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课程思政教学重构与实践

2021-06-16 01:22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重构建筑施工

郭 华

(1.湖南科技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2.湖南科技学院 湘南传统建筑与乡村建设研究所,湖南 永州 425199)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精神[1-2],以适应新时代高等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践行教书育人的宗旨,课程思政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大学四年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然而,这一时期学生了解社会的途径有限,看待事物更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这时就要求授课教师在讲授技能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大学生价值的塑造和德育培养。大学本科院校安全类学科与土木建筑类学科交叉的“建筑施工安全”课程与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联系紧密,学生受众面广,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改革具有很好的典型性,应该担任起弘扬安全文化、提升安全意识,引领学生塑造我要安全、工程必须安全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使命。

“建筑施工安全”课程思政教学重构,就是要摒弃原来的课堂教学中唯专业技能知识论,而是将技能知识传授与学生价值塑造紧密结合,提炼出本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理论,在给学生传授专业职能知识的同时,对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工程安全更是关系着千家万户,他好、你好、大家才能好,这些素材在授课过程中如何利用,需要授课教师不断反思与探索,根据课程组教师的知识结构体系,构建起蕴含思政教育的“建筑施工安全”课程教学专题[3],在课程教学的每个教学环节都有涉及,真正实现了全过程思政育人模式。

1 “建筑施工安全”课程思政教学内涵

“建筑施工安全”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是新时期高等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如何培养大学生的重要举措,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德”是一个大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基础条件,可以看出,“德”对于大学生,对于社会,乃至国家的重要性。因此,在“建筑施工安全”这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根据这门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4-5]——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为出发点,在教学内容上,授课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在加强课程内容及思政元素融合基础上,探索与社会科技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不能生硬的将课程知识与思政理论简单叠加,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和丰富的教学手法,在教学的施工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勤于思考、善于探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他们自己明白“德才兼备”的真正内涵,“德”所处的重要位置。

2 “建筑施工安全”课程思政教学重构

2.1 教学目标重构是出发点

我国高等本科教育的目标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接班人的道德品行、学识技能关乎着国家的未来,而大学四年是一个人心理渐渐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得以塑造的转折时期[6-8],为使学生树立起积极向上的思想状态,促进学生协调、全面发展,引领学生成才。在学生的大学阶段,以前的教育模式是辅导员老师负责学生的德育提升,大一第一学期开设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只是思政课堂,学生的兴趣不大,而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专业课任课教师只是起着传授知识与技能的作用,这就造成了技能知识学习与德育提升被分裂开来了。事实上对于学生全面成长来说,专业课程学生花费的时间最长,学生兴趣最浓,对学生影响最大,专业课堂才是培养学生全面人才的主要阵地,特别是属于交叉学科的“建筑施工安全”课程更应该进一步修改原来的教学目标,要以培养新时期接班人为目标,要注重学生德育与技能知识的协调发展、同步发展、全面发展。因此,这门专业课程授课教师在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时,充分挖掘此门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将思政教育与知识技能传授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每个知识专题都对应其相应的德育内容,着重强调责任与担当,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培养学生具备“大国工匠”的坚持与努力,进而推进德育提升和知识传授的统一,真正实现课程思政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2.2 教学内容重构是关键点

依据“建筑施工安全”课程思政建设的课程教学目标和原来教学内容[9-10],提炼思政元素,形成思政特色的新课程教学内容,共包含4个模块,也就是安全与法律意识、职业的使命感、责任与担当、务实创新。4个思政教育模块与课程内容的融合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引领学生树立起爱国、敬业、诚信、法治、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1 安全与法律意识模块

从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引入,从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来说明安全的重要性,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没有安全保证都不能进行生产。伴随着每种工艺都要遵循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不光要强调,更要显示出安全是法律的要求,对于工程建设中有安全生产法为依据,更有与建设工程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律规定了工程项目的每一位参与者都要遵循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工程技术与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更加重要,通过这个思政模块与知识技能相结合的讲授,使得同学们树立安全与法律意识,具备底线思维与红线意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他们的安全与法律意识真正得到了加强。

2.2.2 职业的使命感模块

“建筑施工安全”作为安全类或土木建筑类学科一门重要的交叉专业课程,要让学生明白以后从事工程技术、管理类工作,自己职业的主战场是在工程项目部,大学生们认清了这些更有利于他们深刻理解职业使命感的真正内涵,树立起正确的职业理想信念观,在大学阶段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实现专业认同,职业认同,自我认同。首先,专业认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才会花费更多的时间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中,慢慢练好自己的内功;其次,职业认同与职业使命感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认真自己从事的职业,才会建立起正确的职业使命感,怀着敬畏与担当之心,认真对待自己的职业,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最后,自我认同是基于专业认同和职业认同基础上的升华,是对自己工作方面的自我肯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的具体体现。

2.2.3 责任与担当模块

责任与担当是工程技术或管理人员必备的职业素养,在讲授“建筑施工安全”课程中的土方工程和主体工程施工知识点时,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与其他作业人员及国家企业财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不断强化责任与担当才能让学生铭记于心,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不畏惧困难,不推卸责任,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勇于担当,敢于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2.4 务实创新模块

求真是做事情的态度,创新是干好事情的保障。“建筑施工安全”课程中涉及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知识,作为工程管理人员必须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依据法律法规及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了进一步高质量的完成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提出更加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才能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

2.3 教学手段与方法重构是落脚点

为了将“建筑施工安全”知识技能与课程思政教学相融合,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其落脚点在于课程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运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多媒体为主的教学手段,引入工程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思考课堂内容,领悟课堂内容所传递的价值观。例如在导入课程时用茅以升等大师的故事,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开篇,激起学生对工程建设领域的认可,紧接着以建好的工程所承载的使命叙述着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如果质量不可靠,那么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带来严重的灾难,引起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在课堂上通过播放湖北省麻城市水上乐园综合楼工程发生一起模板支撑架垮塌,造成15人被埋的“3•27”事故视频[11],介绍模板支撑架垮塌原因,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事故的详情,让学生切身思考,使他们深刻理解安全类或土木建筑类工程人员身上所承担的责任。

3 “建筑施工安全”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知识技能与课程思政相协调教学要求,在进行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前后,学生的价值观得到了改善,凸显了专业课程的育人功效,在试验选择2016级土木工程17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土木工程1班和2班采用融入课程思政的建筑施工安全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而土木工程3班和4班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进行教学。采用不同教学方式的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建筑施工安全”课程教学,其问卷调查统计教学成效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成效对比

通过对土木工程1和2班与土木工程3和4班教学成效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在德育的安全与法律意识、职业使命感、责任与担当、务实创新四个方面以及课程知识技能方面,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变化最大的是学生的安全与法律意识由原来的22.7%学生认知,到78.3%学生认知,其次是职业使命感、责任与担当、务实与创新,就连课程知识技能方面学生都有提高,提高幅度在8.1%,这充分说明了“建筑施工安全”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成效性,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期教学改革一盏航灯。

4 结语

为响应新时期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大学生的号召,从学生花时间最多的专业课程出发,选择安全类与土木建筑类相交叉的“建筑施工安全”这门课程入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具体围绕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手段重构展开,将土木工程4个班分成2个班传统教学,2个班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教学成效不仅在德育的安全与法律意识、职业使命感、责任与担当、务实创新四个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而且在课程知识技能层面也得到了增强,可见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更应把课程思政放在重要位置,创新育人模式,彰显课程思政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重构建筑施工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长城叙事的重构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