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科·克莱门特精神性研究

2021-06-22 07:40杨明满
艺术品鉴 2021年15期
关键词:艺术家绘画精神

杨明满

德拉克罗瓦曾坦言:“赋予伟大的诗人或伟大的画家真正特制的东西,不仅仅是那为了表现思想所考虑的形式,而是以充沛的经历,去努力实现理想,把思想转化成人格化的精神力量。”人的精神思想是一个艺术创作者最应该考虑的问题,除了形式给观者带来美的视觉效果,更应该蕴含强烈的精神感染效果,直击人心。在当代绘画中,精神意味凛然成为画面的主导因素。超前卫主义作为意大利艺术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在超前卫主义艺术中极具才气的艺术家弗朗西斯科·克莱门特,是架上绘画最伟大的践行者、是意大利艺术创新与传承中跨步超越的一环。

大众对于传统艺术观念的突破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对文化与认知上不可阻挡的趋势,颠覆着大众对于艺术的新眼光、新态度,固步自封及阶级性痼疾的传统艺术受到了空前的冲击,西方各国相继出现了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各种流派,意大利超前卫作为国际新表现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传统艺术的突破便成为当务之急最重要的时代任务。而弗朗西斯科·克莱门特作为超前卫最主要的艺术家,他以创新的思维把学习到的各国文化精髓融洽无间,通过概括凝练的形式风格、简单明朗的色调和笔触以及强烈而真挚的情感融入,进而传达出深刻的精神性。

一、弗朗西斯科·克莱门特《无题》绘画作品分析

弗朗西斯科·克莱门特,出生于那不勒斯,为了研究罗马和印度文化,两地奔波实现了艺术中文化的揉捏融汇,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艺术所具有的独创性和幽默感。克莱门特观看各地生活百态曾受到过贫苦艺术思想的艺术启发,但其卓越的才华、独到的见解,个人经验与对艺术的认知和意大利传统神话题材的升华与运用,最终突破了贫困艺术的教条与束缚,造就了独特绘画理念的艺术作品。在其艺术创作中不难看出极具东方文化韵味的运用,这便要归功于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研究印度语言,新颖的思维突破着传统认知,物质空间和形式与非物质的时间和记忆相融合。无论是运用现成物描绘还是自我创造物叙述,克莱门特的“环境戏剧”都是忧郁而又充满活力的,包括着其他生活空间和现实的回响,在真实、想象与虚幻之间摇曳。

疯狂与艺术家的创作极为密切,正是因为艺术家拥有独特的心理结构、敏锐的情感思维,这些与众不同甚至超乎常人的特征,使得他们有着独立的思考方式来观察、理解这个世界。比如梵高、蒙克、莫扎特、康德、巴尔扎克、贝多芬等等,都通过自己独特的癫疯状态来诠释艺术,天才的艺术家无一例外拥有更为敏锐的感知、更为细腻的敏感神经、更为强烈的情感表达方式。疯狂在艺术创作中发挥着积极而必要的作用,更加彰显于精神性的抒发。克莱门特善于运用荒谬离奇的形象,作为精神抒发的载体,通过强烈色彩冲击与怪诞事物的累积,产生独特知觉感应达到知觉叠置的艺术效果,虽然背离传统意大利艺术,但却挣脱传统束缚带来独特的视觉感受。作品《无题》(如图1)是其代表性作品之一,画面中人物形象占据画面主体位置,古怪、难以理解的感受迎面而来,画面人物五官里面隐约可见惨白的面孔,人物多张着红唇仿佛在声嘶力竭地呐喊,背景中以黄、黑色调最为突出,与车厢车窗中的蓝、黑色调对比明显,画面场景仿佛是火车的车厢,画面的前部右侧孤独地立着一根古典圆柱,这种强烈的不和谐冲击,既有现代的交通工具也有古典的建筑,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这种知觉叠置,理性与感性相互串叠,使画面既真实又梦幻,这可以看出克莱门特主观意识的表达。这是一幅画家反应自我内心的切实写照。他的艺术发自于对人性的深入解读,以一种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召唤者人性的回归。克莱门特善于把观者对画面的知觉引入到独有的层次里,可以说他的作品呈现真正的生命状态,仿佛在芸芸众生中焕发着强烈的精神之光。

图1 《无题》

二、弗朗西斯科·克莱门特《地球》绘画作品分析

柏格森提出的“先验直觉”(metaphysical intuition),“当我把注意力指向内心,去深思我自身的时候,我首先察觉到了从物质世界来到内心的一切知觉”。1通过这种先验直觉在人脑中的叠加效应,所描绘出的画面则最具特点容易产生共鸣。因此,这种迷雾般捉摸不定的感知状态激发了创造的可能,正是因为这种认知错位,被感性左右大脑,让人感到不可理解甚至失去理性的,所以这种画面的意义往往是我们无法理解的,这种感情的流露也是自然而然流淌的。对于生命的永恒、宇宙的浩瀚、生活的琐碎等新奇的观点都能用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作品《地球》(如图2)简单的几何线条和笔法运用描绘出的画面层次感更多地体现画面中人物静态的凝视的状态,画面非常直接、质朴。艺术家有意用最纯真的眼光看世界、描绘世界,直击要害着重抒发阐述画面中的精神,拿起画笔创作出来的作品呈现出无限的想象力和敏锐的直觉性。把感性态度运用在画面中淋漓尽致地体现画家所理解的、所感知的只属于他的世界,这种强烈的艺术感知能力效果显著,因而画面创作中更需要他们用想象、形象的思维去认知感受。余秋雨在《艺术创造学》中指出“艺术眼光是一种在关注人类生态的大前提下,不在乎各种权力结构,不在乎各种行业规程,不在乎各种流行是非,也不在乎各种学术逻辑,只敏感于具体生命状态,并为这种生命状态寻找直觉形式的视觉。2”克莱门特则运用自己的绘画语言描绘生命的状态、人与自然的和谐、知觉叠置感应下的空间与层次关系,画家抓住了欣赏者的艺术眼光,不拘于各种形式框架,只关乎于具体现实生命形态,直观反映出画面中这种知觉形式的美感,折射出艺术家的精神体现。

图2 《地球》

三、弗朗西斯科·克莱门特精神性总结

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从人的身体、人的灵魂、人的精神,分析了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三种审美形态。先是身体上的,其次是灵魂的,最后是精神上的。3人类的情感世界是复杂的,正是因为这些丰富的情感世界才能表现出人类精神所在,感性中流露着精神,精神中掺杂着情感。精神上的丰富使人类在面临生存、生活、对待问题的看法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因此艺术家的作品都各具特色。情感的表达就像罗丹所说的那样:“艺术即情感”。因此在那些成功的艺术家背后,创世的艺术作品面前,必定包含着作者人生阅历带来的独有的精神与无法掩藏的情感,对与绘画的分析与诠释也就是作者情感的感受与解读,这是我们欣赏艺术作品的目的所在。精神性是克莱门特绘画语言中永恒不变的追求,持之以恒地守着绘画的精神家园,无论是这种精神图形化全新的表达,还是简单的层次分割、色彩对比以及泛化符号语言的探索运用。克莱门特一直试图用一些虚拟梦幻的空间层次,一些超然的、个性化的绘画语言符号,来探索绘画中他独有的精神空间。对我们来说,如果把精神表达作为艺术存在的使命和根本意义,那么艺术就会蓬勃发展,这是艺术的存在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注释

1[英]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89。

2余秋雨.艺术创造学[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3王艨贤.西方原生绘画艺术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艺术家绘画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