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俭德养成与学校德育

2021-06-09 22:58林丽琰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青少年

林丽琰

摘 要:青少年俭德养成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环,这是由学校德育的内容、性质、特点和作用所决定的。青少年俭德养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教育过程,学校德育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使命。当下,学校的青少年俭德养成教育需要解决学校德育与青少年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关系,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注重探索其发展规律及生活化问题。

关键词:学校德育;青少年;俭德

一、学校德育中青少年养成俭德意识的必要性

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育青少年的俭德意识。一般意义而言,俭德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俭约品德或品行。在现实生活中,俭德是一种社会美德,是人们一生中所孜孜追求的道德品行,而人的俭德意识的养成是一个需要社会、家庭与个人不断努力的过程,学校德育在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青少年俭德意识养成是基于学校德育自身性质的需要

长期以来,人们把青少年俭德意识的培养仅仅当作家庭的重任,认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学生智育的培养上,对学生的俭德教育存在重视不足、落实不到位的现象。然而这一观点却忽视了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没有把这三者作为一个整体性合力加以看待。学校德育作为培养人才素质与能力的教育机构在其中的地位尤为显著。一方面,个体俭德养成是社会关系的特殊存在形式。每个人同社会都是紧密相连的,青少年俭德意识的养成不仅会为家庭成员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且在一定程度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为此,个体俭德意识养成是包含于学校教育在内的多个环节的共同责任。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同社会生活相结合的问题。学校教育的目的不再是纯理论知识的传授,它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培育青少年德智体美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机构,培养的是现实的社会公民,学生需具备良好俭德素养后再步入社会。这就意味着学校教育要把社会生活的全部纳入自己的教育内容,而青少年俭德意识的培养则是教育生活化的一个基本问题。

(二)注重俭德养成教育是基于青少年人格完善的需求

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培育受教育者完美的人格是学校德育的基本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一个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方面,家庭生活是青少年人格培育的第一场所。家庭俭德观念如何,关系到青少年道德修养及责任意识的提升,涉及到如何处人待事以及对物欲的节制程度。青少年俭德养成不是先天的自然本性,而是通过个人理性和道德规范不断对物欲的节制与控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逐步形成的品质。另一方面,儉德的培育影响着青少年的人生旅程。作为家庭的其中一员,既要做到对父母的孝顺敬爱,又要以教育者的身份教育好子女,更要为整个家庭的和谐稳定担负相应的责任。对俭德观念的认知程度,既会影响到他们未来对教育子女的道德判断方向,也关系到其自身人格品质和人生价值的把握。就此而言,俭德养成教育也是实现青少年人生价值的重要内容。

二、实现青少年俭德养成教育的科学方法论

当下,俭德养成教育是关乎青少年正确树立三观、稳步成长与成才的重要节点,然而这一问题具有长期性、阶段性、复杂性,不仅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性课题,它需要在学校的德育活动中得以实现。

(一)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青少年俭德养成教育的实现,首先需要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青少年特别是作为学校的未成年人正处于三观形成及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走向社会的重要奠基阶段。这与此相对应的学校教育则应该包含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各方面的内容。家庭作为青少年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对其俭德养成教育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和意义,如果忽视了家庭这一教育机构势必会对青少年的学校教育产生一定的负面价值。这其中要处理好两类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学校教育中的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形式的关系,二是要处理好家庭俭德养成教育与其他教育内容的关系。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紧密配合,相辅相成,形成教育合力,让青少年在学校期间接收到更为优质的全面发展教育,为其步入社会奠定坚实而有力的素质基础。

(二)不断探索青少年俭德养成教育的发展规律

青少年俭德养成是在不断积累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实现的。这一过程中有诸多新的问题、新的情况颇待解决,须把握并研究其发展规律。一方面,在青少年在成长中,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身心特征,对教育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及个人品德的形成是有所差异的。另一方面,就教育的自身特质而言,青少年俭德养成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应从家庭着手,以家庭促德育。从亲情的角度看,人们懂得了感恩,产生的关爱他人的意识,由此逐步意识到个人作为家庭中的一份子,有义务、有责任为整个家庭的和睦贡献自己的力量,进而逐步形成对社会、对人类的关爱,其俭德意识也由家庭俭德观念逐步发展为社会俭德意识。但就目前来看,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类因素的变迁,家庭的格局、形式发生着变化,逐步由传统大家庭走向小型化,传统的几世同堂家庭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三口之家的小家庭。家庭观念也发生着变化,对孩子的培养则更多的关注于物质上满足,而忽视了对其精神层面的培育,从而使得青少年缺乏俭德意识,究其原因在于忽视了家庭俭德养成教育的发展规律。

(三)注重俭德养成教育的生活化问题

俭德养成教育要同社会生活化相结合。在俭德养成教育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要求青少年死记硬背道德条令与准则,更不能依靠几次的道德说教而实现,大多数青少年关注的是身边的、具体的并与其自身相关的事情,学校教育应该是帮助他们如何正确选择,通过一定的教育形式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而非强加给他们具体的道德要求,因此,俭德养成教育应该坚持“教育即生活”的理念,不断将其趋于生活化。一是要从生活细节入手,如以“杜绝浪费,从我做起”为题,让孩子吃尽碗中的饭粒,随手关电灯和自来水,让其明白父母对整个家庭的辛劳付出,从而使其懂得感恩家庭,孝敬父母。二是以平等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参与交流勤俭节约问题。在共同交流中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这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更融洽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三是将道德教育生动化、娱乐化。如把青少年在家庭中所做的勤俭节约的行为编成朗朗上口的歌曲,让孩子们在歌声娱乐中牢记于心并落实于行动。因此,生活化的教育更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共鸣,更易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安徽蚌埠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汽车士官学校)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偶像崇拜 与青少年成长
幸福感强的青少年更健康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基于生命发展的中职德育生态优化思路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