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的发病因素及高危人群的预防对策

2021-06-18 00:47覃勇军
吉林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家族史胆囊炎大肠

覃勇军

(广西岑溪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西 梧州 543200)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结直肠癌发病率及数量不断上升,占胃肠道肿瘤第2位,好发部位60%在直肠及乙状结肠交界处[1]。结直肠癌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后。有研究显示,结直肠癌发病与年龄、性别、BMI指数、生活方式(如高脂肪低纤饮食、吸烟、酗酒等)、结直肠慢性炎、腺瘤病变、遗传因素等有密切关系[2]。结直肠癌早期病变不明显,患者可能会逐渐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腹部隐痛、腹胀、消化不良、烂便、黏液脓血便等不适[3]。由于结肠癌的早期症状不典型,不易引起重视,患者往往在发现时已经到了中晚期,花费大,治疗困难,影响生活质量,预后差。因而,对结直肠癌应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特别是对早期预防具有重要意义[4]。本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本地区结直肠癌高危因素与结直肠癌关系情况,指导健康人群饮食、体检,对结直肠癌危险因素早期干预,对癌前病变早发现、进展期肿瘤早治疗,减少进展为结直肠癌概率,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通过对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拟进行结肠镜检查患者共60例,进行调查研究:筛选出具有特定结直肠癌高危因素(如吸烟、喝酒、大肠腺瘤、结直肠癌家族史等)的患者作为本次科研观察人群,收集其个人信息和病史资料。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纳入标准:①岑溪地区人群;②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者;③一级亲属有大肠腺瘤病史患者;④具有以下二项以及二项以上者:①长期吸烟;②长期饮酒;③慢性便秘;④慢性腹泻;⑤黏液血便;⑥大便隐血阳性者。排除标准:①本调查期内复检患者;②明确上消化道出血患者;③对符合研究标准者、不予行病变病理检查者 ;⑤合并精神异常者;⑥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2方法:入选者均应用奥林巴斯系列电子肠镜检查,检查过程中描述病变部位内镜表现。对发现结直肠可疑病变区活检取病理标本做连续切片,由病理医师进行病理形态的描述和诊断。收集本次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资料,包括体重、个人生活史、饮食习惯、遗传、既往病史。

1.3观察指标:数据整理、分析:观察不同年龄组人群结直肠癌高危因素(结直肠癌家族史、大肠腺瘤史、长期饮酒史、慢性便秘、慢性腹泻、黏液血便、大肠隐血阳性等)的分布特点,及观察大肠腺瘤、结直肠癌检出在各年龄段及各种结直肠癌高危因素中分布状况。通过观察结果、进一步分析岑溪地区人群肠镜检阳性病变(大肠腺瘤、结直肠癌)者各病种的特定结直肠癌高危因素分布及特点。为筛查、诊断结直肠癌、大肠腺瘤等病变提供依据。

2 结果

2.160例研究对象发病因素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年龄、长期吸烟、长期喝酒、胃病史、结直肠癌家族史、慢性胆囊炎、肥胖、合并糖尿病均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有关。

表1 结直肠癌发病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260例患者发病因素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年龄、长期吸烟、长期喝酒、胃病史、结直肠癌家族史、慢性胆囊炎、肥胖、合并糖尿病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合并糖尿病、长期吸烟、长期饮酒、慢性胆囊炎、结直肠癌家族史为结直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表2 Logistic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现已跃居第 3~5 位,以每年 4.2%的速度迅速增长,占消化道肿瘤第 2 位[5]。饮食结构、饮食习惯的变化导致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6]。疾病的发生对个人、家庭以及社会都有沉重的负担。通过临床上关于结直肠癌的研究发现,结直肠癌的发病与饮食习惯的改变、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均有关系。有研究指出膳食结构的改变与结直肠癌发生有紧密相关性[7]。

通过研究发现,结直肠癌的发病因素与饮食不合理、营养不均衡、不良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等均有关联。通过分析发现,年龄、长期吸烟、长期喝酒、胃病史、结直肠癌家族史、慢性胆囊炎、肥胖、合并糖尿病均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有关。通过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合并糖尿病、长期吸烟、长期饮酒、慢性胆囊炎、结直肠癌家族史为结直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针对合并结直肠癌高危因素的群体而言,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手段,对降低其结直肠癌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针对合并结直肠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其主要的预防手段在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及饮食结构的调整[9]。需要这类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多饮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尽可能避免烟熏、高盐、高油、腐烂蔬菜水果的摄入,日常生活中还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可适当参与各种体育运动[10-11]。对于合并结直肠癌遗传家族史的这类人群而言,需定期入院接受检查。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排便习惯,如果排便出现改变或者出现腹泻、黏液性血便等,以及排便次数也出现改变,需要积极入院接受相关检查[12-13]。

综上所述,对于合并结直肠癌发病高危因素的群体而言,需要积极采取各种预防手段。通过采取各种手段进行防癌治疗,其对于改善这类群体远期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均有重要影响。

猜你喜欢
家族史胆囊炎大肠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汤显祖家族墓后的家族史
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分析与探讨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中心突出,边缘失语:温州家族史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