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燕
很多人说,张爱玲是特别的,遗世而独立,让人摸不透也看不清。她可以同时承受无尽的喧闹和极度的孤寂,她是矛盾的,却也是和谐的,或许这就是她最吸引人的地方。翻开张爱玲的小说作品,你看不到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也看不到温馨浪漫的亲情温暖,更多的是扑面而来的震撼人心的苍凉悲剧。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张爱玲着眼普通人,她从凡人的不同方面对人的性格、对生活甚至是对生命进行深度地剖析,她的小说情节最大的特点莫过于对现实生活的体现。
张爱玲的小说就像是一个宝藏,从不同方面可以挖掘出不一样的东西。例如潘学清的《张爱玲家园意识文化内涵解析》等作品,就试图解释这位神奇的作家。他试图从各种原因分析这位作家独特人格以及文风形成的原因,或许并没有真正找到答案,但是也给了我们很多研究张爱玲创作根源的启示。一直到1961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夏志清教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出版,张爱玲第一次被写入文学史,而且夏教授认为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本文深入挖掘张爱玲的小说情节,从她的小说情节艺术着手分析,与诸位一同感受张爱玲给世人留下的“苍凉的启示”。
一、封锁式的艺术情节
1943年,一位不同于常人的小说家登上了文坛,她以一种绝尘的姿态在小说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她不传唱世态炎凉,也不歌颂大无畏的精神,她的笔触是悲哀的,也是苍凉的,没有过多的艺术的修饰,但却有一种不一样的文学之美。她一直秉持“人间无爱论”,这与众多小说作家所歌颂的人间有爱、天地有情完全不同。她笔下的上海和香港都重重地烙印下了张爱玲的痕迹,是不可复制的一种存在。张爱玲的小说多数是在一个封锁式的圈子里面展开,人们对爱情的构建,所展开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无不是对金钱、权势以及种种欲望的追求,而这些追求在张爱玲的笔下逐一破灭。
封锁式的小说情节实际上是作者比较极端的感情体验的一种折射。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极端的感情体验,与现实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家庭背景、人生际遇等都会对作者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封锁式的小说情节的出现也不能完全归结于情感体验,这其中也有一定的心理学依据,即作者一切的感情和阴暗都会反映在小说的情节之中。
(一)以“封锁”为情节模式,依次展开叙事
张爱玲的小说基本都是以爱情为临摹的对象,以“封锁”作为其固有的情节模式,依次有序地展开叙事。她笔下的“封锁式”爱情分为三个层面:主人公的悲惨境遇给主人公创造了第一层的“封锁”,而主人公压抑的家庭氛围给主人公带来第二层“封锁”,第三层“封锁”则是主人公之间的经济纠葛,这也是最为核心的封锁。张爱玲就是以这种对心理“封锁”下产生的爱情的获得过程的描绘以及历史上的战争事实来展开描写叙述。这种封锁式的爱情开始时都是充满着希望与爱,但最后却因为种种的原因,人们对自己的心层层上锁,这种美好也被封存在内心深处,无处寻找。
(二)以“封锁”为背景,构建一段段特别的爱情
张爱玲习惯以“封锁”为背景创造她的小说。她的小说通常会让人看到这些挣扎在“封锁”圈子里面的人对美好的向往与憧憬,但是最终却变成一段段或沉重,或丑陋甚至是压抑的爱情。现实的生活,人们被人生的困顿捆绑,一层又一层的“封锁”将人们从阳光下拉入黑暗,让人们没有任何办法拒绝这种生活,只能任其发展。到了最后,憧憬的爱情不复存在,而人们只是用爱情作为挣脱这种“封锁”的工具,最终却只能越来越紧,并且被拉入更深的深渊。
(三)爱情作为挣脱“封锁”环境的工具,注定无果
困顿的境遇、家庭的压迫,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残缺不全。爱情本是充满美好的事情,但是这层层的“封锁”,使得张爱玲笔触下的主人公在面对美好爱情来临之前,心中充满着各种的担忧与不安,他们变得自卑、变得多疑。这其中,真正摧毁他们的是一颗想要逃离那个“封锁”而且压抑的家的心。他们的心理早就已经病态,就算是爱情来临,也存在着不少的隐患。这样的“封锁”注定会给他们的爱情带来无尽的黑暗,纵使他们再努力,也是注定无果,这完全就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结局。
张爱玲笔下的主人公一直生存在一个“封锁”的环境中,他们过着很多人羡慕的都市生活,也有着多数人无法看到的辛酸。在这样的环境下,主人公对于爱情是向往的,但是却只能无疾而终。悲惨的人生境遇、压抑的家庭氛围、无尽的经济纠葛,层层封锁逐渐加重,让爱情变得那么的遥不可及。
二、苍凉的艺术手法
