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proBNP、hs-CRP、LAD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相关性

2021-06-15 04:12赵美丽肖立远张秋香
临床荟萃 2021年5期
关键词:心房左心室病程

赵美丽,肖立远,刘 林,康 超,张秋香

(1.金乡县人民医院 心内一科, 山东 济宁 272200;2.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科,山东 济宁 272000)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泵血功能降低而无法维持心排量的表现。该病常伴发心律失常,尤其以心房颤动最为常见,国外研究报道,在初诊心力衰竭患者中,大约1/4的患者合并心房颤动,接近1/5的患者将来发展为心房颤动[1]。心房颤动可进一步影响心脏充盈与泵血功能,损害心功能,诱发严重并发症,增加患者再住院率与死亡率[2-3]。因此,探讨CHF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并给予适当干预,以维持窦性心律,对于改善CHF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B型利钠肽(BNP)是由心室肌细胞分泌的神经肽类激素,N末端B型利钠肽原 (NT-proBNP)是BNP的前体,生物稳定性好,作为 心血管病的预测因子更具优势。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由肝脏合成的急性相反应蛋白,本研究分析了NT-proBNP、hs-CRP、左心房内径(LAD)与CHF合并心房颤动的相关性,以期为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2019年9月-2020年9月我院治疗的CHF患者287例,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4]关于CHF诊断标准;(2)自愿参加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肺、肝、肾系统严重疾病;(2)合并血液系统疾病;(3)合并恶性肿瘤;(4)合并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甲亢心脏病等。

1.2方法

1.2.1分组方法 按照是否合并心房颤动,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91例为观察组,未合并心房颤动患者196例为对照组。心房颤动诊断标准依据《2019心房颤动患者管理指南更新》[5]。

1.2.2资料收集 建立电子信息表,登记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饮酒史、吸烟史、合并症等。

1.2.3实验室检验 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肌酐(Cr)。NT-proBNP采用万孚免疫荧光飞特多通道检测仪测定,检测方法:抽取空腹静脉全血2 ml,加入到EDTA 抗凝管,4 ℃下离心15 min,转速3 000 r/min,抽取75 μl血浆,采用荧光免疫分析法行测定。hs-CRP采用德国西门子BN Prospec特种蛋白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盒,选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2.4影像学检查 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按Devereux 校正公式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

2 结 果

2.1基线资料比较 观察组病程长于对照组,NYHA 分级为Ⅳ级的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血糖、血脂、肾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UA、Cr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糖、血脂、肾功能指标比较

2.3NT-proBNP与hs-CRP水平比较 观察组NT-proBNP与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两组NT-proBNP与hs-CRP水平比较

2.4超声心电图指标比较 观察组LAD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超声心电图指标比较

2.5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OR=1.638)、NYHA分级(OR=2.242)、NT-proBNP(OR=2.863)、hs-CRP(OR=2.341)、LAD(OR=3.671)是导致CHF合并房颤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见表5。

表5 CHF合并房颤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CHF是多种心脏病的最终结局,发病率较高。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异常改变是导致CHF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为心房颤动的发病提供重要病理基础[6],因此大部分CHF患者伴有心房颤动。 研究资料表明,CHF合并心房颤动可加速病程进展,导致心功能急剧下降,诱发多种心血管并发症,增加死亡风险[2-3]。在CHF的临床治疗中,预防心房颤动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病程、NYHA分级、NT-proBNP水平、hs-CRP水平以及LAD是导致CHF发生心房颤动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病程延长,神经激素、细胞因子的长期异常激活,离子通道调节紊乱,促进心脏重构,加重心肌损伤,导致心脏负荷不断增加[7],心房颤动发病风险也随之增加。国外研究对CHF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发现4.2年期间大约22%的CHF患者出现心房颤动并发症,平均年发病率为5.4%,这表明患者病程与心房颤动发生率存在相关[1]。CHF患者心功能分级越高,心脏功能与结构损伤越严重,发生心房颤动的风险也越高。国外研究报道,NYHA分级为I级时心房颤动发生率大约为5%,NYHA分级为Ⅳ级时心房颤动发生率升高至50%[2]。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结论存在一致性。

NT-proBNP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分泌,其主要功能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过度激活,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促进血管舒张,减轻水、钠潴留,从而减轻心脏负荷[8]。已有研究表明,当心功能不全时,NT-proBNP大量释放进入循环系统,通过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可准确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治疗预后[9-10]。随着CHF病情加重,NT-proBNP逐渐升高,发生心房颤动的风险明显增加[11]。炎症因子是参与CHF发病过程的重要因素[12]。hs-CRP是一种急性相反应蛋白,当机体遭受病原体侵袭或组织创伤时,其浓度急剧升高,是评估多种疾病的活动性指标[13]。多项研究证实,hs-CRP可作为慢性炎症导致心血管疾病的评估标准[14],hs-CRP水平与CHF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5-16]。hs-CRP可作用于心肌细胞膜相关受体,导致心房肌细胞损伤,是诱发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子[17]。

已有研究表明,CHF患者心脏长期压力负荷过重,心肌细胞的正常凋亡功能降低,心脏实质心肌细胞、间质胶原纤维的形态、数量及分布均发生病理性改变,打破正常的心肌间质与实质之间的比例平衡,导致心脏重构[18]。LAD增大是CHF患者左心房重构的结果。近年研究认为,心房重构是心房颤动发生与维持的中心环节[19]。随着左心室内压力及容积升高,左心房压也随之升高,引起左心房失代偿性扩大,可促进心房颤动发生[20],这表明LAD增大是心房颤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与本研究结论一致。本研究中观察组NYHA分级为Ⅳ级的患者比例、NT-pr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LVEF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这可能与疾病进展过程中,左心房的部分代偿性作用有关,具体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CHF合并心房颤动受多种因素影响,病程长、NYHA分级为Ⅳ级、NT-proBNP以及hs-CRP水平升高、LAD增大的CHF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风险升高,对于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CHF患者应加强针对性干预,以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

猜你喜欢
心房左心室病程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在远方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如何选用降压药?
左心房
心房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花开在心房
组织多普勒技术对肝硬化肾功能损害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评价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