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策略

2021-06-12 09:22贺洪杰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51期
关键词:双减初中生核心

贺洪杰

【摘要】“双减”政策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地建立高效课堂,不断地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组织开展课外活动,加强对于学生的科学指导,实现“减负降压”与“提质增效”的动态平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主要探讨了“双减”背景下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策略。

近两年来,我国大力地提出“双减”政策。“双减”的宗旨是“提质增效”,即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原教育本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构建健康、有序的教育生态环境,建设高质高效的教育体系。那么,在如此背景与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才能坚守课堂阵地,如何才能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呢?

一、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审美能力

现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所以在双减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依托信息技术来培育学生们的审美鉴赏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实际上新的教育政策本身就会要求教师能运用全新的授课方法,所以应该进一步展现信息技术的优势,打造出一个更加直观和有趣的语文课堂。信息技术可运用直观明了的方式呈现语文知识,运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锻炼初中生的

鉴赏能力,从而为其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1]。例如:教授《天净沙·秋思》的时候,其实很多学生尚不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无法真正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故此也就没有办法体悟到作者当时的思想情感,不能做出有效鉴赏。针对此类情况,教师就可围绕着古诗词搜集与之相关的图片、视频、动画等,将古诗词的内容利用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给予初中生身临其境之感,在氛围和情境的影响下,学生们就能真正看到作者眼中的世界,体悟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其鉴赏能力、理解能力都会得到增进,不仅降低了学习语文的负担,核心素养也会随着提升。

二、结合文本阅读,增强语言构建能力

阅读一直以来都是语文学习的关键一环,所以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还需要能够进一步地注重文本阅读教学,继而促进初中生的语言建构以及运用的能力,使之语文核心素养变得更高。为此,教师要通过恰到好处地指导,引领学生们对文本展开细读,深层次地了解其语言结构的特点和运用。例如:在讲解《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就要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整理,并标出重点字词、句子、段落等方式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老舍对济南冬天的描写展开授课,引领初中生熟读课文、理清结构,使之了解济南冬天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同时,教师还要依据学生们阅读的情况对文本内容实行分析,要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明晰作者的语言文字运用不仅赋予了景物深厚情感,也表达老舍对祖国、家乡、大自然的情感交融。这样的阅读教学会让初中生学起来更加轻松,实现减负增效,并且还能够使学生们的语言建构能力得到提升,推动语文核心素养进步。

三、单元整合教学,锻炼学习思维

在“双减”背景下,如果想要达成减负增效的目的,教师还要开展单元整合教学,以此来活化初中生的学习思维,继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其实在整合式教学模式中,最常见的就是将每一个单元间的内容进行整合教学,由于每一个单元都有这个单元内在的主题,并且课本在编排时也是按照主题进行编排的,因此,教学应当以单元为单位,深入挖掘单元的内部联系,让学生们对每一个单元都形成单元整体认知,这样就会活化学生的思维。例如:教授《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陈涉世家》等文章时,其中要描述的都是一个重点人物。所以,教师应该抓住本单元的这个共同点进行单元教学。譬如可以让初中生分析每一篇文章分别表现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特点。但是仔细观察这四篇文章又会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其中《出师表》是第一人称,其他三篇则都取材于史书,所以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初中生将三篇取材于史书的文章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揣摩不同的叙事风格[2],如此一来,就达到了活化学生们思维的目的,有益于使之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理论结合实践,增强创造能力

为了可以更好地对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作出培育,教师还应该加强培养其创造意识。所以,“双减”背景下,就要意识到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控制的关键性,随着理论与实践结合,体现以生为本,让学生们能够自主总结学习内容,使之有足够的探索空间和契机。譬如,教师可以配合使用教学情境,按照学生情况展开理论教学,并合理设置实践任务,在初中生都能完成任务以后,此时就自然地掌握了文章知识,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例如:教授《背影》时,这一课讲述的是作者出行前,父亲送行的场景,用作者父亲的细微动作表达父爱的特殊表达方式。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同身受,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语言先描述一番平时和父亲如何相处,在自己难过时候父亲又是怎么做的,接下来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编排情景剧或是直接表演课文内容,通过这样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育学生的创造意识,提升语文素养。

五、科学引导学生,促进文化传承

在“双减”政策下,为了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实现文化传承与发展。例如,教授《社戏》时,在课文讲解结束后,教师就可围绕着课文设计相应的演讲主题,如“我眼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创建主题后,学生需要再次深入阅读课文内容,细细品味和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素材,不断丰富和完善演讲内容。在所有学生都完成准备后,教师就可开展相应的演讲比赛,给予学生们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在學生演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观察和聆听,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调整教学方案[3]。之后,教师可与全部学生一起评选出最佳演讲作品和演讲者,教师还可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实现文化传承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推行为语文学科带来了新的机遇,也让语文教师面临新的挑战。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熟练掌握《课程标准》,精心备课,调整教学策略,从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榕泉.基于“双减”政策的初中语文教材重构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02):24-26.A375698B-6229-4EF0-B664-EF094C3AA13A

猜你喜欢
双减初中生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