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于声 融于情

2021-06-22 13:12赵丹丹
文理导航 2021年6期
关键词:合唱教学创新路径小学音乐

赵丹丹

【摘 要】合唱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合唱能够激发学生歌唱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在合唱中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以此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提升。在本课题研究中,将以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创新为主题,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如何在合唱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实践中进行创新,希望能够为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开展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创新路径

合唱通过“合于声、现于行、成于音、融于情”的方式,将音乐教学目标和合唱教学融为一体,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更要注重合唱教学的创新价值,无论是在内容方面还是教学形式上,都要突出创新特色,这样才能实现音乐课堂的有序优化,体现出合唱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特点,提高合唱教学活力,促进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水平的持续提高。

一、新课标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要求

(一)注重合唱教学的美育作用

音乐是开展小学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合唱则是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合唱教学中,学生必须多人合作才能呈现出合唱的艺术效果,突出音域的浑厚和演唱的气势,从而表现出合唱的艺术感染力。通过合唱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合唱技巧。

(二)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合唱教学在提高学生的音乐感悟力、欣赏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唱、训练实践等环节,学生将自己的音乐感悟和合唱练习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全方位了解音乐作品的魅力,掌握合唱的基本技巧,对于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打造更生动的合唱课堂。

(三)激发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合唱教学中包含了视唱和练耳两种主要方式。在合唱教学中,视唱练耳能够提高学生音乐节奏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让学生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音乐情感,同时运用不同的合唱技巧提高歌曲的表现力,提升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内涵。

二、小学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合唱兴趣引导不足

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课程中难度较高的一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尤其是在兴趣培养方面,很多教师缺乏“激趣”环节,教师按部就班的教,学生按部就班的學,看似完整规范的流程其实更像完成任务,学生很难在合唱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

(二)学生缺乏合唱技巧

从当前小学合唱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教师把“合”作为教学主导,所以在实践过程中会强调整体效果,对于学生的声线差异、乐感差异则缺乏重视。尤其是在合唱技巧的训练中,教师多将两个声部分别训练,然后再连接起来进行合唱,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掌握合唱技巧,同时感到合唱训练索然无味。

(三)合作默契性有待提高

合唱需要默契,合唱者默契度越高,合唱的效果也会更好。而默契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尤其是在小学合唱教学中,学生年龄小、合作意识、协调意识较为薄弱,团体融合性较差,这就需要教师在合唱教学中注重学生之间默契度的培养。

(四)合唱训练形式单一

小学合唱训练多以传统形式进行,老师教唱、学生学唱,这样一句一教、一段一练,不但形式单一,而且过程枯燥缺乏活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不足。多数情况下,学生能够完整的把歌曲唱下来,但是,对歌曲的含义、情感的表达、节奏的把控等不够深入,进而造成合唱连续性、整体性不足。

三、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培养合唱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合唱兴趣是小学合唱教学开展的第一步,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同一首歌的独唱和合唱效果,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合唱与众不同的魅力,同时还能让学生认识独唱和合唱有什么区别,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自身在合唱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例如在《嘹亮歌声》的合唱教学中,声音要和谐、和声要优美,在歌唱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聆听天籁之音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教师轮唱,学生和声的形式,用这样的方式循序渐进,学生会逐步体会到音乐旋律的美妙,找到合唱的节奏感和情感处理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合唱学习兴趣,主动投入到合唱训练中。

(二)避免喊唱,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在合唱教学中,学生“喊唱”的问题并不少见,因为很多学生认为合唱一定要“声音大”,这样才能显得有气势;或者合唱的音调一定要高,这样才能声音宏亮。因此,教师在合唱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控制声量、掌握音准、合理发声”的好习惯,尤其是轻声歌唱,有利于学生调整歌唱节奏,控制发声的协调性,使合唱效果更加和谐。

例如在《摇船调》的合唱教学中,有的学生声音非常大,而且音阶过高,教师可以增加对《摇船调》背景的讲解,在教师的引导下加入即兴律动,老师和学生一起做划桨的动作,感受小船缓缓摇过水面的节奏。在这样的情境引导下,学生能够将“气、声、字、腔、情”融合在一起,主动调整气息,避免合唱过程中出现用力过猛、节奏过快、喊唱等问题的发生,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合唱习惯。

(三)增强合唱默契,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合唱需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有很好的默契,这样才能相互配合、协调互动,在合唱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所以,合唱对于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培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合唱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有了这样的认知之后,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将有所增加。

例如在《柳树姑娘》的合唱实践中,学生会初步学习二声部的合作技巧,在“洗洗干净,多么漂亮;洗洗干净,多么漂亮”一句中出现了“渐强记号”,学生要记住这些记号,才能做到音律和谐。教师可以先清唱,然后让学生加入合唱,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配合会逐步默契,默契会让学生的合作能力有所加强,从而在合唱实践中游刃有余。

(四)调动多种感官,培养学生的歌曲理解能力

合唱是对音乐作品的二次创作,需要运用技巧,投入情感,这样才能“以情带声”,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合唱需要全面把握音乐作品,学生要认识到自己在合唱中负责哪一声部,这样才能保证合唱过程流畅衔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调配合作用,保持其音乐情感与歌曲内涵相一致。

例如在《一只鸟仔》这首歌曲的合唱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下滑音”的强化训练,这首台湾儿歌在下滑音的装饰下,这首歌的民俗色彩更加浓厚。教师可以示范一下有下滑音装饰的旋律和没有下滑音的旋律有什么区别,通过手势让学生更形象的感受下滑音的变化,尤其是“滑”的特点,要做到自然、流畅,不能发音太重。

小学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合唱教学中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方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掘合唱教学的美育、德育、智育价值。

【参考文献】

[1]黄骐阳.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黄河之声,2019(08):99.

[2]石胜兰.小学音乐课堂中优化班级合唱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9(49):180.

[3]冯祥华.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当代家庭教育,2019(17):153.

猜你喜欢
合唱教学创新路径小学音乐
浅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能力培养的合唱教学方法探究