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又一M”与“一M一M”构式的语用语义差异考察

2021-06-18 14:12王钰凤
黄山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费力引申义次序

王钰凤

(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引言

“一M又一M”与“一M一M”是现代汉语中两种比较常见的量词重叠格式,其中“一”和“又”是不变的常项;“M”是两个格式中的变项,可以在量词范围内填充,既可是名量词,也可是动量词。常见的有“一个又一个”“一个一个”“一次又一次”“一次一次”等。

根据Adele E.Goldberg对构式的定义:“任何语言格式,只要其形式或功能的某些方面不能从其组成部分或其他已经存在的格式中得到完全预测,就应该被看作是一个构式。此外,即使有些语言格式可以得到完全预测,只要它们的出现频率很高,这些格式仍然会被语言使用者储存为构式。”[1]因此认为,“一M又一M”与“一M一M”都可称之为构式,且属于“图式构式”[2],因为“一M又一M”与“一M一M”的词汇部分都是半开放的状态。

李文浩指出“当量词重叠进入构式后,由于句位的不同,基本义中的不同成分或关系分别被侧重”[3],他从构式与构件互动的角度阐释了量词重叠格式中语义的特点。顾倩论述了“一M又一M”与“一M一M”二者在句法功能和语义功能上的差异,二者在现代汉语中都主要作定语和状语,语义方面主要阐释了两者都有周遍、逐量、多量三种语法意义,并说明了各自的侧重点[4],但对造成二者差异的原因并没有进行分析且没有涉及语用差异。

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告诉我们,语言中不经常出现两个构式表达完全相同的意义或功能,因此“一M又一M”与“一M一M”能够长期共存于语言环境中,二者必然存在不可替代的特点。

一、语义差异

尽管构式“一M又一M”与“一M一M”都有周遍、逐量和多量的语义,但在离散性、次序性方面的侧重还有差异,在引申义方面也存在不同。

(一)离散性比较

“一M又一M”与“一M一M”都有离散性的语义特征,相比较而言,表现为前者的离散性较强,后者离散性较弱。

(1)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积极而有步骤的实施,初级中等学校将向社会输送一代又一代的新成员,这直接关系到全民族的素质和综合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宏伟目标的实现。①

(2)如此一行一行地逐格进行,最后对方便可得到一个相同的“战”字,也就把原先不知道的字图重新显出来了。

(3)在李敖的二千多呎屋里,除了四壁皆书外,还有一幅又一幅的裸女挂画。

(4)侦讯房是一间一间房间,忽然从隔壁传来一个小本子,写着一行字。

例(1)、例(2)中的“一代又一代”“一行一行”都有逐量义的语义,例(3)、例(4)中的“一幅又一幅”“一间一间”都有多量义的语义,但两个构式在存在共同特征的基础上还有自身不同的意义,表现在二者的离散性强度不同。在“一M又一M”与“一M一M”所构成的语义环境中,一般情况下都会关联一个VP和一个NP,当VP的动作性较强,表示动态的语义特征时,即凸显时间上的连续义,如例(1)、例(2);当VP的动作性较弱,只表示静态的语义特征时,即描绘的是空间状态,如例(3)、例(4)。

例(1)中所关联的NP是“新成员”,VP是“输送”,“一代又一代”使得“输送”在语义上有停顿感,这种“输送”可能不是连续的,而是间隔时间较长的,将其换成“一代一代”(′为例句变体)。

(1)′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积极而有步骤的实施,初级中等学校将向社会输送一代一代的新成员,这直接关系到全民族的素质和综合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宏伟目标的实现。

通过变换可以看出,例(1)′的语义使得“输送”的动作连续性更强,每代之间的离散性减弱。例(2)同理,“一行一行”必是接连进行的,时间上的离散性较弱。

例(3)中所关联的VP是“有”,NP是“挂画”,“一幅又一幅”不管是语气上还是视觉上都没有较强的连续性,给人的感觉是这儿一幅、那儿又一幅,挂画随着视线的转移而不断出现。

(3)′在李敖的二千多呎屋里,除了四壁皆书外,还有一幅一幅的裸女挂画。

例(3)′虽然在句法意义上成立,但已经偏离了句子的原义,如果说原句的情形是在一个房间里分散着挂许多挂画,那例(3)′的情形就成了好几幅画紧密相连而挂了。同理,例(4)中的“一间一间”描绘出的就是好几个房间相毗邻的画面,若换成“一间又一间”所要表达的语义就相差甚远了。

