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砗磲产业的社会现状及新产业开发措施研究

2021-06-15 03:38张奕璪于洋
今日财富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养殖制度发展

张奕璪 于洋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日渐重视,目前中国的野生砗磲资源已被全面保护。但是中国在砗磲的增殖、繁育、加工、可持续发展等领域仍存在不足,急需整体的、系统的、宏观的调节。本文对砗磲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剖析,在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新概念——砗磲新产业并加以解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为发展适合当今经济社会的砗磲新产业建言献策。

一、砗磲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砗磲作为一种在我国尚未被开发育苗养殖并且兼具收藏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物种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发展潜力巨大。虽然砗磲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但从中国砗磲保护与养殖的现状来看,发展中国砗磲产业困难重重。提高砗磲的成活率、养殖技术的开发与普及、相关法律的解释与执行等,这些项目的起点都近乎于零。

(一)砗磲稚贝成活率低,投入成本高

首先,砗磲稚贝成活率低,生产周期长,前期投入大。根据詹姆斯库克大学俄耳甫斯岛实验站(JCU)的数据显示,在1987年投放的1亿只不同种类的贝苗中,1997年的平均成活率只有2.48%,其中最高成活率为19.9%,而最低的成活率仅为0.04%。到2010年实验规模扩大到4万亿只贝苗,平均成活率也仅为23.07%。而砗磲养殖最经济的收获周期是六年,也就是说,在这六年中要有持续不断的投入技术与资金。这种苛刻的投资条件使各种中小型企业望而却步,大型企业也无法保证六年内持续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因此非国家支持和大资本投入不能为续。

(二)养殖技术落后,推广范围小

中国养殖技术起步晚,后期发展动力不足。由于中国在七十年代时对砗磲的过度捕捞,导致中国野生砗磲在八十年代就已经消失殆尽。再加上当时的历史局限性和基本国情,导致砗磲产业一直未受到重视。二十一世纪初,中国政府逐渐认识到砗磲的重要性,对砗磲保护政策才有了实质性进展。由于砗磲的生长速率慢,生长年限长,短时间内无法获得成果,且中国目前掌握的相对的成熟技术也仅限于育苗技术,对于后期的养殖、培育、杂交、医疗等环节所需具备的技术不甚了解,获取砗磲相关技术的途径基本来自于西方发达国家,在技术层面缺少自主科技。

(三)砗磲相关法律不够完善,执法难度大

中国砗磲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内容、法律解释与法律执行均尚有欠缺。目前中国涉及砗磲的主要法律法规仅有五部,分别是《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和《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这五部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只有部分条文适用于砗磲,很难将砗磲的保护范围和措施限定明晰,因此在涵盖范围上尚有不足。同时,在法律解释方面不够清晰。如:对于砗磲“制品”没有明确的司法解释、打捞已经死亡的砗磲贝是否属于违法捕捞行为等,这些漏洞也使法律执行受到阻碍。因为上述漏洞的存在,使执法机关在执法时,对于此类违法行为无法按照刑事案件处理,只能依照行政法规进行处理。产生的后果就是降低了违法成本,无法起到约束作用。

二、砗磲新产业

要想改变中国砗磲发展上的困境,就要发展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砗磲新产业。而根据目前中国的砗磲发展现状显示,砗磲的生产还没有发展到能形成成熟产业的水平。面对当下产业转型的国内形势,砗磲新产业的形成,要求从开发阶段就符合第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符合消费群体的物质与文化需要。因此,砗磲新产业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持,能保障水产品安全和从业人员持续增收,符合现代产业体系和管理模式,能同时辐射并满足第一、二、三产业砗磲市场需求的,生产效率高度化的砗磲产业形态。

三、开发措施

(一)开发砗磲新产业的宏观措施

砗磲新产业的开发和发展,对于国家而言是一项战略性产业的崛起。因此砗磲产业的发展,要经历养护阶段和开发阶段,且两个阶段是可以存在交叉的。在开发过程中,要以砗磲的文化价值和食用价值为主要开发点,既要有以政府和社会为主导的宏观措施作为砗磲新产业开发的基石和引导,又要有以企业和相关部门为主体的微观措施来执行。

