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JB5000A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实施要点

2021-06-16 09:35张昱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1年7期
关键词:供方质量保证项目组

张昱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北京市 100190)

1 引言

过程可视是现代管理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通过对研发、采购、生产和集成过程的可视化,可以了解进度、质量和成本状况。基于这些了解,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且建立达成目标的信心。

软件研发的过程可视很难有效实行,主要原因如下:

(1)软件研发主要是人的劳动,凡是涉及人内在的东西(例如:研发人员对需求的理解、对技术的掌握和对管理的认可程度等)都很难获得准确的了解——即便获得一些了解,也难以评价其对软件项目整体的影响程度。

(2)软件研发过程包含了多次概念转换,可执行文件和配套文档是最终产品,需求、设计和代码是软件的概念模型,人们看不到也理解不了可执行文件的实际运行情况,只能通过需求、设计和代码间接地了解。

(3)软件是人类劳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新事物,没有相关行业的管理方法可以直接使用。

GJB5000A 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过程域(以下简称:PPQA 过程域)贯穿软件研制的整个生命周期,呈现所有过程活动和主要工作产品的质量状况,管理人员通过这一可视化视角,得以透视软件研发的“黑匣子”,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并预期未来的发展趋势。

2 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的目的及要求

在GJB5000A 标准中,PPQA 过程域的目的是:“使员工和管理者对过程和相关的工作产品能有客观深入的了解”。为达成目的,要实现两个专用目标,即:“专用目标1,客观地评价过程和工作产品”;“专用目标2,提供客观深入的了解”。

高质量的过程活动是交付高质量工作产品的保障,高质量的中间工作产品是交付高质量最终工作产品的前提。通过形成评价,获得对过程活动和工作产品的可视化;通过分享评价,促进项目组尽早确认和解决问题,并向利益相关方呈现项目的质量状况。图1 表示了PPQA 过程域的专用目标、专用实践及相关角色的信息交换关系。

在GJB5000A 标准中,还通过PPQA 过程域提出了一些更具体的要求:

2.1 必须依据事先约定的过程说明、标准和规程形成评价

引入过程说明、标准和规程是为了规范研发活动和工作产品,过程说明、标准和规程代表了利益相关方和项目管理者对项目工作的预期。质量保证人员客观地评价项目组是否依据过程说明、标准和规程开展了工作,并将未遵循的事项记录和呈现出来,促进解决未遵循事项,从而确保项目组的工作始终不偏离预期。

2.2 必须客观地形成评价

评价过程活动与工作产品必须摒弃主观意识的干扰,能够通过主观意识干扰客观评价的因素有很多,此处主要指业务能力和功利思想。为了达成客观的评价,GJB5000A 标准提示要从独立性和准则入手:质量保证人员的组织独立性在某种程度上规避了外界人为干扰,评价准则则有助于评价人员和被评价人员之间达成对评价内容、依据和结论的一致理解。此外,质量保证人员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组织具有良好的质量评价氛围,也是形成客观评价的保障。

图1:GJB5000A PPQA 专用目标、专用实践及相关角色的信息交换关系

2.3 必须确保解决评价产生的不符合项

质量人员将评价结果文档化为评价报告和不符合项列表。质量人员应跟踪这些不符合项,并确保它们得到解决。PPQA 过程域的子实践中提到,不符合项的解决方式有三种,即:“改正不符合情况;修改不适用的过程说明、标准和规程;获准不处理不符合项”。对不符合项的争议由质量保证人员通过独立的沟通渠道上报到项目组的高层领导,直至得到解决。

2.4 必须与同行评审专家共同形成对工作产品的评价

质量保证人员和同行评审专家均对工作产品做出评价,两者的活动有部分重叠。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质量保证人员侧重于检查评价工作产品的形式,并跟踪确保包括同行评审问题在内的所有问题得到解决;同行评审专家直接评价工作产品的内容相对于需求的一致性,以及工作产品之间的一致性。

3 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的实施要点

质量保证人员的工作成效体现了组织对过程改进的决心和整体效果。当一个组织的过程活动出现特别明显的弱项或者工作产品出现较多问题时,如果质量保证人员未能及时反应这些问题,那么说明PPQA 过程域的执行存在评价不充分的问题。许多经验表明,如果评价不充分,GJB5000A 体系的贯彻实施一般会流于形式。

怎样才能通过PPQA 过程域的实施取得实效呢?如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3.1 恰当选用标准规范

在项目策划阶段,质量保证人员与项目组共同确定和剪裁适用的标准规范。项目组除了需遵循GJB5000A 标准和组织上要求遵守的其他过程说明、指南、规范以外,可能还会采用军用软件研制和业务领域相关的标准规范。在质量管理体系、文档格式、项目策划、供方管理和项目验收等方面,都有适用的国军标可供采用。选用标准规范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恰当选用,使得组织质量目标、用户质量要求和项目组管理水平协调一致。

3.2 过程和产品的评价方式有所不同

GJB5000A 标准要求“对照适用的过程说明、标准和规程”客观地评价“所指定的已实施过程”和“指定的工作产品和服务”。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对过程和产品的评价方式略有不同,概括为:

3.2.1 直接作用于过程,间接作用于产品

质量保证人员直接评价过程活动;通过评价工作产品相对于过程说明、标准和规程的遵循性,同时促进和确保同行评审、软件测试等验证活动的有效执行,从而间接地评价工作产品。过程和产品的质量状况均由质量保证人员记录和分析,并分享给利益相关方。

3.2.2 定期评价过程,及时评价产品

质量保证人员通常在过程中周期性地评价过程活动;通常在工作产品完成时、交付前、评审前和里程碑节点及时评价工作产品,至少应在交付前和评审前评价工作产品。

3.2.3 全面评价过程,抽样和增量评价产品

质量保证人员对过程活动的遵循性必须形成全面、客观、深入的评价;对工作产品可以按照准则抽样和增量评价。

3.2.4 慎重裁剪过程检查单,鼓励裁剪产品检查单

实施GJB5000A 的组织希望各个项目按照组织定义的过程开展活动,项目组采用的过程活动在组织内部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因此可以沿用组织推荐的过程检查单或借鉴其他项目组使用的过程检查单。每个项目产生的工作产品与行业要求、业务特点和技术路线密切相关,使用通用检查单或借鉴其他项目的检查单往往不能有效评价本项目的工作产品,因此质量保证人员应该依据工作产品的特点对组织级工作产品检查单进行必要的裁剪,删掉不适用的检查项,增加符合产品特点的检查项,使得评价有效。

3.3 使用工具记录和交流质量记录

涉及PPQA 过程域的软件工具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不符合项的跟踪管理工具,一类是质量报告的流转工具,也有将两类应用合并起来的工具,其中有些工具是开源或免费的。使用这些工具能够在不符合项的跟踪管理和质量记录的交流沟通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 设置组织级质量保证人员

PPQA 过程域的共用实践2.9 要求“客观评价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过程对其过程说明、标准和规程的遵循性,并处理不符合项”。很多组织据此设置了组织级质量保证人员,以监督和评价项目级质量保证人员的工作。在实际运行中,为使组织级质量保证人员发挥更大的作用,除了安排他们评价项目级质量保证人员的质量保证计划、质量保证总结报告和质量保证活动外,通常还请他们参与和评价组织级过程改进活动。

3.5 以各级质量保证人员作为过程改进的中坚力量

组织应该把质量保证人员定位为过程改进的中间力量,要求并帮助他们做好如下几点工作:

(1)协助项目组开展管理策划;

(2)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随时提供管理咨询;

(3)协助项目组分析不符合项产生的原因,共同拟定纠正措施;

(4)协助软件项目负责人和测量与分析人员分析质量数据;

(5)与项目组分享管理经验;

(6)在项目组之间横向对比和分析质量情况;

(7)协助EPG 组收集最佳实践;

(8)协助组织建立积极、协作和共同担当的质量文化。

4 GJB5000A二级的过程活动检查要点

本章提出了针对GJB5000A 二级7 个过程域的过程检查要点。GJB5000A 二级实施单位可以基于本单位的过程改进方针、过程改进计划和实施项目特点,以此为参考,扩充和完善成为适用的PPQA 过程活动检查单。

