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学资源选择与实践应用

2021-06-15 08:16邓飞白兰谢费斯
高教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体系化中国故事选择

邓飞 白兰 谢费斯

摘  要:将发生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的人物故事作为教学资源运用到思政课教学早已有之,但在教学中多是以碎片化的方式呈现,在一堂课中运用到多个类型的中国故事资源,从故事叙述与人的认知角度来看,多而散的故事叙述与体系化的故事叙事相比,后者更能够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所叙述内容的印象与记忆,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教学中,体系化的选择和融入中国故事,通过知识点与故事的串联,将理论与故事呈现相结合,达到了在传播中国故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在学习知识中塑造信仰的双重效果。

关键词:中国故事;体系化;选择;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01-0020-04

Abstract: Applying Chinese stories as teaching resource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has long existed, but there is no systematic presentation. Systematic story teaching which can help to deepen people's impression and memory of the narrated content. And it is a better way to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and build their belief by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stories with knowledge points in the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Introduction Course.

Keywords: Chinese story; systematization; selection; application

在思政课教学中运用故事叙述手法以及将相关故事资源作为教学辅助手段是思政课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故事的真实性、客观性以及哲理性等都是教学相关内容和知识点的重要佐证和补充,究其原因,一方面思政课本身是知识教育与认同教育的统一,理论知识必须要以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有说服力,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而人本身就是实践的人,社会的人,真实有血有肉的人;另外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正因为身边的一切都是真实可感的,用生活化来话生活,将生活的真实与思想的高屋建瓴相融合,才能引起学生思想共振。

一、讲好中国故事的基本内涵及其资源的选择途径

(一)讲好中国故事基本内涵

中国作为泱泱大国,不仅有着5000多年的从未中断过的华夏文明与传统文化,更有着在波澜壮阔的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的奋斗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从时代命题和时代使命的角度来看,讲好中国故事的内涵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讲好中国故事必须要做到把中国故事“讲得好”与“讲好的”中国故事的相统一。所谓把中国故事“讲得好”就是要通过聚合故事资源、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技术手段等方式具象化、哲理化、趣味化的传播中国故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所指出的:“办好思政课,需要与时俱进,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統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所谓“讲好的”中国故事就是思政课教师要通过调研、实地访查、资料收集、内容提炼等手段,挖掘优质中国故事教学资源,将中国故事与思政课教学相融合,以优质的中国故事资源驱动思政课教学向着启发性教育转变,在讲解中国故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

第二,讲好中国故事必须要让受教育者“好评”。评价中国故事是否讲的好,最终的评价主体应该是受教育者本身,受教育者是否听清、听进、听懂继而入脑、入心、化行,都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听清、听进、听懂是前提,入脑、入心、化行是归宿,因此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学设计之前,就必须要坚持做好学情分析、学生主体分析以及学生访谈调研,只有如此,才能有助于推进讲好中国故事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内涵式发展——建立师生融通、需求融通、生活融通的课程话语体系。

第三,讲好中国故事还要让学生“好讲”中国故事。在新时代的中国,讲好中国故事绝不仅仅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国公民个人都应共同发力的系统工程,教育者把中国故事讲好是给学生以“鱼”,而更重要的是让受教育者能够自己独立表达出“中国故事”,即要“授之以渔”,让受教育者成为中国故事的学习者、认同者和二次传播者,思政课教学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在教学中更应该从思想、行动和措施上注重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的培养,这是对时代命题和时代使命回答的最好答案。

(二)中国故事资源选择途径

要在思政课中讲好中国故事,前提必须要有大量的中国故事资源,当前,除思政课教师自己建立的网络课程之外,在国内还尚未系统建立以中国故事资源为主题的资源库,中国故事资源虽然多以碎片化方式呈现,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相关资源的整合和搜集,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故事资源已经呈现出了从碎片化资源向系统化资源发展的趋势,一批专题式、体验式、视听化的网站在近几年迅速发展,为中国故事教学资源的挖掘、收集和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专题式中国故事教学资源,即以某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或某一段重要时期为内容,集中呈现在这个事件或时期内中国发生的典型故事、新闻报道、人物传记、短视频等资源,专题式是当前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比如人民网在2018年、2019年先后推出了“跨越70年中国的故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看改革开放40年”等专题栏目,以及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与光明网也曾推出“用短视频讲好中国故事——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以中国故事为主的专题记录片等,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的《中国符号》。

2. 体验式中国故事教学资源,即在利用新媒体技术、VR技术、360度观景技术等基础上,采用虚拟体验的方式,集合声、画、虚拟与现实一体式的体验式教学资源,目前相对比较成熟的相关资源网站包括光明网的“新时代党建思政教育数据库”、共产党员网的“网上展馆”以及央视网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网上展馆”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网上展馆”等,体验式教学在智能化、信息化的技术辅助下,更加具有感染力、震撼力和吸引力。

