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腹膜透析透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中的品管圈实践

2021-06-21 08:21詹刘莉徐鹏飞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目标值鱼骨容量

钱 凯,詹刘莉,徐鹏飞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肾内科,江苏南京,210008)

腹膜透析(PD)患者的心血管问题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近十年来心血管合并症已逐渐成为PD患者放弃治疗的主要原因[1]。Locatelli等[2]对PD患者进行3~4年的随访发现,心血管并发症占总病死率的41.5%~57.0%。容量超负荷是引起P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因素[3]。有效的容量管理可以降低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心衰发生率[4]。品管圈(QCC)是指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发组成的一个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运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5]。近年来,QCC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和护理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主要探讨QCC活动在降低腹透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年4月开展QCC活动,选取活动开展前(2020年2月—3月)收治的220例腹透患者设为对照组,另选取活动开展后(2020年9月—10月)收治的354例腹透患者设为QCC组,2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血压、透析充分性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开展QCC知识培训:研究者在开展QCC活动前对本中心护理人员进行QCC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包括QCC活动的意义、程序和方法,并在具体实践中予以指导,确保全体人员掌握QCC的工作方法。

1.2.2 成立QCC小组:成立“福利圈”,由本科室10名护士自愿组成,护士长担任辅导员,圈长1名,圈员9名,。活动从2020年4月开始,为期7个月。

1.2.3 确定活动主题:应用头脑风暴法,全体圈员围绕临床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4个圈主题,根据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维度进行主题评价,每个维度以1、3、5分计分,依照得分高低最后选定“降低腹透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为本次QCC活动的主题。主题选定的理由为降低腹透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有利于减少患者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1.2.4 计划拟定:本次QCC活动时间为2020年4月—10月,每2周召开1次圈会,每次0.5~1 h。圈员集体讨论制定出活动计划表,落实时间与责任人,并绘制出甘特图。

1.2.5 现状把握:QCC活动前实施腹透的220例患者中发生心力衰竭共29例次,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13.18%,判断腹透患者是否发生心力衰竭的标准[6-7]:(1)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2)以下情况至少有1条满足:①ECG或超声心电图提示左心室肥大;②射血分数<50%;③有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症状;④存在双下肢水肿状态;(3)纽约心功能分级Ⅱ~Ⅳ级。通过查阅文献循证,所有圈成员进行讨论后,制定出腹膜透析患者容量查检表,分为一般资料16个条目,专科资料4个维度12个条目,对患者的容量、自我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全面查检。共发放查检表220份,回收158份。根据查检结果绘制改善前柏拉图。分析柏拉图发现,盐分摄入超标、液体摄入超标、相关知识缺乏和并发症监测不到为是主要原因,占80.06%。根据二八定律,将该4项原因列为本次QCC活动的改善重点。

1.2.6 目标值设定:依据目标值计算公式:目标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圈能力由全体圈员共同制订,因本圈为第1圈,考虑实际情况,圈能力按50.00%计算,目标值=13.18%-(13.18%×80.06%×50.00%)=7.90%,本次圈活动的目标值即将腹透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降至7.90%。

1.2.7 要因分析:针对改善重点,采用头脑风暴法从人、物、法、环4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并绘制鱼骨图,将每幅鱼骨图中的小要因分别列入评价表,由所有圈员根据重要性以1、3、5分法打分,统计每个小要因的总得分并进行排序,根据20/80法则确定得分较高的为改善要因。详见图1—4。

图1 并发症监测不达标鱼骨图

图2 盐分摄入超标鱼骨图

图3 液体摄入超标鱼骨图

图4 知识缺乏鱼骨图

1.2.8 真因验证:运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为期两周的真因验证,确定影响腹透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的真因是: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健康教育不到位、地域饮食习惯差异和疾病病程长。

1.2.9 拟订对策:根据找出的真因进行对策拟定。10名圈员通过头脑风暴的方法产生21项对策,以1、3、5评分法对所有对策进行评分,统计总分,根据20/80原则取得得分在120分以上者实施。

1.2.10 对策实施:根据对策拟订方案的得分共制定出4项对策,按照由易到难分别实施:①制定图文并茂的水盐控制手册:加强对患者的宣教,使其充分认识到水盐控制的必要性,给患者发放水盐控制手册,以食物模型量化水盐的含量,给患者直观清晰的认识,帮助患者控制水盐的摄入;②制定心力衰竭标准化评估流程:患者每天监测腹透超滤量、体质量、尿量,医护人员在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时评估患者容量情况,未发生容量超负荷时定期随访,如发现患者容量超负荷,则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判断容量超负荷原因,及时予以纠正,并加强对此类患者的电话随访;③定期进行连续性系统培训: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腹透相关的专科知识也在更新,医护人员需要定期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每月组织1次新理论学习课程,腹透中心全体医护人员参加;④肾脏科护士全员参与腹透专病门诊的培训,通过全员学习腹透专科知识,提高护士对于腹透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时更有针对性,能够为腹透患者提供更专业的指导意见。

1.3 观察指标

观察QCC活动开展前后腹透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比较QCC活动开展前后圈员能力。自制圈员能力自评量表,包括:QCC运用、团队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协调、拓展思维、活动信心、责任荣誉及个人素质修养8个项目,每项赋值最高5分,最低1分,以1、3、5打分,在开展QCC前后由圈员自评打分。

2 结果

2.1 QCC活动开展前后腹透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比较

QCC活动开展后腹透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由活动开展前的13.18%(29/220)降低至6.78%(24/354)。改善后目标达标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6.78-13.18)/(7.90-13.18)×100%=121%。

2.2 无形成果

QCC活动开展后,圈员对QCC的运用水平、团队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协调、拓展思维、活动信心、责任荣誉及个人素质修养均有提高。见表1。

表1 无形成果

3 讨论

本次QCC活动着力于降低腹透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QCC活动后心力衰竭发生率由13.18%下降为6.78%,心衰发生率下降明显。QCC活动的开展,护士在临床实践中能够更有效地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确定整改目标、落实干预措施、评估整改效果、持续质量改进,降低心力衰竭发生风险,与王青尔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

针对本次圈活动的主题,圈员们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同心协力解决问题,制定并实施科学有效的QCC制度,使腹膜透析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降低到了预期目标,提高了护士自觉参与新知识、新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增强了肾科护士的团队意识。本文通过自制圈员能力自评量表证实,圈员的各项自评得分均有所提高,可见应用QCC活动能使参与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大的提升,有利于护理团队的健康发展。这与王静等[7]的研究的结果一致。

近年来,QCC活动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临床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开展QCC活动,圈员集思广益,制定有效措施加以改进,是一种科学的、系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在开展QCC活动初始阶段,由于缺乏认识、活动意义不明确、各种品管手法不够熟练等原因,影响了改善对策的效果,在以后的工作中仍须不断改进。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目标值鱼骨容量
鱼骨柔性翼段线性/非线性静气动弹性对比分析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ML的迭代学习过程
水瓶的容量
用鱼骨图分析法检修2014款奥迪A6L通讯故障
幸福晚年“拼”出来
一星期没换水的梦境
挖掘“小专业”赢得大市场
小桶装水
鼹鼠牌游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