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祝福》中小人物的大作用研究

2021-06-12 07:22陈文红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51期
关键词:祝福作用分析鲁迅

陈文红

【摘要】在鲁迅作品的教学中,我们一般是侧重于文章主题思想的聚焦,即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以及黑暗社会现实的揭示。但由于鲁迅作品时代背景较久远,学生个人经历、经验有限,情感理解能力不高,学生在学习语文作品时尤为畏惧接触周树人先生的小说。笔者认为,如果语文教学中能轻主题思想挖掘,重鲁迅文本的写作分析, 或许能让学生走进文本,消除畏惧感。现以小说《祝福》为例,寻求它对学生写作的启示。

【关键词】鲁迅;《祝福》;人物特征;作用分析

随着多元化教学手段的兴盛,课堂教学中人物的地位似乎日益淡化,而实则对人物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会讲、善讲,要强化人物的效果,充分提高人物的效率。随着多媒体教学、线下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手段的兴盛,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教师堂人物的地位日益淡化,但这并不是不需要老师讲了,或者说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随便讲了。而是恰恰相反,老师在课堂上要认真讲,要精讲,要会讲,要充分发挥出人物的效果。

一、依据主题选择题材

寫作构思时,主题决定题材,主题相异,作者须挖掘更多精彩题材来展示主题。《祝福》旨在突出没落封建礼教肆意残害民众,人情冷漠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状。为了恰当有效地表现这一主题,鲁迅先生选取了鲁镇这个他熟悉且不起眼的封闭小镇,锁定了祥林嫂这样一个受封建礼教残害致死的小人物,详细介绍了她多苦多难的人生。原本生活在卫家山的女人祥林嫂在丈夫死后,被婆婆算计出卖。为保护自己,她拼命逃脱,来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寻获了一份工作。然而,受封建社会思想影响,她在做工过程中备受虐待,每天的日子苦不堪言。一段日子后,她还是被婆婆找到,并被带回家被迫与贺老六成亲。不久,祥林嫂诞下了儿子阿毛,日子过得安稳了些。但这种安稳并没有维持多久,由于长期受地主虐待,祥林嫂的新丈夫贺老六身心俱疲,最后死去,妻子阿毛又被狼吃掉了。一重又一重的打击让祥林嫂难过不已,但周围人不但不安慰她,还指责她克夫克子,要她捐赠门槛为自己赎罪,避免之后“在阴间”饱受苦难。为了不“在阴间”受苦,祥林嫂想尽办法攒钱,买了门槛捐赠。尽管如此,人们依然歧视她,最终穷困潦倒的祥林嫂在除夕夜的鞭炮声中凄惨地离世。这种结局,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主题。这告诉我们,在写作中,应先确定主题,然后依据主题需要来选取题材,不求“高大上”, 但求恰如其分。

二、巧用点面结合的人物描写方式

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往往让读者感觉自己身上有人物的影子,人物身上也有自己的印记, 换句话说,鲁迅先生笔下的人是“活着的”。描写《祝福》里的祥林嫂时,其不仅应用了环境、语言、肖像描写,还用了动作、心理以及细节描写。例如,灰白色的云、让人耳鸣的爆竹、幽微的火药香及团团飞舞的雪花表现出的鲁镇热闹忙碌而又压抑阴沉的氛围,这样的环境描写衬托出祥林嫂命运的悲剧性。“我”回鲁镇初遇祥林嫂时,祥林嫂一手提着装着既破又空的碗的竹篮,一手拄着下端已裂开的长竹竿,像是真正的“乞丐”。《祝福》里,鲁迅先生对祥林嫂的眼睛进行了12次描写,并且每次各不相同,由初到四叔家时的“顺着眼”到死前我见时的“间或一轮”, 每次的眼睛描写都暗含着人物命运的变化。在学生的写作中,若能点面结合地描写人物,那么人物形象自然会栩栩如生。

三、创设情景  理解背景

鲁迅先生的大多数文章,对中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祝福》这篇文章又是以批判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对广大下层人民、特别是农村妇女的毒害和摧残为主题的,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封建礼教,它们是怎样毒害和麻木底层劳动妇女的。为此,先给学生讲了套在人民头上的四大精神枷锁以及“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从一而终”等一些毒害妇女的封建礼教的基本内涵,使学生对这些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列举了萧红的《呼兰河传》中“小团圆”的遭遇来帮助学生理解。这样,就为下面理解《祝福》中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及文章主题作了一个铺垫。

四、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情境设计

情境教学是一种多方面联动的教学方式,它主要关注“学生-知识-社会”三个维度的发展。在此意义上,表演情境设计主要表现为以生动方式演绎课文内容,鼓励学生通过实际表演掌握课文中传递的知识以及价值观念,并且将在表演情境中获得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产生联系,对社会现象进行反思。《祝福》是鲁迅先生创作的短篇小说,主要通过“我”的视角,描绘了旧社会中的女性“祥林嫂”这一角色的悲惨遭遇。因此,选择《祝福》进行课堂表演具有迫切性与可行性。在教学方案设计中,课堂选取柳妈、四婶等不同人物不同场景与祥林嫂“对话”的场景进行演绎,安排学生表演上述人物及对白,并根据课文对人的神态、语气、心情的描写,尽可能重现文章描述的情景。在实际课堂表演过程中,学生们安排了旁白、柳妈、四婶、祥林嫂等人物,通过三至四个场景的切换,生动地表现出文章中描绘的众人对于祥林嫂评头论足的场景,并且辅以背景音乐与台词,让观众们更能理解祥林嫂这个人物在如此场景之下的内心活动。更重要的是,学生反馈指出,他们在领会语言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摧毁以后,反思如今网络社会中的“键盘侠”“网络暴民”罔顾事实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的行为也应当得到制止,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尊重,互相体谅。可见,以表演情境进行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课文、吸收知识的能力,对于优化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以上是笔者从《祝福》一文中得到的写作启示。如果对鲁迅先生的作品多从写作角度进行解读,并与学生的写作结合起来,使阅读与写作双管齐下,不生硬地将作品的思想主题塞给学生,或许学生会慢慢走近鲁迅,甚至喜爱鲁迅。

参考文献:

[1]罗建容.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祝福》中的女性形象——以祥林嫂为核心人物[J]. 文教资料,2020,(32):17-19.

[2]高艳哲. 人物形象与文本主题——以《祝福》为例[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10):68-69.

[3]卜瑾. 怎样在小说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以鲁迅的《祝福》为例[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2020,(03):23.

猜你喜欢
祝福作用分析鲁迅
孔乙己
从女性独立人格缺失出发,解读《祝福》的悲剧
基于新形势思想政治工作对医院人事管理的作用分析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工商管理培训对保障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分析
乡镇文化对促进群文建设的作用分析
阿迅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