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楚剧的起源与发展

2021-06-16 06:18黄红新
河北画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剧团戏剧艺术

黄红新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楚剧团

楚剧脱胎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折子戏与灯戏,具备表演形式多样、唱腔生动婉转等基本特点,对舞台表演空间的大小要求较低,在近代获得快速发展,逐步从业余的民俗庆典表演演变为职业化或半职业化的楚剧戏班,获得了来自湖北地区农民群体的欢迎与文化界人士的重视。为了促进楚剧的发展与我国民俗戏曲艺术的进步,必须把握楚剧的艺术特征与文化特性,逐步改善楚剧的音乐风格与表演方式,提升此类戏曲节目的艺术感染力与影响力。

一、楚剧的艺术特性与发展历程研究

楚剧是体现湖北地区人民文化传统与生活习俗的特色戏剧文化形式,主要流行于湖北北部的云梦、孝感、襄阳等地区,在清代中叶逐步成型,是由湖北地区劳动人民在庆祝节日时所表演的集体歌舞活动演变而成,受众多集中于湖北地区,早期楚剧的文化主题理解难度较低,较为贴近社会底层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剧目的主要剧情与故事发展方式较为简单、直观,多以民间爱情故事与文化典故作为主要的戏剧表演内容,角色的种类较少,曲调生动而富有野性,能够激发观众的生活热情与鉴赏欲望。进入二十世纪后,楚剧获得了蓬勃发展,获得观众欢迎的经典楚剧剧目增加到二百多个,伴奏乐器数量快速增加,主要有二胡、大鼓、三弦、扬琴等[1]。以黄陂楚剧团为例,黄陂楚剧团在楚剧发展演变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最初成立于1950年,具有较强的地域文化特征,其传统风格主要表现在原创性。随剧团规模不断扩大,黄陂楚剧团成为国营区县级专业团体,1987年更获得“湖北省重点剧团”称号。黄陂楚剧设有《四下河南》、《中秋月》、《焚香》等多种曲目,常年以“谱戏”、“灯戏”、“清明戏”、“贺喜戏”等形式,往返于荆楚乡村集镇,备受民众喜爱。

楚剧的唱腔种类较多,腔调变化速度较快,具备行腔快速、韵律深沉、形式俭朴等基本特征,楚剧中的女腔能够借女性艺术角色的唱词抒发较为强烈的艺术情感,曲调哀婉、悲伤,可改变观众的艺术鉴赏体验。楚剧演员在表演社会地位较高、身份独特的女性艺术形象时,通常习惯于使用能够突出腔调华丽性的四平腔,曲调风格较为优美、动人,节奏舒缓,能够突出唱词的叙事性效果。楚剧的舞台表演形式体现了不同历史时代的特征,具备深厚的艺术底蕴,与现代人的艺术审美理念较为契合,演员在舞台表演过程中通常使用结合了湖北北部地区人民口音的腔调,现代化的楚剧在承袭了传统地方戏剧表演风格的同时,还主动使用了西方乐器演奏出贴近人物性格与心理状态的音乐,让楚剧的艺术表现形式变得更为多样、生动[2]。

二、促进楚剧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措施研究

(一)构建系统性人才培育体制

楚剧演员的培育难度较大,必须学习涉及不同领域的专业性戏剧知识与表演技巧,无法在短时间内起到速成效果,因此现代化楚剧的表演人才培育工作必须从少年或幼儿阶段入手,技能培育时间必须保证在五年以上,让受训学员学习与楚剧舞台表演有关的艺术技能与文化知识,强化楚剧在现代戏剧领域的竞争力与发展潜力。为了弥补楚剧演员与编导团队在文化知识、生活经验等不同方面的缺失与不足,有关部门必须制定较为完善的发展计划,着手构建立体化的人才培育机制,让选择学习楚剧的青少年获得质量较高的教育,合理运用现有的人才储备,为楚剧爱好者营造一个稳定、愉快的艺术创作环境与学习氛围,提升楚剧表演者的物质待遇,重点吸纳具备较强表演能力与学习天赋的少年学员,强化人才选拔机制的运作效果。

(二)调整楚剧的主题与艺术表现形式

为了更好地面向现代社会不同阶层的群众传播楚剧与地方民俗文化,促进现代戏剧表演事业的发展,楚剧编导团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主要的艺术题材进行重新编辑与修改,吸纳贴近现代社会环境的文化要素,推出内容新颖、格式直观明确、能够被观众认识与了解的戏剧表演形式,选择具备一定话题度与吸引力的艺术题材进行创作,以此吸引更多青年人的注意力。楚剧编导人员应当主动观察现实生活,搜集并记录能够用于艺术创作与戏剧表演的各方面文化知识与现代戏剧理论,对戏剧的唱腔持续时间、演员表演动作的幅度做出调整,选择新一代青年人喜闻乐见的主题进行创作,保证楚剧的具体内容能够符合现代青年人的审美观与价值取向。

(三)选择正确的戏剧文化保护措施

黄陂楚剧团虽在1996年再次列入“全省重点联系剧团”,但受自身体制缺陷影响,难以充分发挥出自身丰富资源的艺术张力。由于忽略了楚剧的原产地,导致其传统风格与历史价值未被重视,使其未得到应用的原创价值保护。轻视传统文化,是以丧失传统文化灵魂为代价的。所以,为了达成既定的楚剧艺术保护目标,有关部门应当制定并采用较为合理的剧种保护措施与社会宣传策略,组织技术专家使用信息化设备记录老一辈楚剧表演艺术家所掌握的各项基本表演技能,拍摄能够概括楚剧戏剧风格与经典剧目基本内容的纪录片,记录并整理相关的戏剧表演资料与历史性数据,找出受到湖北地区民众欢迎的重点剧目,并对其进行还原,建立包含不同领域关键性数据资料的在线档案馆与资料库,根据年代、表演方式、参演人数等标准对楚剧剧目进行详细、准确的分类,提升楚剧文化的保存效果,利用3D立体数字模拟技术在计算机中建立数据化模型,还原楚剧表演艺术家所采用的主要表演技巧与艺术风格,以此降低后辈学习楚剧的难度。教育部门应当主动与文化管理部门合作,在中小学开设楚剧学习课程,并投资建立地方性楚剧传播中心与展览馆,为楚剧的传承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了提升楚剧在人民群众中的知名度,必须调整舞台表演节目的质量,选择题材简单、主题新颖的剧目进行大规模巡演,以此扩大楚剧受众群体的规模,满足我国农村地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农村地区居民在节假日有更多免费的戏剧节目观看,政府可出资支持楚剧的下乡巡演,推出全新的便民、利民文化表演项目,让更多人了解楚剧的文化魅力[3]。

三、结语

为了推动作为我国优秀地方戏剧之一的楚剧的发展,吸纳更多有价值的现代化艺术元素,必须选择正确的艺术传承方式,在吸引老一辈楚剧观众的同时,修改楚剧的表演风格,使之能够被更多青年一代戏剧爱好者所理解,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对楚剧中的戏剧文化精华部分进行传播与推广,并实施分类式管理,转化舞台艺术中的各类文化元素,引领新时代地方戏剧艺术的发展与民俗文化的演变。

猜你喜欢
剧团戏剧艺术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纸的艺术
戏剧类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