治疗效果,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可采用低强度华法林做抗凝治疗。

同时,本次研究以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抗凝治疗出血风险,依从性好的患者在HAS-BLED评分上显著低于依从性差的患者,这提示影响华法林抗凝治疗效果的因素中,患者依从性可作为影响因素之一。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需保持终生抗凝治疗,长期的抗凝治疗多伴随严重程度不一的并发症,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并发症情况,易造成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从而造成出血风险的提高。为此,更需要在华法林治疗中提高患者依从性,保持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同时,配合健康教育等方式,提高患者对抗凝治疗重视性,增强患者依从性。例如,采取健康讲座方式,以心脏瓣膜疾病、人工瓣膜置换术、术后血栓形成特点等,展开具体分析讲解,提高患者对抗凝治疗必要性的认识,并配合临床护理干预,减轻患者出血风险,提高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从而降低抗凝治疗中并发症发生与出血风险[7]。

总的来说,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采用华法林治疗,在抗凝效果上较好,且需保持终生抗凝治疗,临床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时,可选择低强度华法林治疗,降低患者出血率与出血风险,同时,需配合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提高患者对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降低患者出血风险,提高华法林抗凝治疗安全性。

猜你喜欢
华法林瓣膜抗凝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集束化抗凝管理模式对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心脏瓣膜术后,抗凝药物这么吃才安全!
“烂”在心里
与华法林联用7大错误案例分析
哪些食物会影响抗凝
Mutually Beneficial
华法林抗凝:警惕不当的中西药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