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绿水青山”搬进国家大剧院

2021-06-20 14:36杨学晨
中国收藏 2021年6期
关键词:徐冰青绿国家大剧院

杨学晨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提倡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股“传统文化热”正在悄然兴起。早在2017年,故宫博物院曾展出宋代名畫《千里江山图》,一时引得万人大排长龙前去参观,反响热烈。

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演出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为了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大剧院选取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部分画面进行喷绘,用以装饰北大厅的12根立柱。《千里江山图》本就色泽强烈、艳丽灿烂,宏大处可观峰峦叠嶂、江河湖水、野渡游船、亭台村舍等景致,细微处则可见渔猎、游赏、行旅等人物活动。这些装饰立柱呈圆弧形排列,彼此之间不会完全遮挡,移步易景,处处皆妙。

以《千里江山图》为代表的“青绿山水”主题是国家大剧院布景的重要元素。

徐冰的《背后的故事:溪山秋色图》融汇了西方装置手法与中国画的气韵,从正面看上去是一幅优美的“国画”。

借助这一传世名画的布景,国家大剧院营造出了庄重富丽、典雅端庄的空间气质,也向世界各国来宾展示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盛会举办过后,因收获广泛好评,“千里江山图柱饰”被保留至今,每日里仍有不少前来观演、参观的观众与之合影留念。

近年来,随着国人愈发关注自身的传统文化,“青绿山水”也有热度渐起的趋势,这一点从国家大剧院近日举办的当代青绿山水作品邀请展中即可见一斑。

用艺术演绎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是国家大剧院自主策划的以推广当代青绿山水作品为主的视觉艺术展览品牌。2019年,国家大剧院首次举办了“绿水青山——国家大剧院当代青绿山水作品邀请展”,着力突出“青绿”与“山水”两点,向观众介绍青绿山水画的发展脉络与艺术风格特点,展示这一传统画种在当代如何被继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自然观博大精深,山水思想是其中重要的一支。我们在欣赏山水画时,往往能从单纯的赏心悦目走入画家创作的心境,甚至不自觉地进入艺术欣赏与创作的规律之中。并非人人都是艺术家,擅长艺术创作,然而这种与创作者心灵相通的审美体验似乎是国人与生俱来的能力,这是山水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根植于国人脑海中难以磨灭的历史情怀。

青绿山水是传统山水语义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青绿山水”在当代中国早已出离传统画种的语境,不论是对经典作品的再利用,还是充满实验性的雕塑装置作品的创作与展出,“青绿山水”的概念在每一次亮相中都得到了精彩的呈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家大剧院近日举办的第二届青绿山水作品邀请展中融入其中,许多被赋予山水语义的装置作品,以展现另一种形式的“山水”演绎。本届展览邀请了徐冰、孙恺、牛朝、吴建福、陈端、贾志发、杨广涛、何情、李昂、丁浩、杨潇等11位来自当代不同视觉艺术领域的艺术家参展,他们以各自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出面貌多样的以“青绿”为母题的作品。

丁浩的《山有木兮木有枝》借助白描思维将树枝化作线条,再现了山水画的山体轮廓。

传统中衍生当代意义

丁浩的《山有木兮木有枝》借助白描思维将树枝化作线条,再现了山水画的山体轮廓。

此次展览的重要展品包括艺术家徐冰的《背后的故事:溪山秋色图》。这一系列的作品起源于徐冰在西班牙机场转机时偶然瞥见的毛玻璃后盆栽植物的一角剪影,此后,他在郑板桥“依竹影画竹”典故的启发下开始构思。《背后的故事》系列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成为徐冰一个阶段的代表作。本次参展的作品以明代蓝瑛的画作《溪山秋色图》为蓝本,延续这一系列作品的创作手法,使用宣纸、玻璃、树枝、麻丝、棉布等材料进行创作。一些与绘画毫无关系的物品通过一定的排列组合,再由光进行修饰与渲染,最后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部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作品。该作品融汇了西方装置手法与中国画的气韵,正面看上去是一幅优美的“国画”,绕到作品的背后,映入眼帘的却是一些极不起眼的材料。观众在读取图像意义的同时,作品自身意义也就自然生成了。

毕业于法国南特大学美术学院的独立艺术家何情带来了装置作品《青录》。这是由青、绿两种颜色的丝网塑造成型的作品,借用青绿山水的山形轮廓和青、绿两种颜色,将青绿山水最本质的形与色塑造出来。作品以吊装的形式在展厅中呈现,飘逸、清幽、空灵的情调是她的神韵。在这里,艺术家将山水的厚重化为轻盈,极简却不失庄重。看似写意,却成就了真实。此等“青绿山水”是传统青绿山水的衍生,为青绿山水本真意义的表达锦上添花。

来自山东艺术学院的丁浩则展示了他的装置作品《山有木兮木有枝》。在美术技法中,白描是最为传统而经典的创作手法。在丁浩的装置中,他借助白描思维将树枝化作线条,重构山水图式。每一段转折的树枝,都好似国画的笔触,完美地再现了山水画的山体轮廓。树枝来自树木,树木来自大山,这组作品可以看作是大山片段的重新组合。虽然树枝脱离了树木,青绿不再,但是它的灵性却与生俱来,它本是大山的一部分,因而可以毫不费力地还原大山本来的样子,传递它的自然天性。

当代艺术家们或延续青绿创作的传统,或运用雕塑装置的手法将青绿山水文化加以再现,最后再通过展览面对大众。展览中的声、光、电为艺术作品的呈现营造仪式感,这种仪式感会引发观众的情感体验,从而生发审美意识,山、水、人在青绿山水“天人合一”的语境中得到升华。

【推广】——谭江级油画作品欣赏

《奋进》1.1×1.9米该作品将在知名拍卖公司上拍,欢迎收藏家参与竞拍。

谭江级

中国当代艺术家。其从艺多年,获国际书画艺术大师等荣誉称号,精于油画、书法、诗歌,作品被众多收藏家收藏。

详情请联系

微信号:tanjiangji

猜你喜欢
徐冰青绿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歌剧节•2022启幕
仙境烟台,只此青绿
徐冰的符号
国家大剧院四月演出大揭秘
国家大剧院2月演出大揭秘
精明的算计
大千世界 磅礴浑厚
仇英:青绿山水最后的盛世
青绿与水墨的融合
女生大闹校长室:把妈妈还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