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控制型Boost变换器的PID补偿器分析与设计

2021-06-18 12:51沈方健冉华军张展鹏
电工材料 2021年3期
关键词:补偿器传递函数环路

沈方健,冉华军,余 益,张展鹏

(1.湖北省微电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峡大学),湖北宜昌 443000;2.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武汉 430050)

引言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日益发展,DC-DC变换器已经运用在了民用、军用等领域。在许多实际运用中,需要有稳定的输出电压。这也给开关电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Boost变换器为主的开关电源已逐渐为大众所熟知,Boost变换器电路拓扑成为人们研究稳压的首要选择,任何一个电路都离不开电源,因此研究Boost变换器的闭环控制设计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和参考价值[1-3]。

开关变换器是带有闭环控制的时变系统,需要小信号建模和设计良好的控制器以达到稳压要求[4,5]。近几十年来,开关变换器的建模和控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基于Boost变换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设计Boost变换器的控制环路的补偿网络,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已成为迫切需要。不同的补偿网络使开关电源具有不同的性能,常见的补偿器有PD补偿器、PI补偿器、PID补偿器等。PID补偿器结合了PD补偿器和PI补偿器的优点,已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所以要对PID补偿器进行深入探讨。PID补偿器因其结构简单,在低频时具有高的环路增益,能够精确稳定输出电压的低频部分;在高频时,又能够很好地提高相位裕度,这成为了变换器控制部分补偿网络的主要运用方法。

1 变换器特性分析及建模

图1为Boost变换器的开环拓扑,设输入电压Uin=75 V,输出电压UO=100 V,电感L=100 μH,电容C=500 μF,电阻R=10 Ω,开关频率fs=100 kHz,D=0.25。如图1,根据开关状态,变换器可分为两种基本工作状态,下面分别列出这两种工作状态的状态方程。

图1 Boost变换器开环设计

当开关管导通时,二极管截止,由电容向负载供电,状态方程为:

当开关管截止,二极管导通时,由电源和电感向负载供电且为电容充电:

由变换器在一个周期的两个工作状态,电感电流iL(t)在开关周期平均后显然满足式:

由(1)(2)(3)可得变换器一个开关周期的平均值表达式为:

变换器等效的平均变量中含有小信号扰动,所以变换器的小信号扰动的状态方程为:

根据小信号近似,略去直流分量和高阶分量,可列变换器小信号扰动的线性等效方程:

由式(6)建立Boost变换器连续导通模式下的平均小信号交流模型如图2。

图2 Boost变换器小信号模型

通过小信号模型,可得控制对输出传递函数[6,7]:

将图1中设定参数值代入式(7)得控制对输出传递函数值为:

2 补偿网络分析与设计

2.1 确定补偿网络传递函数

建立负反馈的期望是为了形成一个自动调节占空比的电路,无论uin,iload和元件参数变化,都能获得所需的高精度输出电压[8,9]。图3为变换器闭环小信号模型框图。

图3 变换器闭环小信号模型框图

开环增益传递函数为:

式中,H(s)为电压采样的比例系数,Gc(s)为电压环补偿器传递函数,1/VM是PWM调制器的比例系数,Gud(s)是控制到输出的传递函数。

假设当工作在连续导通模式,Boost变换器是一个单位补偿系统[10-13]。各项参数可设定为:VM=5,Gc(s)=1,H(s)=0.05,将式(8)代入式(9)计算得:

可得未加补偿参数环路增益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波特图,如图4所示。

分析图4可知,该系统在补偿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4]:

图4 未加补偿参数的环路增益波特图

(1)未加补偿的系统为0型系统,其直流及低频增益不高(约为2.8 dB),因此,若要求补偿后的单位阶跃响应和低频响应无静态误差(提高稳态控制精度),需要增加PI补偿网络以提高系统环路增益。

(2)该系统的相位裕量PM=-2°,系统不稳定,需要增加PD补偿网络提高系统相位裕量。为了保证一定的相位裕量,一般选择补偿后的系统相位裕量为PM≥45°,因此,选择PD补偿网络的相角θ=76°,使补偿后的相位裕量PM≥45°,确保系统的稳定性。

