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学视角的机构养老研究可视化分析

2021-06-15 01:44赵培文刘晶晶
黑龙江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养老机构护理

赵培文,刘晶晶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养老难题日益凸显,人们对机构养老的需求愈发强烈[1]。我国先后出台多项政策,以提倡构建多元养老服务体系[2-4]。机构养老是由各种养老机构为其提供养老照护等服务并与传统养老相对应的一种养老新模式[5],在缓解养老压力方面起着关键作用[6,7]。

当前,我国有关机构养老的可视化分析研究极少,希望利用CiteSpace软件[8]系统,揭示国内机构养老研究现状、热点及演变规律。

1 研究方法

CiteSpace 软件在国内的推广始于2008年,该软件能够显示某个研究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演变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9]。运用可视化分析软件和Originlab数据处理软件,对研究对象进行文献发表时间的分布、研究者和单位的合作网络、作者与研究机构的突现及关键词的共现等进行分析,对检索文献深入剖析和梳理,通过统计汇总,研究其分布规律。

2 数据来源

在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中,以“机构养老”not“社区养老”not“居家养老”为主题词,搜索建库以来(1989-2019年)被该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论文4 240篇。为确保文献检索的准确,对检索结果进行整理,去除笔谈、会议综述、新闻报道类的非学术论文条目457篇,最终确定文献3 783篇。

3 我国机构养老文献计量分析

3.1 文献时序

将数据经Citescpace处理、转化、除重操作后,得到文献数量的时间分布数据,再经Originlab软件对其进行处理,并进行Logistic曲线拟合,最终生成国内机构养老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曲线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国内机构养老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依次为启蒙阶段(1988-1997年)、发展阶段(1997-2013年)、繁荣阶段(2013年-现今)。Logistic曲线显示国内针对机构养老的研究将继续处于升温期,仍将是未来学者研究的热点。

图1 国内机构养老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曲线图Fig.1 Time distribution curve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f domestic institution for old-aged care

3.2 主要研究机构

研究机构共现图谱显示:机构发文量整体上差异不大,但存在研究成果分布不均衡,各机构发文量、机构合作度呈普遍偏低的现状(见图2)。

图2 国内机构养老研究机构共现图Fig.2 Co-occurrence of the research institutions of domestic institution for old-aged care

研究的主力军集中分布于各大高校,养老机构、医院参与度较低。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大学护理学院为发文量最多的两个机构,而95%的机构发文量均在10篇以下,这些研究团队分布在全国各地,多数集中在各地高等学校(以医科类院校为主)或职业类院校。机构之间的合作多数存在于高等学校与其附属医院之间,跨单位、跨区域之间的合作极为少见。与其他单位合作程度较高的机构主要是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可见北京大学护理学院是国内机构养老研究领域的领军团队。如图3所示,这些研究机构在相应时间段内表现出较大的突变值,对于我国机构养老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2013-2015年,以谢红、王黎、彭嘉琳教授为核心的北京大学护理学院研究团队发表有关养老机构论文22篇(其中北大核心论文6篇),对养老机构独立生活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失能老人护理服务内容及实施者资质、养老机构服务治疗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2013-2014年,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也较为关注机构养老方面的研究,主要对意外事件风险因素、服务纠纷特点、规范化管理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图3 国内机构养老研究机构突现信息分析图Fig.3 Analysis graphics of research institution present information of domestic institution for old-aged care

3.3 主要作者

从图4中可以看出,谢红、彭嘉琳、王黎教授是我国机构养老研究领域方面影响力颇高的学者,其发表论文量分别是29篇、20篇、16篇,为我国机构养老方面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2003年,发表第一篇有关北京市养老服务组织管理现况调查的论文后,相继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老年人关怀行为评价量表、中文版Tilburg衰弱量表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系统地探索。但我国机构养老领域研究的群体网络尚未形成,机构养老研究力量相对较为分散,不同作者之间虽然也建立了一定的合著关系,但多局限于临近的兄弟单位或其他机构,并未形成规模较大的合作群,相互合作的紧密程度亟需进一步加深。

图4 国内机构养老研究作者共现图Fig.4 Co-occurrence graphics of research authors of domestic institution for old-aged care

