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无痕,教育有道

2021-06-21 08:37丁晓勤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11期
关键词:生活化德育

丁晓勤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多元文化价值冲突日益凸显,中国传统价值观受到极大挑战: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二律背反引发社会生活领域的各种道德难题;学校德育工作内容方法不完全适应时代新要求和学生新特点,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基于学生的德育活动过少,无法让孩子在体验过程中提升道德体验。面对这些挑战我们提倡生活化德育,强调道德学习要从关注现实的生活开始,顺天性,不留痕,润无声。

关键词:德育 无痕教育 生活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其教育的效果就越大,我认为这条规律是教育艺术的核心。”教育最伟大之处就在于以一颗同情的、通情的心去理解受教育者,让受教育者在最自然的状态下受到浸润和感染,从而对自身问题进行反思和改正,这也是无痕教育的题中之义。

道德是最佳的信仰,德育是教育的核心,是智、体、美、劳四种教育的灵魂。单靠说教是无法让德育入耳、入脑、入心,要让德育回到学生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情景中去,通过回归生活贯彻生活德育理论,引导学生心悦诚服地认同和接受道德观念,在亲身体验中自觉调整行为,树立道德情感,在潜移默化中把道德刻在行动中,在反思中践行。德育课怎样才能真正成为影响学生成人成才的关键课程?如何把真正的生活还给孩子,实现有温度、无痕的德育?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坚持校内外协同策略,关注生活

人是环境的产物,儿童生活、活动、学习的所有空间都构成了其德性成长的环境和背景。因此,中小学的道德教育并不仅仅发生在学校教育这个领域。就人的道德生活实践领域而言,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具有更广阔的空间,对学生道德品格的影响更大。在这个空间里,个体通过自身所构建的社会关系,接触到的一切人的社会实践都成为其成长的“课程”。因此,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必须坚持校内外协同战略,关注生活,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家校互动、社区共管、社会合作”四位一体的协同教育体系,使学校德育向家庭延伸、向社区和社会拓展,走出德育学校化误区,以提高德育实效。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重视家校共育,家长从支持者转变为与教师共同育人的主力军,在家庭生活中实施劳动教育,加强孩子劳动实践、劳动技术和家务体验,培养劳动习惯和劳动素养。在亲身参与中,孩子体验了劳动的艰辛,磨炼了劳动意志,提升了生活实践能力。邀请学生一起制定、学习、解释课堂规则,学生是制定规则的主人,因此会主动自觉遵守。这一模式,实际上将社会政治生活引入课堂,折射出公民参政的政治生活原则;疫情下基于部分公民道德缺失及行为问题的反思,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提供了现实的参照。在参与志愿服务中学生感受到关爱、尊重和满足,会下意识、主动选择积极和善意的行为。

良好的社會环境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学生修身养性的大课堂,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家庭、社会为德育场所,在道德生活中体验道德、内化道德、养成道德,让德育回到学生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情境中去,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不二法门。

二、构建一体化生活德育体系,引向生活

以往德育课的过程、方法、手段基本是教条式灌输,德育被看作是纯书本知识的学习,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具有成人化、高大化、抽象化的倾向。陈旧内容、单一形式、说教面孔,脱离社会经济生活现实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这种既不可爱又不可亲的德育是不会被学生接受的。

德育课只有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道德冲突和道德矛盾,才能实现学校时时、事事育人的目标,才能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例如,指向日常生活基本道德规范的生活课程,集针对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活动课程和研学旅行的探究性德育课程等生活化德育课程,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触及学生心灵,有利于实现活动中育德、活动中育人的目标,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以疫情防控为背景的道德教育,能够让孩子获得体验的渠道,通过学生交流分享,把家国情怀、使命担当融入学生的社会公共生活中。

通过角色扮演,将生活情境搬进课堂。角色扮演,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真正体会到他人的感受,从而产生同理心,在遇到相似情景时作出合宜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比如职业生涯体验,大家竞争上岗,体验未来岗位,学生会发现即便是很简单的岗位,也包含了很复杂的专业要求,不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将来是无法胜任的。假如你的同学身体有缺陷,面对其他班级同学对他的嘲讽,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那位同学,面对异样的眼光,你会产生什么想法?角色扮演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情感和同理心,使其学会尊重、理解与爱,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德育追求的是一种无痕教育,即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只有引向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我们才能听到学生最真实的回答,走进学生的内心,促进学生内心道德意识的觉醒。

三、关注学生终身成长,改变生活

生活德育主张孩子在学会生活的同时,学习生活中所包含的道德。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的现实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更为合理,要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改变和提升人内在的德性和人格。

素质教育的三大任务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和学会创造,这也是德育课堂的重要使命,以生活为中心,将课程和教材变成实践生活的工具,培养学生的生活力。例如,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比生活中人们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其产生了对运用其他方法确定位置的好奇心和研究欲望。又如在低年级的习惯养成德育主题教学环节,针对学生生活实际的习惯养成,当仅靠课堂无法达到目标时,我们可以借鉴行为心理学研究,制订课后践行表;开展主题活动“家人的爱在哪里”,通过回归生活,寻找家人的爱,将生活细节升华为“亲人的爱”这样一种道德观念;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践行公民道德,倡导道德实践。

大音希声,真爱无香;大道无痕,润物无声。浸润式的生活化德育是一种充满人性化关怀的超凡教育,是自觉自悟的教育。以生活化建构,贯彻“关注生活、参与生活、改变生活”的理念,实施有温度、接地气的德育,以育化德,用心、用情、用灵魂激活学生成长基因,实现生命精彩绽放。

参考文献:

[1]李晓东.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三个“必须”[J].中国德育,2017(18):12[CD*2]14.

[2]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是引导生活的建构[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3]丛长涛.践行“生活教育”培养关键能力[J].辽宁教育杂志.2019(3):5[CD*2]7.

猜你喜欢
生活化德育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与成效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究
德育出希望之花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