(3)该系统的穿越频率fc≈0.82 kHz偏低,系统响应速度较慢。因此,要提高系统穿越频率,但同时要考虑高频开关频率及其谐波噪声,不能将穿越频率设置过高。一般将补偿后的环路增益穿越频率设置在开关频率的1/20~1/5处,同时设置自然振荡频率(fo≈534 Hz)的3倍以上,选择补偿后的增益穿越频率fc=5 kHz。

综上所述,选择PID补偿器作为变换器的补偿网络部分,PID补偿网络传递函数常用形式为[15,16]:

(1)确定PD补偿网络的零极点频率。

PD补偿网络用于提高补偿后系统的相位裕量,根据以下公式可求解得:

补偿后的穿越频率fc=5 kHz在fZ2与fp1之间,满足要求。

(2)确定PI补偿网络的零极点频率。

PID补偿网络传递函数的ωZ1处的零点与位于原点的极点组成PI补偿网络。一般可将该零点设在原系统自然振荡频率的1/5~1/2处,因此,将第一个零点频率设为:

(3)确定PID补偿网络的增益K。

将式(12)、(13)、(14)代入PID补偿网络传递函数式(11)中,并假设PID补偿网络的增益K=1得:

在K=1时,由式(10),(15)求补偿后的系统环路增益为:

可得在K=1补偿时系统环路增益波特图如图5所示。

图5 K=1补偿时的环路增益波特图

从图5中的K=1补偿时的环路增益波特图知,当f=5 kHz时,环路增益对应的相角为226°;故当设定一个所需K值时,其补偿后的环路增益相位裕量为PM=46°(穿越频率fc=5 kHz),满足相位裕量≥45°要求。当f=5 kHz时,PID补偿网络环路增益的幅值为-76.3dB。要使设定所需K值补偿后的环路增益穿越频率为5kHz,则K的值需满足:

将K值代入式(11),(15)得补偿器传递函数为:

由式(10),(18)得最终PID补偿器补偿后所得到的环路增益波特图,如图6所示。由图6中的PID补偿后的环路增益波特图知,补偿后的环路穿越频率为5 kHz,相位裕量为46°,满足要求。

图6 PID补偿器补偿后环路增益波特图

2.2 PID补偿网络的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可采用如图7所示的零-极点补偿网络,来确定相关参数:

图7 PID补偿网络原理图

3 仿真验证

仿真参数设定正常输入电压为Uin=75 V,且输入加入扰动正弦波Uin=10sin(100t)V,或者输入电压从60 V跳变到100 V时,输出电压需稳定在Uo=100 V。图8为输入加入扰动时,输出电压的波形,图9为输入电压变化阶跃跳变时,输出电压波形图。

图8 输入电压正弦扰动时输出电压的波形

图9 输入电压从60 V跳变至100 V时输出电压波形

由图8可知,当正常输入电压75 V,且输入电压加入正弦扰动时,通过引入PID补偿器的闭环控制后,输出电压波形在100 V附近波动,且电压纹波约为5.1 V,电压纹波波动较小(注意到加入PID补偿后的系统相位裕量PM=46°,相位裕度较小,输出波形不是特别稳定)。当输入电压从60 V跳变到100 V变化时,加入PID补偿器闭环调节后,变换器输出电压大致稳定在100 V附近,输出电压纹波小于输出电压的5%,满足设计要求。因此仿真结果证明了设计PID补偿器闭环控制的稳压可靠性。

4 结论

以应用广泛的Boost变换器为基础,建立了变换器在连续工作模式下的小信号模型,通过分析控制系统的相频特性和幅频特性,考虑穿越频率和相位裕度,设计了所需的PID补偿器的控制网络,优化了变换器在输入电压变化时的系统动态响应和稳定性,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猜你喜欢
补偿器传递函数环路
扰动输入时偏差传递函数计算方法探讨
500kV并网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无功电压支撑能力及处置方案
基于LabVIEW的火焰传递函数测量系统
浅析TBBW智能无功补偿器在农村配网中的应用
红外成像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测试
几种环路稳定性仿真方法介绍
静止无功补偿器稳定电压的仿真研究
静止同步补偿器抑制电压跌落的研究
基于传递函数自我优化的BP网络算法改进
Buck-Boost变换器的环路补偿及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