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服饰手工艺在茶服设计中的表现

2021-06-13 14:54盛梅敏杨敏华
福建茶叶 2021年4期
关键词:民族服饰民族性手工艺

盛梅敏,杨敏华

(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浙江 临安 311300 )

民族服饰手工艺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地域性与民族性,其独特的艺术品质,充分展现了华夏民族特有的精神内涵与文化价值。古代匠人用精湛的民族服饰手工艺创造出以茶服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赋予茶服美好的精神内涵和寓意。在新时代茶服爱好者的审美不断发生变化,对传统服饰手工艺表现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保持其文化内涵和民族性特征,又要有现代表现新形式,民族手工艺在茶服设计应用中既要适于茶人们悠游自在的茶事活动、茶艺表演着装,也要适于现代人自然、素朴而个性的日常着装。

1 民族手工艺在茶服设计的作用

1.1 表现茶服的自然性

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天人合一”影响,崇尚自然的观念根植于民族服饰手工艺,不谋而合茶服不仅具有“静、清、柔、和”的特点,并且融合道家哲学思想,同样追求道法自然的境界,两者相辅相成,巧妙结合。

1.2 增强茶服设计美感

茶服大多设计简约、裁体舒简、色系素雅、式样端庄,但整体略显单调质朴。将民族服饰手工艺运用于茶服设计制作中往往能丰富茶服的设计美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3 表现茶服文化内涵

在茶服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服饰手工艺与其深深地交织融合发展,形成了朴素古雅的茶服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精神。在现代茶服设计中,民族服饰手工艺的应用,反应作者的心灵所思,文化价值观,赋予茶服吉祥的象征和隐喻的文化内涵。服饰手工艺表现出丰富的图案和色彩传递着人们的精神情感和寄托,承载人们热爱生活,期望美好生活的愿望。

1.4 表现茶服的格调

民族服饰手工艺是茶服图案表现的重要手段,能烘托茶服清新淡雅格调,彰显自然温婉的特色。不同的民族手工艺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使茶服设计更多样化、个性化,更具有传统美和民族美。比如运用刺绣工艺能呈现出茶服精致典雅的特点;若运用扎染工艺则能烘托出茶服的中国式意境美;若运用拼布工艺则能与茶服自然简朴的特点相融合。茶服文化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它们的有机融合,可以取得更绚烂的艺术成果,对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 民族手工艺在茶服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民族服饰手工艺种类众多,如印染工艺、刺绣工艺、滚边工艺、编结工艺等,它在茶服设计中应用广泛。当下传统服饰手工艺古为今用,不断推陈出新,与现代茶服融合设计,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1 刺绣工艺在茶服设计中的应用

刺绣是一种历史悠久、表现力十分丰富的服饰手工艺,承载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它广泛应用于茶服设计中,茶服中刺绣图案丰富多样、精美绝伦,具有极高装饰价值,能从细节之处提升茶服的整体美感,表现茶服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国刺绣工艺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物,传达出我国劳动人民对于自然生活的追求和态度,例如山水、花鸟等题材在刺绣工艺图案在茶服设计中的应用,表达茶服设计者对自然美的追求,对朴素生活的向往。

2.2 盘扣工艺在茶服设计中的应用

盘扣又称盘纽,种类繁多,造型优美,样式别致。它兼具功能性与装饰性,既是独特的民族服饰手工技艺,也是中国传统服饰中的重要文化元素。诸多设计师利用古今融汇的方式将盘扣灵活应用于茶服设计中,或创新材质,或仅用于装饰,既能体现出茶服的历史性与民族性又能丰富装饰手段,增加趣味性。

2.3 滚边工艺在茶服设计中的应用

滚边,古称“绲”或“纯”,是一种用斜丝络的窄布条把衣服某些部位的边沿包光,以此来增加衣服美观的传统特色缝制工艺。滚边工艺应用于茶服设计中经常表现在包裹领、袖、襟等开口部位,起到加固服装的作用,同时又能增添茶服整体的线条感,提升古典韵味。

