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地区恙虫病患者免疫损伤及临床特征分析

2021-06-11 07:03王强张丽媛俞亚转杜永国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恙虫病患者基因型

王强 张丽媛 俞亚转 杜永国

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ushi,OT)引发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经恙螨幼虫叮咬传播[1]。恙虫病患者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皮疹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时可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胃肠道出血甚至死亡[2]。鉴于恙虫病早期临床症状特异性有限,极易误诊为伤寒、上呼吸道感染、肝炎或血液病,贻误治疗时机。同时,OT 基因型众多,不同基因型的毒力和致病力也存在明显差异[3]。因此,了解恙虫病患者免疫损伤特点,并掌握其临床特点,对于恙虫病的早期鉴别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选取海南海口地区诊断恙虫病的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海南海口地区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诊断恙虫病的患者297例,纳入患者组。患者入组标准:①参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恙虫病诊断标准[4]明确诊断;②入院前未接受抗生素治疗,急性期全血、焦痂标本保存完好。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传染性疾病;②合并免疫功能不全;③合并心、肝、肾等脏器严重病变。选择同期100名健康体检者,在征得其知情同意后,纳入对照组。患者组男132 例,女165 例,年龄平均(56.24±11.87)岁;对照组男43名,女57 名,年龄平均(55.91±12.04)岁。两组受试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1.2.1 免疫损伤检测

分别于两组受试者入组时,取其外周血标本,检测其外周血淋巴细胞、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炎性因子水平,外周血淋巴细胞检测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检测指标包括CD3+T 淋巴细胞、CD4+T 淋巴细胞、CD8+T 淋巴细胞及CD19+B 淋巴细胞;NK 细胞检测亦使用流式细胞仪。炎性因子指标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IL-15 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

1.2.2 临床特征分析

整理患者组临床表现特征,包括畏寒、寒战、发热、焦痂或溃疡、头晕或头痛等,计算其各项临床表现占比。

1.2.3 分子流行特点分析

取患者组全血标本,提取总DNA,行OT 目标基因扩增,而后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将PCR 第2 轮反应产物使用QIAxcel Advanced 全自动实时毛细管电泳系统分析,选500 bp 条带阳性的样品送测序。核苷酸序列经拼接后,使用MegAlign 软件行分析处理,其他用于参比的标准株序列下载自GenBank,结合本研究获得的序列,使用BLAST 行同源性检索,Clustal X 进行序列排队,对代表株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比较。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并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采用双侧t检验;当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免疫损伤特点

患者组CD3+T、CD4+T、CD8+T、IL-6、IL-8、IL-18、IL-15、TNF-α、IFN-γ 淋巴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组NK 细胞、CD19+B 淋巴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两组受试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NK 细胞水平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and NK cel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两组受试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NK 细胞水平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and NK cel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组别患者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297 100 CD3+T 淋巴细胞(%)74.31±1.82 56.12±2.43 79.040<0.001 CD4+T 淋巴细胞(×106/L)574.49±40.81 215.33±17.95 85.220<0.001 CD8+T 淋巴细胞(×106/L)597.92±94.11 208.87±60.51 38.715<0.001 NK 细胞(%)15.52±0.69 23.26±2.16 54.191<0.001 CD19+B 淋巴细胞(%)9.12±0.99 19.51±1.03 89.851<0.001

表2 两组受试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ng/L,±s)Table 2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g/L,±s)

表2 两组受试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ng/L,±s)Table 2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g/L,±s)

组别患者组对照组t 值P 值n 297 100 IL-6 39.15±7.21 2.91±0.48 50.184<0.001 IL-8 14.13±1.29 2.68±0.55 86.106<0.001 IL-10 33.15±2.96 2.74±0.39 102.354<0.001 IL-15 7.13±0.88 1.01±0.12 69.272<0.001 TNF-α 37.19±5.24 10.81±0.69 50.156<0.001 IFN-γ 45.43±3.99 4.11±0.78 102.817<0.001

