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国:老骥伏枥 书写人生

2021-06-16 03:03南方电网云南建水供电公司陈曦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21年5期
关键词:老骥伏枥建水农网

南方电网云南建水供电公司 陈曦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张晓国恪尽职守,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他是一个朴实而平凡的电力人,在点亮万家灯火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的人生;他也是年轻人的榜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党员的使命和职责,在奋斗中绽放着光彩。

“杆上的注意,再把那根导线收紧点,不然三相弧垂不一致了;杆下的注意,不要在杆子周围走动,小心上面的东西掉下来。”一个略带河南口音的声音,在不停地向施工人员交代着。现场的人一听声音就知道,这是南方电网云南红河建水供电局建设管理中心的张晓国,大家都亲切称呼他为“张师傅”。

张晓国,今年60岁,是一个有36年党龄的老党员,笔直的身板、坚定的目光、雷厉风行的作风,13年的军旅生涯把军人的痕迹刻到了他的骨子里,让他身上还保持着一股军人特有的气质。属牛的他,身上还真就有那么一股“牛劲”。再过几个月就退休的他,依然在施工管理现场忙前忙后,闲不下来,大家都关心他,让他不用那么辛苦,他却总是说:“一辈子干电力忙惯了,闲不住,出来也可以帮大家分担点工作。”

从军人到电力人,成功转型

张晓国(右)在工作现场。 资料图

当年刚满18岁的张晓国,响应国家号召入了伍,到了距离老家河南郑州2000多千米的云南建水,从此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那时候的他,在部队上有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曾作为代理排长带领全排人员完成急难险重任务,荣立三等功。

13年后,已经31岁的张晓国转业到建水电力公司工作,对于他来说一切要从“零”开始。为了顺利完成从军人到电力工人的角色转变、尽快融入新的工作环境,他跟着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学习现场实际操作技能,每天骑着三轮车到施工现场,从学习配材料、接线头等工作做起,不怕脏累,也不怕辛苦,很快掌握了立杆架线的基本技能;然后再跟着师傅学习定杆位、选杆型、计算材料等设计方面的技能,晚上回家还要抽空学习电力系统专业基础知识。由于勤学好问,他很快融入了电力行业大集体。

认真绘图的张晓国。资料图

日常工作中,他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作为配电管理所的党支部书记,他说:“要想让其他人做好,首先自己必须做出表率,才能在部门树立威信,管理中才能做到令行禁止。”在配电专业的10多年,他经常带领部门人员一起去巡线,夏天正午的太阳很辣,晒在脸上也是火辣辣的疼,巡线道路崎岖蜿蜒,有时候不小心就会滑下山坡,磨破的手掌也是火辣辣的疼。荒郊野岭没有地方吃饭,他经常自备干粮和水,饿了就拿出来在路边啃,几口干粮一口水,能充饥就行,有时一条线路巡完已是傍晚时分。

奋斗的人生最精彩

从配电管理所的党支部书记到建设管理中心的质量管理工程师,从配网线路的运行维护到线路和台区的新建改造,每条线路上都布满了张晓国的足迹。十年的基建管理,张晓国日复一日,足迹遍布建水农网改造的施工现场,跟着施工队走街串巷、翻山越岭、日晒雨淋,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质量检测、工程验收,笔下记录着一条条的安全管控和质量管理的要点,对于工程的具体情况了如指掌,每次问到现场的情况,他总能一语中的,安全风险重点管控在哪里、质量问题有哪些、进度情况如何,哪个台区的进度滞后、滞后在哪里、要如何纠偏、哪个施工队的人员有多少、哪里需要增加人手等等。

干农网工程时间长了,和村民也熟悉,他协调也是一把好手,一边苦口婆心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讲农网改造的好处和政策,另一边协调村委会人员出谋划策,争取多方面支持。

2019年11月,建水配电自动化项目大力推进。由于是第一次开展配电自动化项目,施工进展缓慢,为保障项目的有序推进,张晓国冒着严寒深入工程现场,对施工安全、施工工艺质量进行面对面检查管控。当时已经58岁的他,跟着施工人员早出晚归,经常忙到深夜,并一直坚守到最后,看到灯亮的一瞬间,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早已忘记了饥肠辘辘,忘记了隐隐作痛的胃。他说:“我是一个老党员,这点辛苦算不得什么,管控好施工现场是我的本职工作。”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他也有一双巧手,能把大家的想法画成图纸,再依据图纸做成实物。近年来,他参与的建设管理中心QC课题《配变桥架安装辅助工具的研制》《新型绝缘操作杆挂钩的研制》《水泥电杆垂直度校验工具的研制》《新型接地棒的研制》,其中的实物均出自他的手,曾荣获南方电网公司基建优秀QC成果二等奖、三等奖,电力建设优秀质量管理QC成果三等奖。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张晓国恪尽职守,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他是一个朴实而平凡的电力人,在点亮万家灯火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的人生;他也是年轻人的榜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党员的使命和职责,在奋斗中绽放着光彩。■

猜你喜欢
老骥伏枥建水农网
银龄讲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新追求
建水陶艺新观察
老骥伏枥 为霞满天
——庆祝江西省赣州市老年大学建校30周年
“小鲜农网”带庐江小农户脱贫致富
云南建水陶博物馆馆藏作品欣赏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记书法家于凤阁先生
建水紫陶:中国建水紫陶古陶斗美术
分析农网10kV电容器故障原因及措施
建水紫陶·升华
敢叫旧貌换新颜——省公司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