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时代耕读教育范式的着力点

2021-06-21 03:09曹东勃郭玉琦
教育家 2021年17期
关键词:农耕城乡青少年

曹东勃 郭玉琦

耕读的本初含义是农耕和读书,在现代社会可以引申为物质与精神、职业与兴趣、自食其力与自得其乐。当下,我们再次深切探究“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古训俗语,可以寻味到“躬耕”与“勤读”超脱传统观念、更深层次的关联逻辑,即“民以食为天”,而“食”以“耕”为本,“耕”以“读”为魂。传统农耕社会“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的理想情结和“父慈子孝、耕读传家”为代表的伦理观念,并没有被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剧烈时空压缩和社会变迁所吞没,而是在“耕”与“读”的相辅相成、并驾齐驱、良性互动中,逐渐凝结为满溢乡土气息的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融汇进“爱国主义精神”的思想源流,植入每一个个体成长的生命体验,深刻关联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现代化进程中高质量教育对“耕读文化”的发展扬弃,既丰富了千年来固农兴民、修身治国的时代意蕴,也指出了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传统农耕文明实现现代超越的未来路向。

新时代开展耕读教育要避免三个误区

新时代开展耕读教育,既契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也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塑造新时代全人教育观、实现铸魂育人目标的重要实践。中小学开展耕读教育,要以传统耕读文化的历史积淀为基础,建构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新耕读教育范式,以“耕”为本的劳动教育,与以“读”为根本的文化素质教育相联通,在“耕”与“读”的理念指导下,精准设置课程,为青少年搭建学习与实践的平台,并在“耕”与“读”的具体教育场域中,增强青少年的体魄,锤炼青少年的心智,提升青少年的道德文化素养。同时,中小学开展耕读教育还需避免陷入三个误区。

一是将耕读教育完全等同于劳动教育,片面、笼统地在增强劳动锻炼方面做文章。即只注重“耕”的表面,忽视“耕”的神髓,同时丢弃“读”的一面,割裂“耕”与“读”整体联动、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密切关系,搞成了教育理念与教育过程“两张皮”。自古以来,“耕”的文字含义即为农耕、劳作,而当其与“教育”产生关联时,其意义便非简单地偏重于“体力劳动”了。耕读教育中的“耕”是融合了德智体美劳多元教学思路与课程设计的现代化教育,是“身”“心”一体的全生命教育。耕读教育不仅要强健青少年体质,而且要在劳动技能、劳动美德、劳动艺术等课程教学与实践中增长青少年的心智,熔铸新时代守望乡土、造福人民的家国情怀。

二是将耕读教育简单理解为“耕读小学”模式的延续。“耕读小学”是20世纪60年代为贯彻执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而创制的教育模式。彼时,农村生产力不发达,机械化程度和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乡村教师和适龄儿童都作为家庭重要成员直接参与、贡献于农业生产,大多数农村青少年无法进入全日制学校接受教育,因而只能以生产队为单位就近参加半耕半读的早、中、晚班,获取十分有限的教育时间和资源。在“耕读小学”的特殊教育模式下,农村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家庭单位的自给自足,农耕经验、劳作技术、农业知识、乡土风俗、生态发展等均未被纳入教育教学体系,因此,“耕”对于青少年来说仅仅是一种维持生存的被动任务。同时,青少年只能在不延误农业生产的前提下进行碎片化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够满足青少年需要的文化课内容相当匮乏,青少年重塑精神世界的自觉行为受到了严重制约。面对当下农业农村快速发展和广大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紧迫性需求,延续以生产劳作为主、以零散教育为辅的“耕读小学”模式,显然是刻舟求剑,未能与时俱进。

