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复位治疗对小儿肠套叠T淋巴细胞亚群、NO及MDA水平的影响

2021-06-11 07:03魏红王贵波武娜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肠套叠亚群肠管

魏红 王贵波 武娜

肠套叠是导致小儿肠梗阻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临床上对肠套叠患儿主要是采用腹腔镜下肠套叠复位术对其进行治疗[1]。研究证明,氧化应激在肠套叠患儿病程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是反映机体抗氧化能力的重要参数[2]。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舒张胃肠道平滑肌和括约肌的重要因子,过量NO 对胃肠道有抑制作用,因此检测该指标水平对评估肠套叠患儿病情发展及治疗疗效具有一定价值[3-4]。此外,T 淋巴细胞亚群对感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疗效评估及预后监测亦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就腹腔镜下复位治疗对小儿肠套叠T 淋巴细胞亚群、NO及MDA 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05 例肠套叠患儿。纳入标准:①满足肠套叠诊断标准[5]:②发病时间在48 h 内;③年龄≤2 岁;④患儿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肠绞窄、肠坏死者;②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障碍者;③合并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者。根据患儿病情、家属意愿等指征选取手术方式,据手术方式的差异分为腹腔镜组(n=56)和传统组(n=49)。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n(%),(±s)]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n(%),(±s)]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n(%),(±s)]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n(%),(±s)]

组别腹腔镜组传统组t/χ2值P 值n 性别男40(71.43)32(65.31)0.455 0.500女56 49 16(28.57)17(34.69)回盲-直肠24(42.86)22(44.90)结肠-直肠12(19.64)11(22.45)--年龄(月)9.63±2.96 9.68±2.91 0.087 0.931发病时间(h)16.05±4.82 16.12±4.85 0.074 0.941类型回盲-结肠20(35.71)16(32.65)0.109 0.947

1.2 方法

传统组:全身麻醉后于右侧完成剖腹处理,于上腹部作切口,逐层切开进入腹腔,找到肠套叠头端并拖出,复位套入肠管。若无异常则将回肠末端5 cm 左右肠壁浆肌层采用间断缝合的方式缝到盲肠壁浆肌层处。

腹腔镜组:行腹腔镜下复位手术。全身麻醉后患儿取平卧位,建立人工气腹,压力为8 mmHg。脐下缘切开1 cm,直视下置入5 mm Trocar作为观察孔,并于左侧腹直肌外缘上和左侧腹直肌外缘下各作一个切口,并置入5 mm Trocar 作为操作孔。腹腔镜下寻找到套叠头部远端,使用抓钳交替挤压牵拉套叠近端小肠,然后牵拉升结肠与套入的回肠亦或系膜,对其进行复位。复位成功后观察肠套叠邻近肠管,若无异常将回肠末端5 cm 左右肠壁浆肌层采用间断缝合的方式缝到盲肠壁浆肌层处。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手术情况

包括复位情况、手术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其中术后复位成功标准为:术后患儿腹肌软,腹部B 超显示包块消失,患儿无哭闹,肛门有排气、排便[6]。

1.3.2 T 淋巴细胞亚群

包括CD4+、CD8+、CD4+/CD8+,抽取所有患儿手术前及手术后24 h 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EDTA-K2进行抗凝。由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BD 公司FACSCalibur 型号的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予以加入100 μL 已经混匀的全血并漩涡混匀放置于避光处15 min,将BD 溶血素1.5 mL 溶入流式管并于避光处孵育10 min 直至完全溶透亮,再加入PBS 予以洗涤一次并进行离心,将上清液摒弃后再次加入PBS 洗涤2 次,洗涤完成后加入600 μL 的1%固定液,上机待检。

1.3.3 NO 及MDA 水平

抽取所有患儿手术前及手术后24 h 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3 000 r/min,10 min)取上清液,然后于-30℃冰箱保存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NO、MDA 水平,试剂盒购自美国BD 公司,严格按照实际说明操作。

1.3.4 并发症

术后随访6 个月,以回院复查为主,比较两组术后1 个月、术后2 个月、术后3 个月及术后6 个月复发情况,复发标准参考肠套叠诊断标准[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复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较传统组短,手术时间较传统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n(%),(±s)]Table 2 Comparison of operation condi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n(%),(±s)]Table 2 Comparison of operation condi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s)]