张爱玲的小说不仅会在单一的情节模式下来反映她极端化的感情體验,更多的是展现她那苍凉的爱情婚恋观。这种婚恋观的形成与家庭环境、特定地点真实事件的影响有着莫大的关系。
在众多人歌颂战争时代的人们为了自己所爱之人付出的模式中,张爱玲却反其道而行。她笔下的婚姻是无爱的,是晦涩的,更不可能充满着贡献和付出。她的小说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这与她悲凉的家庭经历以及她那奇特的求学经历有着莫大的联系。正是她的人生经历,让她更注重对某个时代的观察、对那个时代人性的剖析,她更注重实际,而不是简单虚幻的联想。张爱玲完全站在了另一种高度之上,而且带有淡淡的失落感,这种感觉一直渗透在她的各种小说之中,让人无法忽视。
她的小说能让读者切身感受到主人公对自己人生的绝望,看似平平无奇的叙述,却充满着极大的悲凉感。从她的小说问世文坛开始,这种被封锁的爱情的构建与破灭就一直伴随着她,这或许也是她自身苍凉孤寂身世的一种另类折射吧。家人给的无形压力,家庭的封锁之下诞生的爱情,又怎么可能得到幸福?当爱情充满着算计、充满着各种功利化的事情,那最终的结果注定悲剧。
就是这样,张爱玲以一种不同于常人的决绝,挑战传统小说的大团圆结局模式。以苍凉的感情基调,用封锁式的艺术表现手法,情节简单真实,并没有过于厚重的叙述,却能让人看到张爱玲的独特思考以及那份独有的深度。让读者在感受那一份封锁式的爱情的同时,还能对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思考,并且这种思考只会让读者的路更加明确,而不是简单的感受这一种悲凉。
三、“封锁”情节模式的艺术表现力
张爱玲的人生经历充满着悲凉,这也导致她的人生处境充满无尽的悲剧意识。因此,她的作品往往都是悲剧故事,整部作品弥漫着散不开的浓厚悲剧色彩。她清晰地意识到这个年代的悲哀,人生没有众多小说作者笔下的那种美好,人生是残缺的。纵使如此,她依然没有放弃寻找和品味人生中“可爱可亲”的一面,并且不让自己陷入绝望之中。
(一)亲身感受更能表达浓烈的感情
充满苍凉和抑郁,以哀切的情调贯穿全文的张爱玲代表作《倾城之恋》是一个典型。主人公怯懦,离婚后寄居娘家,并且受到兄嫂的排挤,母亲无法给予自己支持。在家庭的逼迫之下,她只能选择一个冒险的爱情。整个故事实际上就是现实中存在的事实,在心灵上主人公与无亲无故的孤儿差不多,所以她宁愿远离亲人,跟随爱人前往他乡,谁知爱人也并不是只爱自己,这样的男人对于女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这种苍凉的感觉不是凭空想象就能够营造的,这更多的是源于张爱玲的亲身感受。时代的变迁给她带来无尽的失落与荒凉,同时贵族文化的没落也给她带来浓厚的末世情调。时代的动乱让人颠沛流离,战事纷飞让人有强烈的危机感。这种流离感和危机感层层交织,互相纠缠。不愿离开家乡,就要承受战事带来的危机,离开家乡,就要面对一切的未知。这一切的一切,与那个为了逃离岌岌可危的家庭、走向未知的女主人公有何区别?这种切身的感情往往能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感受,这种浓烈却又细水长流式的悲壮之情往往会比高谈阔论的情节更能深入人心。
(二)以侧面故事反映正面苍凉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都是在封建世俗压迫下的可怜人。他们精神苍白,在物欲和情欲的诱惑之下变得恐怖不堪。人与人之间,纵使是亲如父子,那也没有真情可言,更别说毫无关系的所谓爱人和朋友了。张爱玲就是通过对这种人性本质的虚伪来揭露人性的险恶,告诉世人——人是靠不住的。
描述变态女性的《金锁记》就是一个典型。主人公是社会中下层的小人物,她以婚姻和青春为代价,为了能够过上“人上人”的生活,宁愿陷入封建大家庭的旋涡。确实她获得了优渥的生活,却也失去了真正的爱情。她的一生,只能是为了金钱殉葬。主人公对金钱的焦虑,本就是一种强烈的危机感,为化解这种感觉,她可以牺牲自己儿女的婚姻,也可以抛弃自己的家庭幸福,直至丧失人性。
侧面故事给人的感觉会更加的浓烈,身在其中往往无法感受万变的感情。只有在旁观看,才能清晰分析,感情更为强烈,这也是张爱玲小说中的艺术表现力的体现。张爱玲笔下的小人物,各自在自己的圈子里面演绎着自己的悲剧,他们的悲剧总是有种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但总是不可避免、自然而然地推進,甚至在他们演绎自己悲剧的同时还会为旁人创造悲剧,这就是“封锁式”情节的强大的表现能力。所有人在这个圈子里面挣扎,他们不断地将悲剧重演,也在不断地挣扎,乃至最终陷入无尽的绝望之中。
四、结语:
张爱玲,一位曾经风靡一时的民国才女,她的创作如同昙花一现,在上海滩仅仅维持了两年的绚烂,但却给世人留下众多足以品味的作品。时至今日,细细品读她的作品,依然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悲壮与无尽的悲凉,她的小说将生活艺术化,同时也将艺术生活化。她以自己独有的现实眼光去剖析人性,冷眼看待时代的腐朽。朴实的笔触去描绘社会的乱象,在封锁情节的模式下,人物的悲凉和性格的缺陷都被一一呈现,时代的无奈、世事的沧桑,在她的笔触之下变得鲜活、跃然纸上。这就是张爱玲小说的深度所在,也是她小说之所以会受到人们青睐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