另外,“一M又一M”与“一M一M”也可能与AP搭配。其中,“一M一M”可直接跟AP,而“一M又一M”则需要加助词“地”。

(5)总之,人们在那些贫困的日子,脾气、信用和道德,同样的一天一天坏下来了。

(5)′总之,人们在那些贫困的日子,脾气、信用和道德,同样的一天又一天地坏下来了。

例(5)中两个量词之间连续性较强,整句话更强调“坏下去”的事实;而例(5)′中所表达的状态是有阶段性的,更强调变坏的过程,其状态变化的离散性是更强的。

(二)次序性比较

“一M又一M”与“一M一M”所表现的次序性主要是时间上的次序性。

(6)当一双又一双手松开他,当他立起身来时,就像瞬时的一种变脸,沮丧被翻过去了,他的脸上已面带了接受眼前这局面的一种坦然。

例(6)中“一双又一双手”表示一种很强的顺序性,即一双手松开后又松开了另一双手,更能突出“他”渐变的心境,每一双手松开都更“坦然”一些,也为“他”心理活动的变化做出了解释。

(6)′当一双一双手松开他,当他立起身来时,就像瞬时的一种变脸,沮丧被翻过去了,他的脸上已面带了接受眼前这局面的一种坦然。

“一双一双手”与“一双又一双手”都有[+多数]的语义特征,且相对“很多双手”来说都有[+次序性]的语义特征,但前者相对后者的次序性较弱。前者的语义更侧重于数量,兼顾次序;而后者的语义特征是侧重次序,兼顾数量。

(7)今年如此,今后也要如此,使人民的生活一年一年好起来。

(7)′今年如此,今后也要如此,使人民的生活一年又一年地好起来。

例(7)中“一年一年好起来”与例(7)′中“一年又一年地好起来”都有次序性,但前者的语义重点在“好起来”,而后者暗含的比较意味更浓,即“目标要一年一年地实现,今年要比去年好”,其次序性也更强了。

(三)引申义比较

当VP为强动作时,“一M又一M”与“一M一M”都有[+费力]的引申义,但相对而言,前者的费力程度更强一些。这与其具有的离散性和次序性强弱也是有关联的:离散性越强、所需的次序性越强,事情处理起来也就越费力,因此“一M又一M”的引申义比“一M一M”更费力。

(8)他打了很多电话都没通。

(9)他打了一个一个电话都没通。

(10)他打了一个又一个电话都没通。

以上三句都有“几个电话没通”的意思,但具体语义又有差别。例(8)的“很多电话”把几通电话作为了一个整体来阐述,没有个体的参与;例(9)的“一个一个电话”有周遍义,不仅用构式“一M一M”突出数量很多的含义,也强调了个体,即“电话需要一个一个打”,从而引申出“费力”的语义特征;例(10)的“一个又一个电话”除了通过强调个体来引申出“费力”之义外,“又”的存在使其更强调了打电话的过程性,也就更费力一些。

当“M”本身代表较强的次序性时,像年、次、日、代、轮等量词,费力与否的引申义就更明显。

(11)一致同意规则的具体操作办法是:首先确定一个主持人,他主持投票,不断收集当事人的信息,按既定规则处理这些信息以修改议案,并把它们反馈到下一轮投票中,经过这样一轮又一轮的投票,直到大家都投赞成票才结束。

例(11)中的“轮”是有次序性的,句中的“又”起到延长行为时间、增加行为难度的语义,此处用来强调投票程序的严谨,即更费力。相反,若换成“一轮一轮的投票”就会缺少一个“又”字的自然重音,对费力程度的表达也就大大减少了。

综上,“一M又一M”与“一M一M”的语义差异可以用下表来表示。

表1 “一M又一M”与“一M一M”语义比较

二、语用差异

“一M又一M”与“一M一M”的语用价值大致相同,但仍存在着细微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舒缓与紧张

舒缓与紧张是“一M又一M”与“一M一M”最基本的语用差异,主要表现在该构式修饰动词时,用来表示动作的快慢,从而烘托出或紧张或舒缓的气氛。

(12)工业文明在带给人类空前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可怕的危险甚至灾难,生存的危机在悄无声息中一步一步逼近了:在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掠夺和对工业废弃物的肆意排放中,环境恶化的步伐不断加快。

(13)被关到了看守所里的李小月,在许多个晚上彻夜不能入眠,她一遍又一遍地想起当年的这一幕:是的,她的一生,就是在那样的一刻,被刘招华如此的搞定了!