1.推进科研建设。

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科研建设是生产运营过程中技术不断发展的保障。依托科研责任制度,量化科研任务,根据科研项目的难易程度和领域限定科研成果底线。加快科研专利的审批速度,缩短认证周期,提高专利的投产速度,减少更新期间的时间浪费,降低机会成本。培育适应能力强的成贝,杂交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强的贝苗。同时,在加工方面也要进行科研。对于砗磲制品的加工,针对文化价值在有机宝石加工和鉴定方面进行科研;针对食用价值对砗磲制品在保鲜、速冻、即食等方面进行科研。除此之外,还要加快对外国养殖技术的学习,组建砗磲养殖的专业团队,培养出一批能攻关、能科研的技术团队,打破技术壁垒,为日后养殖技术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2.完善法制建设。

法制建设的完善主要立足于三个方面:法律颁布、法律解释和法律执行。在法律颁布和法律解释上,要以全面、精准的调研结果为基础,广泛听取市场需求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法律内容,要覆蓋砗磲养殖、开发、增殖放流、加工、运输、科研、售卖等各各环节。包含的法律解释也要全面、科学,符合市场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执法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对于砗磲捕捞没有统一的行政处罚法规导致无法形成一个完善的执法机制。在法律执行上,应以执法部门为主导,明确部门责任,避免出现“执法重叠”或“真空地带”的情况出现,重点解决违法成本低、检测鉴定困难大和“罚”“犯”不对等的问题。

3.基础设施建设。

从政府角度上看,政府要推行有助发展的财税政策,一是减免一定的税负,侧面降低砗磲新产业相关企业的运营成本。二是设置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专项资金涉及的种类要以相关调研为基础,尽量避免“一款多用”或“无款可用”的情况发生。三是推行砗磲新产业补贴政策。对于补贴政策,政府的关注点不是在现有资源的利用上,而是在增殖放流和创新型生产方式上。其主要原则是在养护好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促进现有资源合理配置。

从社会角度上看,金融行業可以设立砗磲专项基金,配合政府的财税政策进行金融活动,发展投资经济。对于保险行业而言,可以根据砗磲相关企业和相关机构的需要,开发相关保险种类,为砗磲新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关于环保行业,则主要致力于珊瑚礁的修复和水质的提高,营造出最适宜砗磲生长的自然环境和半自然环境,为砗磲的增殖放流和自然环境下的繁殖与生长,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

4.革新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的革新,是砗磲新产业的根本,是“新”的根源。关于制度建设,主要是建立租金分类制度、贷款还款制度、个体责任制度和责任监察制度。

租金分类制度主要是针对生产用地的租用而设立的制度。对于大规模生产作业的生产用地,现有的投标租用等方式容易增加各企业间的竞争,间接增加发展成本,不利于砗磲新产业的开发和发展。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在对企业技术进行测评后得出货币化数值,用货币化数值按一定比例替代一部分租赁费用,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区的租用成本。同时还可以采用分类租用等方式,如:仅用于给政府、国家单位或根据国家战略进行生产的用地,可大幅度降低租用价格;区分科研用地、养护用地和商业用地的价格;在定价上采取高额定价,但生产租用时仅需要支付定价的百分之几,若出现转卖转租等情况则需要一次性补交定价的剩余金额等,这些做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生产区租赁成本高等问题。