4.1 需求管理检查要点

4.1.1 理解需求

(1)识别需求的提供者。

(2)与需求提供者建立积极有效的沟通。

(3)依据需求接收准则“接受”或“拒绝”需求。

(4)向需求提供者确认对需求的理解,确保达成了共识。

(5)形成文档化的需求,与需求提供者共同评审需求。

4.1.2 承诺需求

(1)项目组主要成员以参加评审的方式正式承诺需求。

(2)项目组其他成员以参加需求培训等形式承诺需求。

(3)项目组以实现需求为目标开展策划和工程活动。

4.1.3 管理需求变更

(1)分析并评估需求变更的影响。

(2)履行需求变更的手续。

(3)相关人员知悉需求的变更内容,并一致性地变更相关工作产品。

4.1.4 与需求保持一致

(1)建立和维护需求跟踪矩阵。

(2)标识未分析、未设计、未实现和未测试的需求,做出说明或采取措施。

(4)发现、记录并解决各项工作产品与需求之间的不一致。

4.2 项目策划检查要点

4.2.1 开展研制策划

(1)根据项目特点确定生命周期模型。

(2)基于需求进行工程产品和过程活动的WBS 分解。

(3)初步确定技术途径,初步识别新研、改造、外购和重用的配置项、构件和模块。

(4)按照规程估算,至少得到规模、工作量和成本的估算值。

(5)划分阶段和里程碑,标识关键路径。

(6)制定利益相关方跟踪计划。

(7)制定评审计划。

(8)制定数据管理计划。

(9)制定关键资源计划。

(10)识别技术和技能要求,制定培训计划或提出培训需求。

(11)识别和记录风险。

(12)编制软件开发计划书。

(13)按照估算值和WBS 分解编制研制进度表(甘特图)。

(14)与相关人员协同开展项目策划与计划评审。

4.2.2 开展测量分析策划

(1)与软件项目负责人共同确定测量目标与测量项。

(2)确定采集与保存信息的方法。

(3)确定分析测量项的方法。

(4)编制测量与分析计划。

(5)编制测量与分析活动进度表(甘特图)。

4.2.3 开展配置管理策划

(1)识别配置项。

(2)定义基线。

(3)明确三库(开发库、受控库、产品库)的位置、结构和权限。

(4)明确三审核(功能、物理、配置管理)的责任人和时机。

(5)编制配置管理计划。

(6)编制配置管理活动进度表(甘特图)。

4.2.4 开展质量保证策划

(1)确定评价的依据和准则。

(2)根据需遵循的标准规范选择或制定过程检查单。

(3)根据需遵循的标准规范与项目特点选择、制定和裁剪工作产品检查单。

(4)策划过程检查和产品检查的内容、时机。

(5)编制质量保证计划书。

(6)编制过程和产品审核活动进度表(甘特图)。

4.2.5 承诺项目计划

(1)项目组成员充分讨论并承诺项目计划。

(2)项目计划经过审核和评审,由项目负责人批准发布。

(3)项目计划变更时,项目成员重新做出承诺。

(4)项目计划变更时,重新进行了审核、评审和发布。

4.3 项目监控检查要点

4.3.1 掌握项目情况

(1)项细化近期工作安排。

(2)项每天用5 到10 分钟填写日报。

(3)项每周或双周召开一次项目组内部例会。

(4)项每月向高层汇报项目进展。

(5)项每个里程碑召开一次由高层主持、利益相关方参加的会议。

4.3.2 发现和解决问题

(1)项跟踪风险变化,实施缓解或规避风险的措施。

(2)项记录评审中发现的问题。

(3)项在报告、例会和会议中发现问题。

(4)项对照开发计划和进度表发现偏差,重大偏差转成问题。

(5)项通过测量分析报告发现问题。

(6)项记录和分析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7)项跟踪问题纠正措施的效果,确保有效解决了问题。

4.4 测量与分析检查要点

4.4.1 采集与分析测量数据

(1)按计划采集测量数据,得到真实、完备和完整的测量数据。

(2)组织相关人员共同分析测量数据,形成测量分析报告。

4.4.2 交流与分析测量结果

(1)管理、交流和讨论测量分析报告。

(2)向高层与利益相关方汇报测量分析报告。

4.5 配置管理检查要点

4.5.1 建立和管理基线

(1)按照配置管理计划建立配置库,分配和维护访问权限。

(2)管理配置项出入配置库。

(3)建立和发布基线。

4.5.2 保持基线的完整性

(1)记录基线与配置项的状态变化,定期通报最新状态。

(2)定期备份配置库。

(3)按照配置管理计划开展配置审核,解决审核中发现的问题。

4.5.3 管理变更

管理配置项和基线的变更。

4.5.4 发布产品

按照相关规程发布产品。

4.6 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检查要点

4.6.1 检查过程活动

(1)在执行中检查过程活动,记录不符合项。

(2)参加项目例会和进展会议,记录问题。

4.6.2 检查工作产品

(1)增量检查或评审前检查工作产品,记录不符合项。

(2)参加同行评审,记录问题。

(3)参加走查和测试,记录问题。

4.6.3 跟踪解决问题

(1)与项目组交流不符合项。

(2)跟踪问题和不符合项的处理,直至得到解决。

(3)必要时将不符合项上报高层管理者,直至得到解决。

4.6.4 记录和分析质量情况,形成质量评价报告

(1)协助采集和分析质量数据。

(2)按计划编写质量评价报告。

4.7 供方协议管理检查要点

4.7.1 签订并维护供方协议

(1)确定有外包或外协的必要,列出需从供方获取的产品/

产品部件清单。

(2)按照国家、行业和单位制定的准则选择供方。

(3)分析供方存在的风险。

(4)按照需方有关规定签订双方认可的供方协议。

(5)供方协议明确了需方的责任和利益。

(6)管理供方协议。

(7)按照准则变更供方协议

4.7.2 执行和满足供方协议

(1)按照供方协议执行协议事项。

(2)监督供方执行协议事项的主要过程活动。

(3)按照需方有关验收规程验收供方提供的产品.

(4)按照移交计划交接供方提供的产品和配套服务。

(5)评价供方对协议的执行情况。

5 结语

质量保证工作既要有广度,也要有深度,更有必要在项目组过程管理能力提高的同时不断发现问题,指出改进方向,保持评价的有效性。质量保证人员开展检查和形成评价的根本目的是让大家守规则,守规则才能产生高质量的工作产品。质量保证人员不仅要做规则的检查者和守护者,更要积极做规则的建立者和传播者。

猜你喜欢
供方质量保证项目组
田湾核电站运行阶段质量保证分级管理
焊接技能评定过程中的质量保证要求
CSCO生物统计学专家委员会RWE项目组简介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adiol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 cycles with single blastocyst embryo transfer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项目组管理实践
中国船级社大力推进海外供方认可服务
如何建立供方管理体系
质量保证监查在AP1000依托项目中的应用
供方体制应尽快走向市场化
浅析过程方法在采购供方控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