2.4 扎染工艺在茶服设计中的应用

扎染又称绞缬,是传统民族服饰手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扎染工艺制作的茶服具有浓郁中华文化符号,更加突出茶服的民族文化性。同时,扎染工艺形成的图案能表现出类似我国水墨画晕染渐变效果,具有东方独特韵味。图1是扎染工艺在素荷茶服品牌产品中的应用,将舒适的棉麻面料运用纯手工植物扎染工艺,表现出渐变的自然图案,在自然和谐舒适的基础上,烘托出茶服含蓄、写意的美感。

2.5 拼布工艺在茶服设计中的应用

拼布是指有意将零碎布料缝合拼接为图案并组合构成的布块,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拼布应用于茶服设计中通常色彩表现淡雅质朴,给人一种回归本真,朴素安静的感觉。图2是生姜茶服品牌对拼布工艺的设计应用,灵感来源于拼布,采用三种颜色的苎麻面料拼接,层次丰富,渲染出自然、和谐的特征。

3 民族服饰手工艺在茶服设计中的运用原则

3.1 民族性原则

茶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服饰代表,自诞生之初就离不开民族精神内涵。茶服文化背后所蕴涵的茶文化——古朴、清新、婉约等精神气质,正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真实映射。因此茶服设计中在迎合当下时尚个性的审美需求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茶服传统民族精神的体现,如若一味追求茶服设计的现代化、国际化,茶服的民族性将会在设计中消失。民族服饰手工艺在茶服设计中必须要遵从民族性的设计原则,保留具有民族特性的服饰手工艺元素,使茶服能够充分体现民族性气息。

3.2 包容性原则

茶服具有包容性特点,一件茶服中运用多种民族服饰手工艺,或同国外优秀手工艺混合使用,丰富茶服手工艺的表现形式。例如欧洲的珠绣、法绣,秘鲁编织工艺,日本刺子绣等都能与我国民族手工艺混合应用于茶服设计。国内外民族手工艺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因地域不同,在风格呈现上有较大差异,在包容性原则的指导下,茶服设计过程中国内外民族手工艺有机融合,有利于新时代茶服创新发展,也更易于中国茶服文化走出国门,在全世界范围推广。花木深品牌茶服,将花卉和蜜蜂图案点缀于衣身,采用了刺绣工艺与法式宫廷手工珠绣相结合,更添自然灵动。

3.3 协调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又称统一性原则。在民族服饰手工艺与茶服融合设计过程中,要在满足实用性前提下,追求艺术性、流行性、时尚性,达到协调统一。茶服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与艺术特征,将民族服饰手工艺应用于茶服设计,需要考虑与茶服所呈现的简约淡雅风格是否一致,整体是否协调。不能生搬硬套,滥用民族手工艺,从而扰乱原有茶服风格,失去茶服文化所具有的独特品格。只有将民族服饰手工艺融合茶文化内涵与现代茶服设计取得审美上的一致,才能把各种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既丰富多样又协调统一的整体设计。还要注意民族服饰元素的使用比例,避免使用过度喧宾夺主,影响茶服主体设计风格。

3.4 创新性原则

茶服设计需要适应时代变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遵从创新性原则。传统形制的民族服饰手工艺用于茶服制作,价格成本与人工成本高昂,且技艺流失严重,劳动力匮缺。在茶服设计中可以结合现代设计理念,采用改良设计后的传统手工艺,融合传统与现代美学特征。例如传统民族服饰手工艺所表达的图案往往色彩艳丽、风格原始、质感粗犷,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也不适合茶服所代表的高雅内涵,可以对其色彩进行改良设计,使其色彩关系更加清新淡雅、图案形式更加现代简约。例如,盘扣工艺可以弱化其固定的实用价值,仅用于装饰。在图案的内容上,应该从传统图案宝库中汲取灵感再结合现代设计思维再创造,而非照搬照抄。

4 结论

在新时代面对全球文化频繁交流,大众审美需求地变化,物质技术的革新等境况,民族服饰手工艺和茶服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遇到了不同程度困境和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和发展民族服饰手工艺和茶服设计。我们要充分理解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将民族服饰手工艺包容性、协调性、创新性融入茶服设计中,同时保留其民族性地特点。

猜你喜欢
民族服饰民族性手工艺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民族服装文化视角下民族服饰的国际化与品牌化
“缺失的伊甸园”:约瑟夫·奥尼尔《地之国》中的美国民族性反思
浅析民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
欢欢喜喜购物记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手工艺·温州发绣
汤鹏作品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