对主要作者突现信息进行分析可见,2004-2013年,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彭嘉琳教授突现值最高,2009-2013年,第四军医大学护理学院化前珍教授居多。研究作者突现值前五名的还有刘永兵、王黎、褚清泉学者,结果见图5。

图5 国内机构养老研究作者突现信息分析图Fig.5 Analysis graphics of research author present information of domestic institution for old-aged care

3.4 关键词可视化

关键词是一篇文章的核心与精髓,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往往被认为是某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10]。关键词之间的连线说明相连关键词经常出现在同一篇文献中,连线越粗或连线数目越多,表示共现频次越高[11]。

机构养老相关研究中,排在前五名的高频关键词依次是机构养老、老年人、医养结合、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其节点相对较大,基本能反映当前我国机构养老的研究热点,见图6。

图6 国内机构养老研究关键词共现图Fig.6 Co-occurrence graphics of research key words of domestic institution for old-aged care

研究背景中,关键词“医养结合”出现的频次最高,其次是人口老龄化,究其原因,主要与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构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及推进医养结合等相关政策有关。研究对象方面,关注人群众多,从关注率最高的老年人。到养老护理员、护理人员、失能老人等均有涉及,主要原因是老年人(60岁以上)生理、心理机能逐渐下降,他们对机构养老的需求强烈。护理人员尤其是养老护理员作为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直接关乎到养老服务质量的高低和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能否得到满足。研究问题方面,关注范围较为广泛,关注率排列前3名的依次是对策、影响因素、现状。调查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提出对策是当前机构养老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思路,说明学者们更关注有关机构养老方面的实证研究。研究主题更多的关注点在养老服务、民办养老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养老院等。

3.5 研究热点、趋势

我国有关机构养老的研究整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受时代背景和国家政策影响,不同阶段关注的热点也会有所不同,见图7。

图7 国内机构养老研究关键词时区趋势分布图Fig.7 Distribution diagram of time zone tendency of research key words of domestic institution for old-aged care

研究初期,有关养老机构的焦点主要围绕“敬老院、养老院、老人”等开展,之后一段时间研究热点呈现出多元化局面,学者们逐渐开始关注“养老模式、养老服务、民办养老机构、人口老龄化、现状、需求、对策、失能老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等热点。2012、2013年,“医养结合、医养融合、养老意愿、养老需求、农村养老、心理健康”等名词开始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2016-2019年,研究焦点开始向“ppp模式、互联网+、生活满意度、生命质量、健康养老、智慧养老、异地养老、人文关怀”转移,足见国内机构养老的研究视角趋向多元化。今后对机构养老研究将会进一步加深,研究方法更趋向于定量研究,关注焦点更趋向于健康或智慧养老、养老护理服务的亲情化和人性化、养老护理员的人文关怀能力、老年人人文关怀需求。

4 讨论

4.1 机构养老仍将是未来学者们关注的热点

研究结果显示,关于机构养老的研究数量庞大。近30年,我国机构养老的发文量呈逐年增高趋势,Logistic拟合曲线也显示机构养老研究将继续处于升温期,说明养老尤其是机构养老越来越多地受到学者们的青睐。学者关注主题较为广泛,不同阶段学者们的关注焦点也有所不同。早期更多关注养老模式、养老服务机构、养老现状、需求及对策,关注面较局限;中期开始更多关注养老护理员、护理人员、生活质量、影响因素、满意度,说明研究者开始重视对养老服务质量的研究;后期,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智慧养老、人文关怀等备受瞩目。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不断深入,未来研究焦点将会更加深入,趋向互联网背景下的健康或智慧养老,更加重视服务的亲情化、人性化。

4.2 机构养老研究的不足

机构养老研究,相关机构与作者之间跨单位、跨地区间的合作度极低,任何研究领域的飞速发展都离不开人与人、机构与机构间的合作,同样,论文质量在一定程度受合作度的影响。科研团队的强大,不仅可扩展研究思路,提高发文质量,更能为推动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动力。有关机构养老研究内容或主题集中度不高,相对分散,老年护理服务内容研究不够集中和深入[12],需要进一步探究,以促进该研究领域的成熟。

目前,我国机构养老相关研究尚处于摸索阶段,在借鉴国外机构养老经验的基础上,需不断创新研究思路,加强多学科、多专业、多机构间的合作,立足实际,努力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机构养老新模式,实现人口健康老龄化。

猜你喜欢
养老机构护理
养老生活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