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名班主任工作室为载体,探寻班主任有效研修的策略

2021-06-21 09:26计国红项娟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专业成长

计国红 项娟

摘要: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在“合作共赢,抱团发展”的背景下, 班主任的专业成长仅仅依靠“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名班主任工作室是班主任“共同成长”的重要载体。基于此背景,本文对“以名班主任工作室为载体,探寻班主任有效研修的策略 ”进行了探究。以名班主任工作室为载体发挥引领作用、优化活动方案、规范考核评价,能够有效打开班主任发展通道,搭建班主任发展平台,探寻班主任研修的方法,进而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名班主任工作室 有效研修 专业成长

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是名班主任工作室的重要工作职责。当今时代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打造班主任发展共同体,探寻有效研修的方法对于提升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名班主任工作室是班主任“抱团发展”的重要载体,如何开展研修活动,提升研修效果,本文以“合肥市项娟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工作开展为例,进行了探讨、思考与分析,以期给广大中小学班主任带去思考和帮助。

一、 精准分析,提高研修效度

合肥市于2018年启动“名班主任工作室” 项目,希望通过班主任队伍中一些“领头羊”的引领培养出一批批专业能力强、自身素质硬的班主任团队,进而辐射、普惠到每一位班主任和每一个孩子。项娟老师作为合肥市第一批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在无任何前辈的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率先启动了工作。她首先对每位成员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其中包括: 工作年限、取得成绩、工作经历、擅长领域、家庭情况、所处学校以及对班主任工作的未来期许等,做到“知人”。只有“知人”才能更好地“用人所长”。除此之外,她充分地尊重每一位成员,让班主任们做自己的三年计划,并把每个人的困惑、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及最想研究的专题汇总在一起,然后根据成员的需要制定工作室的三年计划、工作室的制度、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等,这种自下而上的工作方法不仅充分尊重了每一位成员,还能很快解决一线班主任的“燃眉之急”,及时地助人提高,既拉近了主持人与成员的距离,又明晰了研修的方向,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接下来的有效研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专家引领,挖掘研修深度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得高,才能看得見,看得远。专家的引领,能避免班主任少走甚至是不走弯路。项娟名班主任工作室会经常聘请专家进行理论讲座、活动指导等。在专家一次次的发言中,班主任不仅得到了理论的滋养,也得到了有效的启发,讲座促使班主任能够找准问题,深入思考,展开更深层面、更细致的探究,进而超越自我,提升自我。记得有一次工作室请来了全国模范教师于洁给我们做讲座,得知这个消息后,我们每个人都异常兴奋。于洁老师从自身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谈起,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教育案例。他的讲座有灵气,讲正气,显底气,接地气,是一线班主任老师的福音。由此可见,专家、名师的引领提升了研修的高效性。

三、搭建平台,提升研修高度

名班主任工作室最关键的职责在于示范和引领,工作室要为每位成员搭设展现个人才华以及实践成果的平台。平台可以从小到大,级别可以由低到高,比如:校级活动——名班主任工作室间的活动——区域之间的联动——省际交流等。活动的内容可以是班队会课展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微讲座、读书分享、教育案例分享等,形式可以是沙龙式、互动式、研讨式、成果展示等。合肥市项娟名班主任工作室经常与省、市、区、校级的其他工作室联合开展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让成员展示自我,还能赏“他山之石”,学他人智慧,促进每一位成员在工作室的引领下坚定地朝着卓越班主任的方向发展。理论滋养、实践探究加上交流碰撞保证了研修的高效性,也真真正正地提升了班主任的专业素养。

四、适时创新,拓展研修广度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蓬勃发展。名班主任工作室的研修形式和研修内容要根据时局的变化而做好调整,要以“班主任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推出什么 ”为目标。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假期延长,学生居家学习。线上班会、线上家长会应运而生,热度不减。作为一线班主任,很多老师一时间无法适应:和家长说什么?怎么说?怎么做?和孩子们聊什么?学生如何管理?作业如何批改?……针对这些问题, 合肥市项娟名班主任工作室积极组建班主任发展共同体,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结合一线班主任和家长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网络教研,制作了“居家优学·家校共育”和“居家优学·班级管理” 微课堂系列课程,推出了几十节微课,供一线的班主任和各位家长借鉴、学习。这样的研修有温度,有情感,有时效。

五、借助课题,增加研修厚度

名班主任工作室要为班主任的发展创建更多的通道, 借助课题研究就是一条很好的路径。以任务为驱动,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题特点以及成员的专业特长,提出适合班主任的研究“套餐主题”,确保探究清晰化和梯度化。利用课题充分激发班主任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让班主任老师在工作中探究,在探究中提升,在提升中感悟。 课题一般为期三年,工作室运行时间也是三年。在此周期中,依托工作室这一载体, 学研一体,以课题作为突破口,探索、学习并掌握有效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不仅能充分发挥每一位学习成员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学习、有所成长, 还能保障正确的研究方向,以多元的视角展开实践,继而形成一个“探索—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良性循环, 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发展特色, 为个体的成长以及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六、有效反思,拉伸研修长度

反思是一个能动的、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也是一个与情感和认知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的过程。只有对实践进行不断地审视、分析、反刍,才能进行理性判断,发现问题,找出短板,继而寻求解决策略。在再实践的过程中“不贰过”“有效果”。 工作室所有成员在主持人项娟老师的带领下,每次活动后及时进行“小”反思,每学期结束及时进行“大”反思,通过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实践,班主任们不仅专业素养有了很大的提升,对教育也有了更深远的认识,还增加了教育自觉的意识,真可谓“一箭三雕”。

总之, 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创建就是为了全面提高班主任的专业水平,并就此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卓越的班主任团队。所以对于名班主任工作室而言,探寻班主任有效研修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研修有法,并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是能让班主任真正受益、确实成长的研修方法都是好方法。只有如此,咱们名班主任工作室才算是“大显神威”“物尽其用”。

猜你喜欢
专业成长
做一名学生喜爱的老师
浅谈初中语文教师个人专业成长“三部曲”
聚焦心智模式,追求专业成长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浅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
教师要敢于成为“鉴赏”自己课堂的“勇者”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借信息化管理模式,助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叙事研究与阅读反思
青年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