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化是未来战争武器的发展趋势

2021-06-17 00:53魏岳江
生命与灾害 2021年4期
关键词:人机猎人战场

魏岳江

未来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这是古今兵家之要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掌握未来作战对手武器装备发展情况、熟知未来战场环境发展变化、研究未来战争发展规律、预测未来战场发展趋势,才能进行针对性实战化演练,立于不败之地。

迄今为止,世界军事领域共发生四次军事变革:第一次由以木石兵器为主发展到以金属兵器为主;第二次由以冷兵器(金属兵器)为主发展到以热兵器(火药兵器)为主;第三次由以热兵器为主发展到以机械化兵器为主;第四次是发生在1990年海湾战争后,由以机械化兵器为主发展到以精确制导武器为主,推动军队建设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

第四次军事变革也被学界称为新军事变革。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紧紧围绕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精确制导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以及隐形技术等方面能力展开综合竞争,直至现在拉开夺取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机器人优势,打造钢铁侠、蝙蝠侠、终结者真实版主动权的帷幕,积极推进军队建设由信息化、网络化向智能化、无人机化转变,军队向精干、小型、高效、智能、“机器人无人机”(以下简称“人机”)一体化方向发展,谋求机器人士兵、无人机与人类战士一起协同作战。

据统计,目前全球超过60个国家的军队已装备了军用机器人,种类超过150种。预计到2040年,世界军事强国的武器装备可能会有一半是机器人。除美、俄、英、法、日、以色列、土耳其、伊朗等国家已相继推出各自的机器人战士、无人机外,其他国家也投入这场无人化武器的研制与开发中,这必将催生无人作战部队。

所谓无人作战部队,就是作战机器人或者战场杀人机器人系统的统称。随着各类信息化、精确化、数据化武器装备的发展,智能化平台成为预先设计战场的推手,作战机器人成为战场的主力军,“人机”结合对抗成为克敌制胜的关键,未来战场空间力量将凸显陆海空三维无人化、人机一体化发展趋势。

在作战指挥运用上,AI能自动快速生成作战计划。战争是打出来的,也是设计出来的。利用AI技术,只要把敌我双方兵力部署、装备性能、人员数量、战场环境等诸要素,输入作战指挥信息系统模板,就能快速生成基于人工智能作战计划,供指挥员作战指挥决策参考。如果指挥员感觉不妥,想打有把握之战,还可以通过智能模拟作战实验室,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网络,以及仿真设备、器材,来模仿敌我双方武器装备技术性能、战场景况、人员素质、作战行动等,检验完善战争设计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力图找出最优作战计划。

AI自动生成作战计划,与以往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相比,两者既有雷同又有本质区别。可以这样说,虽然它们都称为自动化,但是本质不同。作战指挥自动化,把作战诸要素输入该系统可望输出作战指挥决策,基本是固定的。而基于人工智能生成作战计划却不是这样,输入的作战诸要素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不是固定的,但是输出绝大部分是非预期性的。比如,诸要素总数、指标参数不变,但其输入先后顺序不同,就会生成不同的结果,也可能产生出乎意料的东西,这才是人工智能。

在陆地战场,无人坦克、无人装甲车辆、作战机器人等冲锋一线,与陆地士兵混合编队,协同作战。为了更高效地执行战场任务、减少人员伤亡,未来战场或许还将出现大量无人驾驶的坦克、装甲车、后勤输送车辆等无人载具,借助5G网络高速率、低延迟、万物互联的特性,在无人操纵的情况下,自行通过各种复杂的地形、障碍物,且能瞬间作出决策,有效保证安全性和可靠性。陆地机器人不仅能执行攻防作战任务,而且能执行弹药补充、医疗补给、食物配送、警戒巡逻、侦察监视等任务。无人坦克可让士兵们进行远程控制、自动装载弹药和自主实施间接精确打击。俄军在2015年8月叙利亚战场上,除派出传统作战力量外,首次成建制派出一个以无人作战平台为主的机器人作战连实施阵地攻坚战,采取有人与无人混合编组的新型作战模式,仅用20分钟就取得零伤亡、毙敌77人的战绩。英国陆军在一场名为“自主战士2018”的活动中进行了大规模作战机器人测试后,把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和战斗人员统一到未来数十年稳居世界一流的军队中。美国陆军在正式建成无人兵种班基础上,计划组建无人作战旅。他们已经研发出一套标准化硬件及软件,一旦安装在载具上,就能远程操控载具,甚至令其半自主行驶,能自动按既定路线或选择最顺利、最直接的道路,或在人类驾驶员带领下行驶。