2.2 临床特征

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焦痂或溃疡、畏寒为主,分别占100.00%、90.91%、70.03%,见表3。

表3 297 例恙虫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Table 3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97 cases of tsutsugamushi disease

2.3 基因型分布

297 例恙虫病患者中以OT 基因型以Karp 型为主,占186(62.63%),其次为Gilliam 型,占53(17.85%),依次是Kato,占39(13.13%)、TA763,占18(6.06%),其中有1 例是未确定的。

2.4 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

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297 例恙虫病患者OT代表株与台湾KM08、KM05 同源性较高,见表4。

表4 297 例恙虫病患者OT 代表株与参考株56 kDa 蛋白基因序列同源性(%)Table 4 Homology of 56 kDa protein gene between OT representative and reference strain in 297 of tsutsugamushi disease(%)

3 讨论

恙虫病广泛流行于亚太地区的热带及亚热带区域[5],海南海口地区具有独特的热带、亚热带气候特征,是恙虫病的高发地区。据报道,2006~2017年,海南恙虫病发病率居全国前4 位[6],且以6~9月为发病高峰。其原因一方面为6~9月气候湿热、降雨量高,为鼠类、恙螨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6~9月是海南海口地区农作物收获时节,增加了恙螨侵袭机会[7-8]。

外斐反应是实验室诊断恙虫病的常规手段,但其灵敏性、特异性均处于较低水平,难以及时达到诊断目的[9]。加之恙虫病临床表现复杂、临床重视程度不高,均使其漏诊率、误诊率处于较高水平[10-11]。漏诊、误诊不仅会加剧病情进展、贻误治疗时机,也使患者经济负担加重,甚至因病情加剧、多系统并发症发生而影响生存质量[12]。因此,明确恙虫病的临床特征并开展早期诊治,是控制疾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环节。

免疫损伤是急性传染病的重要致病机制[13],全面掌握恙虫病患者的免疫损伤特点,对于指导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估有着重要意义。NK 细胞是固有免疫应答的关键细胞,可直接诱导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死亡,与机体抗病毒免疫密切相关[14],恙虫病患者NK 细胞的下降意味着由NK 细胞导致的免疫攻击有所下降,机体固有免疫难以发挥有效的杀灭病原体作用;CD19+是B 细胞增殖,分化、活化及抗体产生有关的重要膜抗原,其水平下降意味着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也是恙虫病常见临床病理改变。同时,恙虫病患者亦存在IL-6、IL-8、IL-18、IL-15、TNF-α、IFN-γ 显著升高的表现,说明恙虫病患者处于明显免疫失调状态,这一状态常导致器官损伤加剧。因此,关注并调控恙虫病患者免疫损伤,对于指导病情评估、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在临床特征的分析中,可以发现,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焦痂或溃疡、畏寒为主,与过往报道一致,提示临床在发现同时存在发热、焦痂或溃疡、畏寒的患者时,应高度怀疑恙虫病并开展相应实验室检查。另外,患者OT 基因型以Karp 型为主,占62.63%,与我国广州、台湾等地区OT 优势基因型一致[15],且患者OT 代表株与台湾KM08、KM05 同源性较高,说明海南海口地区OT 基因型呈现多样化趋势,其来源也较为复杂。加强分子流行病学监测,普及恙虫病健康教育,提高临床对恙虫病的认知,均为遏制恙虫病在海南海口持续流行高发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海南海口地区恙虫病患者存在明显免疫损伤,并以体液免疫增强、细胞免疫减弱及促炎因子大量释放为主,患者临床表现特异性有限,其OT 基因型呈现多样性但以Karp 型为主,来源亦较为复杂,应予以高度重视。

猜你喜欢
恙虫病患者基因型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春夏季户外谨防与小虫“亲密接触”
古人和你说“别来无恙”,其实是嫌弃你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老年恙虫病并多器官损害1例
血必净对恙虫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保护作用
西安地区育龄妇女MTHFRC677T基因型分布研究
作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Ⅴ.表型选择与基因型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