例(12)中“逼近”的动作本身就具有很强烈的紧张性,用“一步一步”来修饰,动作具有接续性,动作节奏也是紧张的,增添了紧张气氛。例(13)中“李小月”处在夜晚的看守所,环境是安静舒缓的,因此用“一遍又一遍”来修饰其动作,与缓和的气氛相适应。

(二)正式与非正式

“一M又一M”多用于正式的语境中,有慎重之感;而“一M一M”则多用于口语中,表示随意的语用价值。

(14)在杭州的3个多月时间里,宪法起草小组从起草宪法草案到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一共完成了4稿,并提交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修改。

(15)把西兰花洗净,掰成一朵一朵的,沥干水分。

例(14)中“一次又一次”表示出“修改”的慎重,程序的严格,与正式语体相得益彰;例(15)带有明显的口语色彩,用“一朵一朵”来修饰更能显出其随意性。

三、二者差异的原因阐释

“一M又一M”与“一M一M”作为相似构式,造成二者语义差异的原因可以用以下理论来解释。

(一)“又”的增值语义

形式与意义总是有着深刻联系,因此首先从两者的形式差别入手分析,“一M又一M”与“一M一M”形式上的区别就在于“又”字的增加或删减。

“又”在“一M又一M”格式中意为“重复或继续”[5]。首先,“一M一M”本就有多量之义,加上“又”的重复之意,对数量加以强调,使其多量义增强。其次,由于“又”的继续之义,使得“一M又一M”不管是在空间层面上的显示次序,还是时间层面上的动作次序,都因此增加了递进感和停顿感,因此语义上表现为强次序性。同时,由于这种停顿感,使其在句中增加了庄严肃穆的语用特征,并导致其引申出强费力感。另外,“又”对“一M又一M”语义的影响还表现在为其增加了一个自然重音,说话者在说出“一次又一次”时,会自然地在“又”字上稍作停顿或延长语气,这种由于形式上的因素带来的停顿,使该格式语义上表现出强离散性,这也说明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又”字带来的这种增值语义不是临时的,而是作为一种固定格式中的意义组成成分始终存在的。

(二)象似性

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相对人们的体验方式、经验结构、概念框架、语义系统来说是有理可据的,是有其动因的,不是任意的。”[6]而在象似性理论中,更能解释“一M又一M”与“一M一M”两者之间的语义差异是“距离象似性”,即“认知或概念上相接近的实体,其语言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也相接近,也就是说,概念之间的距离跟语言成分之间的距离相对应”。[7]“一M又一M”具有强离散性和强次序性,并因此引申出了“更费力”的语义,用距离象似性解释就是因为其语言形式在空间上距离较远,即两个“M”之间相隔两个字符;“一M一M”具有弱离散性和弱次序性,以及引申出的“费力”,可以解释为其语言形式上距离相对较近。形式上的距离映射到认知中,就体现为意义上的抽象距离。

象似性可以解释很多语言现象,尤其在重叠差异中,有不少可以利用象似性理论来解释,例如邢福义用该理论解释了动词重叠形式“VV”和“V一V”[8]的差异。因此,用距离象似性理论来解释构式“一M又一M”和“一M一M”的差异是可行的。

(三)主观性

“‘主观性’(subjectivity)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也就是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9]实际上,“又”字本身就是说话者带有主观性的反映,首先表现在“又”字语义本身带有的感情色彩。“又”的“重复或继续”的语义在口语中很容易会带上说话者主观上的不耐烦之意,如例(8)中的“一个又一个电话”便能感受到说话者由于重复一个相同的动作而产生的情绪变化。其次,相对“一M一M”,“一M又一M”格式有强调性,这种强调性就是说话者想要表达的语义差异所在,当说话者认为“一M一M”不足以表达其情感,就会加上“又”字以达到强调作用。另外,“一M又一M”与“一M一M”相比,前者的显著度更高,也使其具有的主观性更强。一般来说,显著度越高,主观性越强,反之亦然,因为显著度本身就是根据人的感觉来确定的。

结语

作为仅有一字之差的两个相似构式,在离散性、次序性等语义特征方面都各有侧重,因此产生了“更费力”与“费力”的引申义,语用价值也各不相同。通过用相关理论进行验证分析,认为二者差异主要受“又”的增值语义、象似性和主观性的影响,同时二者差异的理论支撑对其他相似构式是否同样适用,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注释:

①本文参考的例句均来自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中心的CCL“现代汉语语料库”。

猜你喜欢
费力引申义次序
汉语义位历时衍生次序判定方法综观
省力与费力
次序统计量概率分布近似计算
人生之妙,在于决断
人生之妙,在于决断
“耐”字原是剃胡须
人生之妙,在于决断
画说汉字——摆(bai)
生日谜题
浅析静物在安格尔绘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