组别腹腔镜组传统组t/χ2值P 值n 56 49--手术时间(min)50.32±9.65 41.39±8.42 5.018<0.001住院时间(d)5.11±1.63 6.23±1.74 3.404<0.001恢复饮食时间(d)4.03±1.29 5.26±1.38 4.718<0.001复位成功55(98.21)49(100.00)0.883 0.347

2.2 两组T 细胞亚群、NO 和MAD 水平比较

两组术前T 细胞亚群、NO 和MDA 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D4+、CD8+、NO 水平降低,CD4+/CD8+、MAD 水平升高,术后24 h 腹腔镜组CD4+、CD8+、MAD 水平较传统组高,CD4+/CD8+、NO 水平较传统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前后及T 细胞亚群、NO、MDA 水平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T cell subpopulation levels levels、NO and MDA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s)

表3 两组手术前后及T 细胞亚群、NO、MDA 水平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T cell subpopulation levels levels、NO and MDA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s)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aP<0.05。

组别腹腔镜组传统组t 值P 值n 56 49--CD4+(×109/L)术前1.89±0.33 1.85±0.46 0.516 0.607术后24 h 1.07±0.26a 0.63±0.15a 10.422<0.001 CD8+(×109/L)术前17.56±4.85 17.71±4.87 0.158 0.875术后24 h 4.96±1.71a 7.66±2.20a 7.065<0.001 CD4+/CD8+(%)术前10.76±2.80 10.45±2.53 0.592 0.555术后24 h 21.57±3.89 35.57±3.61 19.024<0.001 NO(μmol/L)术前62.47±19.52 62.06±19.57 0.107 0.915术后24 h 33.60±21.43a 47.49±22.47a 3.239 0.002 MDA(mmol/mg)术前5.39±1.48 5.38±1.52 0.034 0.973术后24 h 6.81±1.53a 7.49±1.59a 2.231 0.028

2.3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Table 4 Comparisonofcomplicationsbetween 2groups[n(%)]

2.4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腹腔镜组与传统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n(%)]Table 5 Comparison of recur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肠套叠指的是部分肠管及肠系膜套入相连肠腔内的一种急腹症,肠套叠发生后,套叠肠管压迫时间超过24 h 可引起肠管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肠坏死,因此小儿肠套叠需及时复。腹腔镜技术是医疗科学技术水平高度发展的体现,随着临床使用范围的扩大,腹腔镜在腹部疾病治疗中的优势不断显现。目前认为腹腔镜手术具有以下优点:①在创伤性较小的前提下明确诊断病变的具体位置,减少了由于开放手术而引发的体液蒸发、肠管表面损伤等问题,保护了患儿全身的生理代谢,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8]。②腹腔镜头可以深入到腹腔中,视野广泛,可帮助医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肠套叠的具体类型,同时探查其他病变,以便及早发现肿瘤、肠息肉、梅克尔憩室等病变,及早给予对症治疗[9]。但如果探查其他病变,需要适当的将切口延长,即便是切口延长,也比传统开腹手术的短。③腹腔镜手术避免腹腔脏器长期性暴露,可有效预防切口感染等并发症[10]。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较传统组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组低,且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优先选择在腹腔镜下行复位手术,有利于肠套叠患儿的康复[11]。

应激反应是机体受到外界环境刺激后产生的非特异性生理反应,手术创伤属于一种外界刺激,其引起的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之一为T 淋巴细胞表达紊乱[12]。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术后T 淋巴细胞水平变化程度无传统组显著,进一步佐证腹腔镜手术可降低手术创伤。NO 是一种新型的生物信息递质,大量研究证实血清中NO 含量的升高可对胃肠道功能造成损害,诱发肠动力异常,从而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随着胃肠功能紊乱的进一步发展,NO 又继发性升高,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最终诱发肠套叠的发生[13-14]。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腹腔镜腹围手术的临床疗效。MDA 作为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中的一种重要中间代谢产物,其水平的升高与脂质过氧化反应呈正相关[15]。研究认为,通过观察肠套叠患儿MDA 水平可评估手术创伤程度。本研究结果提示腹腔镜手术在减轻术中氧化应激,促进患儿术后恢复方面的优势较传统开腹术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腹腔镜复位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疗效确切,可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效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减轻术后应激,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肠套叠亚群肠管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全内脏反位合并直肠癌肠套叠1例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壮尔颗粒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寿胎丸治疗反复自然流产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Th17/Treg失衡60例
儿童大肠套叠与小肠套叠的超声影像特点
猪直肠脱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