在海洋战场,由水上水下的无人舰艇组成的无人幽灵舰队与有人舰队混合编队,协同作战。2003年伊拉克战争,让世界各国看到海洋无人系统不仅大有用武之地、发展前景广阔,而且能减少人力、提高作战效益,由此展开打造无人幽灵舰队的竞争。以色列率先启用打造现代化“保护者”无人水面舰艇计划,被用于沿黎巴嫩海岸巡逻并监控真主党的活动及布防情况。法国和俄罗斯已拥有可潜水6 000米的载人潜水调查艇。日本提出世界上潜水最深的新型载人潜水调查艇“深海12000”的构想方案。英国举办“未来海上航空力量加速日”活动后,继续开发“即插即用”的海上自主平台开发系统。该系统接入皇家海军舰船后,可以简化自动化和无人操作技术的获取和使用过程。

在空中战场,无人机与有人驾驶飞机混合编队,协同作战。未来的空中战场,基本实现了无人化或人机协同空袭或无人机自主空袭,这必将颠覆传统空袭作战方式。未来战斗机飞行员将通过座舱控制无人驾驶攻击机或轰炸机避开敌军防空系统,而进攻部队将更加迅速地获得实时情报数据,这一切都将归功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在未来空袭中,无人机编队蜂拥而来,用精密仪器进行探测、侦察与反侦察。它们锁定目标后,从容地发射导弹,具有察打一体、自主攻击、人机协同打击的能力。俄罗斯空天军将装备“更高”重型攻击无人机,能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绕开敌方防空系统,自行搜索最重要目标并实施打击,随后全身而退,返回基地。该机将配备人工智能组件,可接受苏-57战机的远程操控。据俄新社莫斯科2021年2月21日报道,俄罗斯S-70“猎人”重型攻击型无人机能够按照苏-57隐身战机上发出的指令对目标实施攻击。目前“猎人”地面操作员所在的控制站配备了与有人战斗机一样的操纵杆、键盘和几个液晶多功能屏幕,这些屏幕显示来自“猎人”的机载系统和传感器传回的各种信息。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地面遥控设备可能实现完全自动。S-70“猎人”无人机由苏霍伊设计局研制,是根据“飞翼”空气动力学布局设计制造的。根据公开消息,“猎人”全长14米,翼展19米,起飞重量20吨。“猎人”最大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1 000千米,并且使用了可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积(探测信号)的隐身材料。“猎人”于2019年8月3日首次飞行。据悉,在飞行测试计划内,“猎人”的首架原型机已开始使用武器测试:包括携带空对空导弹的功能模拟器试飞,并且投弹轰炸了阿舒卢克靶场的地面目标。目前,新西伯利亚奇卡洛夫飞机厂正在建造另外3架“猎人”无人机的原型机。俄已经完成多用途第五代苏-57战斗机与重型“猎人”侦察战斗无人机作战编队飞行,它们将被编成为多个航空兵团,很可能会加入苏-57航空兵团,计划由2~3个苏-57中队和一个无人机中队一起行动,并采用新的策略和人工智能元素的功能。英国计划实现有人驾驶一架飞机能够同时指挥5架无人机。法国计划实现“阵风”战机与“神经元”无人机混合编队的作战目的。

可以预测,未来战争必将迎来陆海空无人化武器代替士兵执行高风险任务,未来战场必将是“人机”结合一体化联合作战行动。作战牵引训练,仗怎么打,军队就怎么建。未来军事人才必须熟练掌握智能技术、大数据应用、云计算,精通控制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的程序方法。未来军队必将是“人机”结合部队,成立“人机”结合班排连、作战模拟中心、假想敌部队、特种部队、智能司令部、无人化营团旅等。

猜你喜欢
人机猎人战场
人机“翻译员”
战场上的神来之笔
从内到外,看懂无人机
C-130:战场多面手
贴秋膘还有三秒到达战场
不听劝告的猎人
“人机大战”人类智慧遭遇强敌
未来深空探测中的人机联合探测
怪兽猎人③
也门,西方反恐的第三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