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1-06-21 08:37李华敏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11期
关键词:居家英语教学家长

李华敏

摘要:本文基于在非常时期开展的小学英语线上教学实践,随着线上教学的开展,教师要不断调整与改进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笔者反思线上英语教学和传统教学各自的利弊,找到它们的共同目标,重建适合当下的英语教学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 线上教学

师生相遇在“线上”——案例背景

春花烂漫二三月,师生原本应该在美丽的校园里重逢,但由于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还没有完全结束,我们只能各自暂时居家观察,不能按时返校。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我和我的伙伴们按照局里对学校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的各项要求,也加入“线上”教学和“线上”陪伴的队伍当中。特定的疫情环境,特别的技术挑战,特殊的“云端”课堂,让我既紧张又幸福,压力与自豪并存,因为咱们的努力,孩子们居家生活与学习一样不耽误,我干劲更足。

山重水复疑无路——遇见问题

然而,就在我的第三节“线上”课开始后,问题接踵而来:先是我在教学My Dad时,谈话窗里跳出思语和立泽的聊天,他们竟然在说我的桌面背景图片,一个闯关小问题抛下去,线上一片寂静……当天下午,我又接到轩轩妈妈的一通电话,她情绪非常激动地说:“线上”教学一开始,她的孩子英语学习问题越来越多,天天不知道搞什么,什么也不学,他父亲揍他都没用!上学期,她的孩子还说英语课很好玩,一点都不难,天天回来就汇报他又知道哪个单词、哪个句子,又要和他们对话,又要教他们说句子,最后还考了一百分。可是现在,才一个礼拜,他就变得傻呆呆的了,怎么讲都不听,叫他先预习,他也不动,问他问题听懂了没有,他不作声,问他需不需要暂停,他也没什么反应。一到下午想给他复习一下,他啥都不会,父母已经无能为力了。我听完便先安抚了她的情绪,了解了事情原委,最后态度很坚定地请她一如既往地相信我,情况一定会变好的。

今天线上课堂诸多“问题”和这通电话,让我意识到“线上”教学还有很多事情要磨合和解决。于是,第二天一早,我从两方面入手:首先,通过班级群家长接龙,搜集近期线上教学孩子的学习情况(习惯、效果、建议);其次,通过语音或视频联系各类孩子代表,询问“线上”学习的情况。果然,不出所料,几乎大部分家长都质疑,大多数孩子都存在这样那样的学习困难。我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这么多的问题怎么办?难道山重水复没有路,线上线下教学完全不一样?这仅凭居家的我能解决吗?

车到山前必有路——聚焦问题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一个一个的问题在我的脑海里浮现:“线上”教学的问题出在哪儿?它和我们常态教学的区别在哪里?是软件问题,还是我的“线上”英语教学出了问题?怎样才能再次取得家长的信任、认可与合作?怎么在“线上”走近孩子、了解其需求、解决其困惑?“线上”英语学习的目标是什么?“线上”教学要带着孩子去哪里?“线上”学习的兴趣如何激发?自律如何形成?效果如何保障?……我立刻打开笔记本,把闪过的问题都记录下来,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然后归类,再对应地想解决策略。记着记着,我的思路开始清晰起来,竟不由得想起李家成教授书中的一句话来:“我的实践促进了学生何种素质的发展?”对呀!就是这个,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我们的教育教學目标都不会变。我不应该挂在“线上”下不来,我先要让家长和孩子们也可以跳出束缚,携手一起通过“线上”,聚力成长,重新规划调整我的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的确如此。接着,我根据原有的“线上”教学问题反馈设计了调查问卷,从这个“课程”有无必要,如果有,如何优化,以及时间、内容、课程意义、辅导策略、评价建议等方面做了一个初步的摸底。接着,我又在“线上”陆续找了十几名家长谈话,得到以下信息。

(1)百分之百的家长都认同“线上”课程有必要,但建议要有陪伴与互动。

(2)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家长认为“课程时间确定不等于恰到好处”。大多数家长在建议栏填写,时间固定要有弹性。昊轩爸爸建议说,如果家里有事,可以弹性选择上课时间。

(3)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家长认为“课程”可以多变变,不要只教书本知识。

(4)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长认为“内容丰富不等于科学合理”。

……

这一次的调查让我很意外,却也让我很开心,因为家长们很真诚,看待问题很客观。这也奠定了我们家校共育工作开展的基础。随后几天,我重新制订“线上”教学改进方案,即改进准备阶段、教学诊断阶段、教学改进阶段、教学评价阶段、总结反思阶段。与此同时,我的“Sunny课堂”五步走方案应运而生。我相信因为我的努力,可以再看到孩子们的精彩与成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探求途径

说到底,“居家学习”和“学校学习”不同,主要表现为学习形式不同,学习环境也不同,没有直接面对互动的教师和学生,没有黑板,没有眼神和板书。但是,无论是常态教学还是“线上”教学,教育教学目标是一样的,面对的学习主体是一样的。所以,我需要的还是要一直坚持确立儿童立场,将重心下移,像华东师范大学卜玉华教授在我们教研会上说过的那样—— “脑中有本(大纲和课标)、眼中有人(学生)、手中有法(方法策略)”,转变“线上”英语教学策略而不变其宗。

居家“线上”学习最佳状态应该是:家长支持,老师“线上”陪伴与鼓励,孩子学习与成长。然而,很多家长一说到学习,便想到校园、教室、教材、教辅、做题、考试,这是对孩子们的主动、自由精神的忽视。其实,小学英语教学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绝不会是两个目标,我们始终都要以培养兴趣为主,转变策略,让“线上”教学渐入佳境。

(1)聚力全员,形成“线上”教育合力;(2)创新思维,激发“线上”学习兴趣;(3)鼓励肯定,增强“线上”学习信心;(4)规划引导,树立“线上”学习目标;(5)价值提升,“线上”学习自律;(6)借助评价,优化育人效果。其实,教学从来都不是学科老师一个人的努力就可以的,它由学生、教师以及家长三个要素组成。深圳知名教师陈才英老师曾说:“我很重要,班级每个人都很重要。”我深知,只有这三个要素形成最大合力,点燃学生学科学习兴趣,制订目标计划,自律主动学习,才能真正最大限度地学好一门课,从而形成学科教育的新常态,促进良性循环。果然,随后的“线上”英语教学有序而精彩,班级的英语学习氛围也渐入佳境。

柳暗花明又一村——精彩初显

作为教师,了解孩子们,听到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和心声,常做换位思考,会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所以,今后的教学中我更要牢牢把握两大宗旨:一是既然发现,绝不回避;二是聚焦问题,合力共建。教师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它需要教师对多种知识进行多层次、创造性地开发、转换与复合才能完成。教育的目的不是把我们头脑里的东西强势地递给家长、倒给孩子,而是唤醒和影响。就像我这一次的“线上”插曲,说教和监督都过于简单。我们需要不断反思与重建,相信:山重水复终有路,教学何曾是两乡。

参考文献:

[1]李家成.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2]王蔷,胡亚琳,陈则航,等.基于学生学科素养的英语学科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叶澜.改善发展“生境” 提升教师自觉[N].中国教育报,2007 09 15,第3版.

猜你喜欢
居家英语教学家长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居家信条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家长错了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微生高的往事
初四居家放松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