三是将耕读教育的实施主体和教育对象局限于农村学校和农村学生。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是全国中小学教育改革创新的重点工程。教育部明确提出,城市、农村中小学均要定期开展田野劳动教学,讲授农业生产相关知识,搭建种植养殖体验平台,培育青少年爱粮节粮传统美德等。可见,新时代深入开展耕读教育,并不只是农村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的专利,而是一项全覆盖、立体化推动“城乡二元教育结构”转向“城乡教育一体化提升”的改革良策。一味将耕读教育窄化为农村教育的专属标签,将其与农村青少年、农村教育体系绑定,耕读教育的城乡两大主体二元对立,既与新发展阶段促进城乡融合、推动城乡公共资源更高水平均等化的要求不符,也会错失城乡教育通过资源优势互补及共建共享而相得益彰、相互促进进而推动教育改革创新的大好时机。

新时代开展耕读教育要注重三个结合

新时代开展耕读教育,在精准识别并规避风险误区的基础上,需要教育、农业等相关部门及多方社会力量密切协同,确保做好顶层设计和群众探索、问计于民相统一,明确基本目标、原则和科学路径。

一是要将耕读教育与劳动教育、生命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教育紧密结合。首先,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切实运用好校园、田野和社会三大场域,将课堂自教室延伸至自然、社会,采取亲身实践、手脑并用的劳动教育模式,拓展学生的耕读文化知识与见识,充实学生的农耕生活与劳动生产体验,陶冶学生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崇高道德情操。其次,将自力更生、读书修身的耕读文化传统教诲贯穿于中小学生命教育全过程,加强学生对农耕经验、广博知识和理想信念的学习领悟,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生活质量和生命觉悟,厚植为民族复兴和国家繁荣而奋发图强的自觉性、自信心与过硬本领。最后,合理利用农民丰收节、参观农耕文化展览馆等丰富的活动载体,深化中小学生对农耕文化、乡风民俗、传统美德的理解与认同,为乡村文化振兴筑牢思想之基。

二是要将耕读教育与家庭道德建设、家风建设紧密结合。“天下之本在家”,家庭必须对青少年履行“第一课堂”的职责,注重培养“以‘耕开新,以‘读固本”的家庭美德和良好家风——教育青少年不仅要追求以“耕”自立自強、勤劳致富,还要懂得以“读”知书达理、修身养性。人们常说的“乡愁”,不应仅仅作为市民在城望乡的一种镜像投射,更应真正融入并引领家庭道德建设与家风建设。而绵延至今的耕读文化,正是“乡愁”的一种具象化存在形态。历久弥新的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和耕读教育的天然亲和力与感召力,能够帮助个体重拾对家庭观念的深刻记忆、重塑全社会“家文化”的生长空间、重建乡民“吾土吾民”的情感联结和家庭伦理的美好风尚。同时,树立起良好的家风及家庭形象,也更有利于耕读文化的接续传承。

三是要将耕读教育与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系列行动紧密结合。一方面,不仅乡村中小学要用好本土资源近水楼台的优势,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也要充分激活城市郊区及其农村的教育功能,积极开发和利用实施耕读教育所需的资源体系,增强城乡优势资源协调互补联动。城市高校拥有农学、城乡规划设计、国学及传统文化研究等相关专业的优质师资和庞大的智库资源,这些对耕读有过专门研究与实践的优质教师资源、政府部门管理人员、外聘专家学者等人力资源,完全可以充分参与和融入城市社区建设与居民自治过程,在城市社区有限但精致的园林、绿地中开辟专门的教育场地,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因地因时开展播种、灌溉、施肥、丰收等主题体验活动,以此提炼知识、锻炼技能、丰盈品格。另一方面,要借助耕读教育,推动城市和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结对互助,促进教师和学生交流互访,帮助城乡学生增进对乡村生产生活的理解、包容与团结;坚持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优先的导向,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合理监督和规范相关教育市场,规避耕读模式和相关线路开发的猎奇与走样。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周丽

猜你喜欢
农耕城乡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农耕感怀
农耕园里收获多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城乡一体化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变革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老圃作品
老圃作品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