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1-06-15 18:57黄树勋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科学德育

党的18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8大报告明确把立德树人写进教育方针,他坚强而有力的回答了这一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的问题,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我认为,作为小学科学教师的我们,除了要做好学科教学,也要肩负起起在学科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的责任,结合本人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设想和做法。

一、教师首先自己要改变观念,利用科学课也能进行德育工作

教师首先自己要转变观念,科学课不仅是学习知识的课堂,也是德育工作的课堂。

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的《呼吸与健康》一课时,我们除了完成教学内容外,还可以在这节课中渗透安全教育,让学生对比吸烟与不吸烟肺的图片,明白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教育学生养成不吸烟的良好习惯等。

在教育教学中要做见缝插针的德育工作者。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用气球驱动小车》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用打气筒给气球分别打气30下、50下、70下,然后记录小车行驶的距离,在小组汇报时就出现了以下情况,第一个小组的记录是:打气30下,行了17厘米;打气50下,行了35厘米;打气70下,行了100厘米;第二小组的记录是:打气30下,行了2厘米;打气50下,行了3厘米;打气70下,行了30厘米;这时课室就出现了对第二小组评价的嘲笑声,那么这时候教师应该怎样做呢?既要正面纠正嘲笑别人的学生要学会尊重别人,又要鼓励第二小组的学生自我反思,找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二、充分利用教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重要支柱,教师作为直接的领路人,应当将爱国主义作为德育教育的重点。我可以利用教学中《科学家这样做》的故事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阅读或听学生讲三年级上册《科学家这样做》—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远赴重洋、科学救国的故事,在1910年9月竺可桢赴美求学,1918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完成学业,满心希望地踏上了归国的轮船。他满怀一腔爱国热血,归心似箭,不断地憧憬着用自己的所学报效祖国,期盼着早日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通过科学家的爱国主义的故事教育学生也要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讀书的理想。

三、利用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我认为“勉强成了习惯,习惯成自然。”小学科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形成的,要经过反复的训练来实现。良好的习惯来源于细节,我们科学教师要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入手。例如:在上课前,教育他们要轻声慢步排队有序进入实验室,然后规规矩矩地坐好;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育他们实验前要有计划,实验时要细致,教育他们爱惜实验器材,教育他们把用过的实验器材放归原处等等;在下课后,教育他们帮老师整理并收好实验器材,并摆放好实验桌椅等。这些细节和这些点滴,一开始都需要教师的严厉要求,平时发现不良习惯,就要时时刻刻提醒,还要注意循序渐进,并要贯穿始终,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上科学课中不仅仅能学到科学知识,而且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一生都受益。

四、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任何一个人都不能作为个体而独立存在,人是社会的人。而要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社会和人际关系必须具备一个健全的人格,必须拥有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我们科学教学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大大缩小了学生之间的距离,便于沟通;在评比时以小组为单位,使学生产生集体荣辱感,增加合作意识,逐渐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在成果展示时以小组为单位,比如:教师在教学《用纸造一座桥》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比一比哪一组想到的办法最多,最后请每一组都进行展示,这样既注重小组的作用又展示了个体。这种教学方法,既达到了科学教学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团结合作与互助的精神,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五、利用教材,开展爱护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爱护动物和植物,保护大自然,否则,人类将受到严重的惩罚。在教学中我经常对学生进行环保和尊重动物生命的教育。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地球家园有什么》时,教师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我们的地球家园,然后说一说,比一比,通过这些活动教育学生要爱卫生,不能乱扔垃圾,要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例如,通过视频播放由于人类乱扔塑料袋,造成白色垃圾污染,同时一些小动物误食塑料袋之后死亡的消息的现象,让学生在班内开展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教给学生怎样垃圾分类,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又如,在学习了《食物链》一课之后,我让学生自己体会任何一种动植物都有它们存在的道理,都有生存的权利,我布置学生做了一次“珍爱生命,爱护动物”的手抄报,培养孩子的从小爱护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保护我们人类的思想。

六、利用科技活动中渗透德育

我们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例如在观鸟培训活动中,向学生讲述白头翁关爱幼儿的故事。每当下起雨来,“白妈妈”会在第一时间来到鸟窝,把她的孩子罩在下面,而自己却被雨水无情地打击着。 每当烈日当头,这位母亲也会从别处赶过来,为小鸟们遮阳。从早晨开始,这只母鸟就会从后面飞一圈,衔来一只只小虫子喂小鸟们。这时它们的爸爸也会找些食物来喂它们。多么可敬的白头翁,这无私奉献的母爱啊。通过让学生感受白头翁关爱幼儿的故事,教育孩子也要懂得感恩教育。

科学作为一门科学启蒙教育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切记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简单的说教,而应根据教学内容挖掘德育因素,将德育教育渗透点自然安排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所以我们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挖掘德育教育素材,努力争取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科学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是一个长期工程,只要科学教师做个有心人,因势利导,适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相信德育会如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而使学生不仅具备科学技能,同时具有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华强.浅析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知识文库,2017年第24期

广州市从化区教育局城东教育指导中心 黄树勋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科学德育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科学拔牙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