3. 视听化的中国故事教学资源,即以图像、影音等为呈现方式的中国故事教学资源。以影音为主的资源就比如在电视节目或在听书app中的视频、声音等文件,诸如百家讲坛中的《党史故事100讲》《先秦诸子百家》《中国空军故事》《我们的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语”近人》等,在以图像为主的资源则包括人民网“图说中国”栏目、全历史的中国栏目等。

二、将中国故事转化为思政课教学资源原则与方法

(一)将中国故事转化为思政课教学资源原则

在思政课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就必须要把中国故事资源转化为思政课教学资源,转化的过程是对前期收集的中国故事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创新应用,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坚持真实性的原则。真实性既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中国故事是真实的,不是虚构的,更不是捏造的,真实的故事必然有着推动其形成的真实之源,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将中国故事资源应用到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真实的故事讲出真实的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精神,即通过真实事件的现象去帮助学生探索故事背后的实质。

第二,把握好艺术性原则,讲好中国故事离不开思政课教师对“故事叙述”客观规律的把握,故事叙述语言讲求“寓意深刻、情节感人、人物塑造”等表现形式,而这就离不开叙事者在对客观描述基础上的艺术性创造,其运用情况决定了叙述风格和叙述效果,艺术性的表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思政课教学的刻板单一、亲和力不够等问题,让思政课教学变得更接地气、更具有感染力。

第三,应用于实践的原则,在思政课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最终落脚点应该是学生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实现,知识学习是最基本、最基础的,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则是更高层次的追求,在讲好中国故事过程中,要努力将故事中的人物或事件中的典型做法、典型经验、典型思维、典型模式、典型智慧等提炼为可以被学生指导自己生活实际和成长成才的思维工具,在启发教学中提升学生把握社会、把握时代与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选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思维能力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最直接体现,青年时期是培养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善于把握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善于把握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3]

(二)将中国故事转化为思政课教学资源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积极倡导者,从他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实践中很好地诠释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其中所采用的一些方法,对于思政课教师在将中国故事转化为思政课教学资源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第一,接地气选材。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墨西哥、法国等国家演講时采用了接地气式的中国式文化和当地文化结合方式,例如中国教练和墨西哥跳水队的故事、引用“拿破仑‘新狮子论”等系统阐述了中国外交的义利观,所采用的故事资源中既包括了中国特色,也运用到了所访问国家的本土文化,因而也更接地气,更符合当地人民的接受心理,对拉近距离、提升传播效果起到了很好地促进作用。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可以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故事案例,以身边事、身边人;同城事、同龄人;本土事,本土人等资源融入到思政课教学的知识点、难点、重点当中,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方式拉近与学生距离,让思政课更有态度、温度、厚度,让学生愿意听、听得懂、懂得思、思而用。

第二,迁移式用材。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讲话时将自己的青年时期上山下乡时读书的故事分享给所有学生,并在“从30里借书到30里讨书”[4]的整个故事讲述中融入了对青年希望,让不少在场的师生都印象深刻。习近平总书记所讲述的故事主题聚焦,通过对自己青年时期学习经历的讲述来影响新时代青年的未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个人成长经历为广大青年的学习成长带来无尽动力。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除了要努力将中国故事中的人物、事件等所蕴含的中国精神讲给学生听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中国故事中的中国精神来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实现从“外在塑造”到“内在塑造”的转化,即在中国故事中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并超越“故事”,将故事中的榜样力量转化为自我成长力量。

第三,情感化美材。1990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通过对《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的情感升华,写下了《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其中“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等等不胫而走的铿锵词句,真切表达了对焦裕禄精神的深情赞颂和作者自己爱民为民、责任担当的感人情怀。[5]通过以情感来升华对故事的理解,这种方式有助于让中国故事更好地走进受教育者的内心,驱动受教育者的情感认同,即“关注传播对象深层心理系统及运用情感机制,利于达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对象对中国故事之理解、接受及认同。”[6]

三、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学设计实践与应用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知识点的教学案例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内容涉及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目标要求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基本内容,该节内容与青年大学生贴近性比较强,可用案例资源较多,但是该节内容理论性也比较强。

为了达到趣味性与学理性的统一,本节内容采用信息化教学为主线,设计包括设置假象人物、假象故事情节、创设情境体验、游戏体验、闯关互动问答等形式在内的教学过程。方法上采用了以教师布置任务,师生研讨等方式完成学习及相关案例的讨论;运用信息技术营造教学情境,设疑导入,激发兴趣;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地表达,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