贷款还款制度主要是针对企业资金周转而设立的制度。砗磲新产业的开发前期,资金需求较大,且产出较慢。根据当前技术水平预估测算,砗磲养殖最经济的收获周期是六年。也就是说,在这六年中要持续不断的投入技术与资金,因此非国家支持和大资本投入不能为续。这种苛刻的投资条件使各种中小型企业望而却步,即使是大型企业也无法保证六年内持续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因此,为扶持新生产业的发展,在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要建立宽容的、积极的贷款制度,使企业在发展前期站稳脚跟。可以通过弹性还款、最低金额还款、降息免息还款、技术还款等优惠制度,对企业发展进行支持。对暂时无力还款的企业予以宽容,采用“先欠后补”的的形式弹性还款,或在应还账款的基础上按比例设置最低还款金额,或凭借当技术的进步进行货币化评定后,以鉴定结果替代部分还款金额。

个体责任制度主要是针对科研机构和生产机构的成果而设立的规定制度。对生产机构设定最低生产量,防止出现骗贷、产量造假等情况出现,让国家的优惠政策取得能看到的实实在在的回报与发展。对科研机构设定最低科研成果,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入手,与工资薪酬、高额奖金或级别相挂钩。由于科研的未知性,在实施个体责任制度时,对于未完成的科研项目可以弹性执行。

责任监察制度主要是针对专项资金、补助的发放和使用过程,及每年成果的验收而设立的制度。责任监察制度可以有效防止国家专项补贴在发放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层层剥皮”现象,也可以进一步检验专项资金和补贴金额的数目大小和名目的设立是否合理,使补助与资金随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促进补助和专项资金的结构优化升级,也使责任监察制度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改革。

(二)开发砗磲新产业的微观措施

以企业和相关部门为主体的微观措施,主要是以砗磲的文化价值为抓手,以其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为表现形式,最终实现砗磲的经济价值。

由于砗磲在我国特殊的生长经历,能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环保行业认识的不足和可持续发展产业发展的不足。对此,从环保部门和宣传部门的角度上看,可以赋予砗磲特殊的环保含义,让砗磲作为海洋濒危物种的养殖代表生物。由于砗磲的外形简洁,结构匀称,从艺术角度看,用砗磲的形状制作相关组织或活动的标志,让砗磲成为环保的代名词,标的准确,导向鲜明,能让大众一目了然的理解其中的海洋环保含义,为未来中国的环保事业和可持续发展起到宣传作用。同时,渔政部门可以设置“砗磲自然恢复期”,让砗磲在自然环境中自我修复,安然繁殖,为日后的开发与养护打下基础。

从企业角度上看,企业对砗磲的开发利用更具有灵活性。在砗磲的开发阶段,可以从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两方面入手,以文化价值作为宣传手段,对砗磲进行全方位多元化的开发。砗磲的消费市场目前主要在日本和我国台湾, 在中国大陆也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但由于在我国北方,对砗磲的认知程度较低,因此北方市场潜力巨大。且北方的文化底蕴深,可以通过砗磲的“君子文化”、“帝王文化”等进行宣传,使产品理念符合北方的文化底蕴。通过文化体验馆、养殖体验馆、砗磲博物馆等形式,赋予砗磲文化特征,产品形式可以是珠串饰品、吊坠、把件、摆件、茶杯等传承已久的中国特色物品,产品设计以高端奢侈品为主,以中国元素为设计主题,在包装上体现儒家、佛家等中国传统文化,以此扩大砗磲壳艺术品的销售范围。通过“药膳文化”,对砗磲食品进行加工售卖。食品形式要包含即食、鲜食、熟食、成品礼盒等多种形式,产品设计也要在中、高端市场均有涉及。对于砗磲壳的废料,可用于建筑、美妆、颜料等行业,或投放在珊瑚礁生长区,对珊瑚礁的生长和加固起到积极作用。对于砗磲肉的加工边角料,可进行提纯、萃取等加工,制成调味品等副食材料,或经过腌制、晾晒等制成富含营养的动物饲料,对中国的食品安全从喂养饲料的角度提供帮助。

(作者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大连海洋大学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称:中国砗磲产业开发及创新经营的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X202010158185。

猜你喜欢
养殖制度发展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 加快推进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特种养殖需做好市场研判
种植养殖 一技在手 轻松赚钱
区域发展篇
某些单位的制度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