故事设计以十八洞村村民小王的来信为导入,将学生带入更为深刻的故事情境中来,引起学生兴趣并引发学生从对相关问题的基本思考;学生阅读“十八洞村”小王的来信,并思考如何帮助小王以及十八洞村实现“脱贫攻坚”,在这一过程中引入“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环节”知识点,并讲解精准扶贫十六字方针相关内容以及“脱贫攻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加深学生对“脱贫攻坚”等知识学习;在脱贫攻坚基础上,结合“小康社会”的前世今生,分析何为“全面”,并依托“小王及其村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努力,帮助学生掌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意义、目标、任务等。

整个课程教学以“故事性叙事”的形式,假设人物、虚构故事等方式让学生针对所创设的故事情境进行分析,采用视频教学、网络教学、案例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确保每个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做到以学生为主,教师更多处于引导、启发的位置,让学生对重难点有较清晰的认识。在教学中通过引出“连连看”游戏,让学生展开体验性学习和情境学习,把“故事性叙述”引向知识点。利用H5游戏加深学生对“十六字”方针的认知。

(二)“全面深化改革”知识点的教学案例

全面深化改革内容涉及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总目标、主要任务等知识内容,该节内容与青年大学生贴近性相对较弱,可用案例资源较少,且内容理论性很强。因此,为了贴合学生实际,教师以2019年湖南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及首批100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目录表为故事的背景,以大学毕业生小李开公司的“只跑一次”故事为切入,假想故事情节:大学毕业生小李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决定毕业后创业,创办自己的现代化企业,以大学毕业生小李开公司的“只跑一次”为切入,以3D互联网办事大厅为媒介,延伸到大学毕业生小李的企业研发、销售、税收、证照办理等各个方面,融入“全面深化改革”所给人民带来的福利等知识,引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意义及任务等知识点,帮助同学们加深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解。采用故事叙述方式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和疑问,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地表达,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

课程教学牢牢把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对“网络虚拟体验”“学习通互动”等使学生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我们的改革历来就是全面的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当前我国要突破阻碍发展的顽障痼疾,必须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要统筹兼顾、协同配合,攻坚克难、勇立潮头。

(三)“中国战‘疫”故事的教学案例

以“中国战‘疫”故事为素材,采用“激趣+驱动+体验+反思”的四位一体创新教学方式,讲好思政课。

激趣:用细节激发学生的兴趣。以火神山、雷神山两所医院的短期建成为开篇,在谈到中国速度基础上,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思考,通过创设“你没有注意到的细节”“你知道火神山的大黄、小黄和小小黄吗?”等话题作为课程导入,从方舱医院的选址、装配、零部件标准化、插座等每一个小细节进行详细的讲解,在让学生对中国基建速度有所钦佩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国速度背后的秘密的兴趣。

驱动:网络课堂也有别样互动。利用腾讯课堂的“答题卡”功能,推出了“以‘读攻毒”的战“疫”故事阅读闯关活动,将“潇湘家书”“方舱医院趣事”“‘无双国士钟南山临危受命”“疫情不散、婚礼不办”“4万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最美逆行者”以及“日常防护常识”等战“疫”故事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在阅读答题中学习知识,提升科学素养和爱国情怀。

体验:感受战疫中的语言力量。将疫情期间的一句句的感人话语原音进行剪辑,编辑成一套完整的“最美战‘疫语录”,播放给学生听,用声音来感染学生,加深学生对中国战“疫”精神的认识与理解,补足学生精神之钙,筑牢学生信仰之基。

反思:制度自信走向制度自觉。紧扣“从大国战‘疫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主题,从国内疫情“最吃劲的时候”讲到“有序的复工复产”,从“国内疫情的应对”讲到“国外疫情的发展”,从“个人防护”讲到“全民战‘疫”采用横向与纵向对比手段,立体式呈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帮助同学们认识一个真正的中国,让同学们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激励青年学子要在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更加自觉和主动作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09.

[2]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N].2020-3-18.

[3]中共教育部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重要思想大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1

/2017/0908/c40531-29522756.html.2017-09-08.

[4]聆听习近平讲过的11个故事:如何当一名好干部?[EB/OL].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xuexi/n/2015/0724/c385474-27353349.html.2015-07-24.

[5]高昌.习近平同志《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解读[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n/2014/0320/c64387-24690768.html.2014-03-20.

[6]徐明华,李丹妮.情感通路:媒介变革语境下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转向[J].媒体融合新观察,2019(04):14-1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湖南省社科基金教育学专项课题“讲好中国故事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及应用”(编号:JJ193955)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邓飞(1987-),男,汉族,河北邢台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猜你喜欢
体系化中国故事选择
加快推动企业级SaaS云服务体系化发展
浅谈我国民法立法的体系化与科学化问题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飞机燃油系统对多路输入信号源选择的方法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应用
论审核评估视角下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构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
企业文化体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